永福县超级稻—莴笋—马铃薯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

2012-04-02 12:23王卫平吕国成左倩男
长江蔬菜 2012年13期
关键词:超级稻莴笋株距

王卫平 吕国成 左倩男

永福县超级稻—莴笋—马铃薯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

王卫平 吕国成 左倩男

导读:永福县采用超级稻—莴笋—马铃薯一年三茬种植模式,667 m2年产值比传统的双季稻增加7 000元以上。超级稻应选择Y两优1号和淦鑫688等早熟品种,并严格控制好收获期,尽量减少落粒谷数;莴笋应选择当地的红茎类型如极品红珍宝、红良玉等,种植时防止高温干旱天气的不利影响;马铃薯应选择费乌瑞它、东农303等早熟优良品种,马铃薯幼苗期避开霜冻为害,膨大期和收获期防止雨水过多造成烂薯。

一直以来永福县大多数水田均种植双季稻,水稻产值低,667 m2年均产值不到4 000元。而采用超级稻—莴笋—马铃薯一年三茬种植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率。根据近3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平均每667 m2产超级稻600 kg,产值2 280元;产莴笋3 500 kg,产值 6 000元;产马铃薯2 000 kg,产值3000元,实现全年每667 m2产粮食和蔬菜达1 t以上,产值超万元的 “吨粮万元”目标,比传统的双季稻平均每667 m2增加产值7 000元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该种植模式总结如下。

1 品种选择及茬口安排注意事项

1.1 超级稻

①品种和茬口安排 以Y两优1号和淦鑫688品种为主,4月10~12日播种育秧,8月中下旬收获。

②注意事项 超级稻收获时经常会有落粒谷留在田中,影响下一茬作物生长。因此,必须严格掌握好超级稻的收获期,收获时要小心,尽量减少留在田中的落粒谷数量。

1.2 莴笋

①品种和茬口安排 选择桂林市中南部目前主栽优良品种,如极品红珍宝、红良玉、脆香红尖叶、神州一品红、红秀、红衣少女等。莴笋于9月初开始育苗,苗期20~25天,早稻收获后,于9月下旬至10月初种植莴笋。

②注意事项 莴笋为喜凉作物,8~25℃的条件下生长效果良好。永福县9月气温仍然偏高,经常出现35℃以上的连续高温,抑制莴笋生长,从而延长苗期,若移栽后管理不及时,莴笋容易抽薹,茎小,质量差,没有商品价值。加上莴笋生长期需水较多,而9~12月为永福县干旱季节,影响莴笋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干旱还会造成莴笋蚜虫和病毒病发生为害严重。因此,必须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田块种植,同时要加强栽培管理,控制莴笋生长速度,使莴笋茎粗壮,从而提高产量。

1.3 马铃薯

①品种和茬口安排 选择费乌瑞它、东农303等早熟优良品种。莴笋收获后,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种植马铃薯,4月下旬收获。

②注意事项 12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马铃薯处于幼苗期,而此期永福县偶尔会有霜冻天气出现,因此可能会影响马铃薯生长。另外,3~4月雨水较多,马铃薯早、晚疫病发生严重,且这个时期正好是马铃薯膨大和收获期,水分太多极易造成烂薯,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播种期,起高畦种植,同时采取烟熏灌水等有效的防冻措施,及时预防病虫害,在雨季来临之前,清好排水沟,防止田中积水。

2 栽培要点

2.1 莴笋

①播种育苗 a.苗床准备。每667 m2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猪牛栏粪1 000 kg左右作基肥,与苗床表土充分拌匀,苗床营养土厚约5 cm,然后整碎耙平待播。

b.种子催芽。莴笋是一种耐寒蔬菜,种子在4℃以上开始发芽,15℃时发芽最快,莴笋种子发芽最适温度15~20℃,30℃以上发芽受阻。夏秋播莴笋种子需采取低温处理后再行播种,出苗快,还可提早7~10天上市。

低温处理方法:将种子用纱布包好,放在20~30℃的清水中浸泡12 h,然后转置冰箱冷藏室保持15℃左右温度,或将种子悬挂在深井中,离水面30~40 cm,处理3~4天,每天用清水冲洗1次,以保持种子湿润,待种子破裂露芽,取出播种。催芽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种子的水分情况,不足要补水,并适当见光,这样发芽快,芽整齐。

c.播种育苗。9月初开始育苗,每667 m2大田约需苗床20 m2,用种量20 g。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播后盖上细土,再盖上稻草,浇水,在离畦面高1 m左右搭盖遮荫棚。保持苗床温度20~25℃、畦面湿润,出苗后及时去除畦面上的稻草,在子叶平展和1~2片真叶时各间苗1次,苗距3~4 cm。为防止徒长形成高脚苗,遮阳网每天8:00开始覆盖,16:00左右揭开。间苗后施1次稀薄水肥以促进幼苗生长。苗期喷75%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1~2次,以防治苗期病害。当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苗龄20~25天),即可视天气情况进行带土移栽。移植前1周浇送嫁肥,每667 m2施尿素5~10 kg,移栽前1天淋足水,避免拔苗时伤根。

②移栽及田间管理 a.移栽。水稻收完后用犁耙碎土壤,起高25~30 cm、宽1.3 m的畦,畦沟宽25 cm。整畦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500 kg、复合肥100 kg作基肥。9月25日左右移栽至大田,株行距25 cm×25 cm,每667 m2栽6 000株左右。

b.水肥管理。当莴笋茎开始膨大时,追施1次重肥,以复合肥为主,每667 m2施45%复合肥50~75 kg;植株封行后,茎部膨大加速,重施1~2次追肥,以冲施肥为主,667 m2用 45%复合肥5~10 kg淋施。注意旱时灌水,雨天排水。

c.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莴笋霜霉病、菌核病、软腐病、病毒病、蚜虫等,注意加强田间通风和排水,摘除病叶,同时结合药物防治。

③适时采收 12月上中旬,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也称平口)及时收获上市。

2.2 马铃薯

①种薯准备 每667 m2用合格脱毒种薯150~200 kg。

②种薯处理 a.晾干选种、整薯消毒。种薯购回后,及时开包晾半天到1天,边晾边选除病薯,晾后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消毒。

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 g、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 g对水50 kg,浸泡种薯15 min。消毒后晾干水分,堆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堆放时下面垫一层细土或者稻草,然后堆放厚10~20 cm马铃薯,再放一层稻草,其上再堆一层薯,堆1~2层马铃薯为宜,上面覆盖稻草遮光。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kg与50 kg双飞粉拌匀,撒施在晾干后的薯种(薯种堆放20 cm)上,上面覆盖稻草遮光。堆后每10天左右检查1次,防止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造成烂薯。

b.种薯切块。播种前15~20天开始切薯,切块质量以25~30 g为宜,形状以菱形四面体为好,避免切成薄片。切种方法:20~30 g小薯在基部划一刀;50 g左右小薯纵切一刀,一分为二;75~125 g的种薯纵切二刀,分成4块;125 g以上的大薯先纵切一刀,一分为二,每半边从基部顺着芽眼切下几块,然后按30 g左右分切成几块,顶部和基部切块最好分别放置,分开催芽和播种。切种时每人准备2把切刀、2块切板,并放在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中浸泡,每使用10 min后或切到病烂薯时,轮换一次切刀和切板,丢掉病烂薯。

c.消毒。薯种切块后消毒,消毒后摊开晾干1天,使伤口愈合,然后催芽。消毒方法有:100 kg种薯用6 kg草木灰或者用双飞粉3 kg与150 g多菌灵混合拌匀;100 kg种薯用6 kg双飞粉与150 g甲基托布津混合均匀;非碱性土壤地区,可以用6 kg熟石灰拌100 kg种薯进行消毒。

d.催芽。催芽应在室内进行,先在干净地面上垫10 cm厚稻草,然后将薯块密集平铺在稻草面上,厚15~20 cm,接着覆盖10 cm厚稻草,再在稻草上均匀铺15~20 cm的种薯,以堆放1~2层为宜,最后均匀覆盖20~30 cm厚的稻草。催芽时保持室内干燥通风,经常检查温湿度,防止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造成烂薯,发现烂薯及时清除,当大部分幼芽长至0.5~1 cm时揭开稻草将种薯暴露在散射光下炼芽。

③种植方式 a.免耕栽培。种植规格:畦宽100 cm,沟宽40 cm,每畦种3行,行距30 cm,畦边各留20 cm。株距因品种而定,早熟品种株距25 cm左右,每667 m2种植6 000~7 000株;中熟品种株距28 cm左右,每667 m2种植5 500~6 000株;晚熟品种株距30 cm,每667 m2种植5 000~5 500株。

种植方法:先条施商品化肥或用机械辅助条施化肥,肥料施放2行种薯中间,化学肥料不能与种薯接触,以防烂种,施肥后“品”字形摆放种薯,芽眼向下或侧向贴近土面。摆薯后用中耕机开沟打土1~2次,使细碎的泥土覆盖种薯和肥料,若采用人工开沟,要用细土覆盖种薯和肥料。

第1次覆土后,均匀盖上3~5 cm厚的稻草,使整个畦面不留空,若稻草不足也可以用甘蔗叶、玉米茎叶、茅草等覆盖。盖草后再用机械或人工加深畦沟1~2次,在草上覆盖7~10 cm细土,草和细土覆盖要达到10~12 cm,避免出现青头薯,降低商品薯产量。

应开好排水沟,田边四周排水沟深30 cm,中间畦沟深20~25 cm。

b.常耕栽培。前作收获后,及时深耕整地,畦宽70 cm,沟宽40 cm。每畦种2行,行距30 cm,畦边各留20 cm。株距因品种而定,密度与免耕栽培相同。

施肥摆薯:化肥条施,农家肥撒施,在肥料两旁按“品”字形摆薯,摆薯后覆土10 cm以上(摆薯后先盖稻草3~5 cm再覆土更好)。

培土:在苗高25 cm前培土1~2次,当发现薯块膨大出现裂缝时选择性培土1次。

常规栽培建议采用黑色地膜全覆盖,以保水保湿防止杂草。

④施足基肥,及时追肥 总施肥量:每667 m2需施用腐熟农家肥1 000~1 500 kg,45%硫酸钾复合肥80 kg,硫酸钾20 kg,尿素5 kg。

a.基肥。农家肥全部作基肥施用,667 m2施复合肥50 kg,硫酸钾5 kg。

b.追肥。齐苗时,每667 m2用尿素5 kg、硫酸钾5 kg、复合肥10 kg对水2 500 kg淋施。现蕾时,667 m2用复合肥20 kg、硫酸钾10 kg对水2 500 kg淋施。

c.根外追肥。现蕾期、薯膨大期可选叶面肥喷施。

⑤病虫害防治 主要做好早、晚疫病,地下害虫和鼠害的防治。

a.农业防治。一是选用脱毒无病薯种;二是合理轮作;三是加强水肥管理。

b.化学防治。齐苗后,气温达15℃以上时以及早、晚疫病发病初期,每667 m2用687.5 g/L银法利(氟吡菌胺·霜霉)悬浮剂75 mL或72%克露(双脲·锰锌)可溶性粉剂100 g对水50 kg喷施,二者交替使用。若出现连续下雨天气,天晴后应及时用药。

⑥预防冻害 a.适时播种。冬种宜在12月上中旬播种,这个时段播种,马铃薯处于幼苗期,抗冻能力强。

b.霜冻到来时,可用谷壳、稻草、树叶、枯木、杂草等作燃料,凌晨至太阳出来前在上风头堆火烟熏,每667 m2设烟堆3~5个,慢慢熏烧使地面上笼罩一层烟雾。

c.冻害过后,用叶面肥喷施帮助植株恢复生长。

⑦适时收获。当茎叶由青逐渐变黄转枯、匍匐茎与块茎易脱落、块茎色泽正常时抢晴天收获。

王卫平,广西永福县经济作物站,541800,电话:0773-8516159,13788731860,E-mail:yfjzzwwp@126.com

吕国成,永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左倩男,全州县绍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2012-04-18

猜你喜欢
超级稻莴笋株距
Parahellenia,a new genus segregated from Hellenia (Costaceae)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莴笋开胃增食欲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春季吃莴笋可降血糖降血脂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2017年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
如何挑选莴笋
湘潭80万亩超级稻增产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