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腹壁造口患者的术后护理

2012-04-08 23:53杨金儿王卫红费素定张彩君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腹壁造口口袋

杨金儿 王卫红 费素定 张彩君

(1.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泌尿肾病中心,浙江宁波315010;2.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浙江宁波315010)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回肠膀胱或双侧输尿管皮层移植腹壁造口是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常见的尿流改道方式[1]。尿液从腹壁造口处持续引流,患者需终身佩戴造口袋,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2]。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患者适应造口、提高自护能力、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现将38例膀胱全切患者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7月~2011年5月收治行膀胱全切术患者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41~85岁,平均69.5岁;高中及以上文化11例,初中19例,小学及以下8例。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7例,输尿管腹壁造口31例。

1.2 手术方法

1.2.1 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 膀胱全切后,取距回盲部15cm、有完整血管弓的回肠约15cm,用稀碘伏冲洗所取肠管并与双侧输尿管吻合,两侧输尿管内置F6双J管由回肠远端引出。在近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处腹直肌外缘做一长约2.5cm的椭圆形切口,造瘘口高于皮肤2cm,血运佳,肠袢无张力及扭转。

1.2.2 输尿管腹壁造口术 膀胱全切后,将左输尿管从腹膜后牵引至右侧,在近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处腹直肌外缘做一长约2.5cm的椭圆形切口,将双侧输尿管剖开约1cm后,用4-0可吸收线缝合于皮肤上,造瘘口高于皮肤1cm,血运佳,输尿管无张力及扭转。

1.3 结果 38例患者术后住院14~20d,平均16d。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均康复出院。出院时知晓造口袋更换的流程,但能独立完成造口袋更换者仅2例,其余均需家属更换。术后随访0.5~1年,8例患者出院后曾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发红,1例造瘘口出血,3例尿路感染,1例造口旁疝。通过合理治疗、护理指导,均恢复正常。33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能自行更换造口袋,5例因年龄大,仍需家属更换或协助。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术后做好全身麻醉护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平稳后每1h测1次,监测24h,并详细记录护理记录单。回肠膀胱术后,由于肠道黏膜对尿液电解质的重吸收作用,易导致高氯、高钾性酸中毒[3],按医嘱监测电解质、酸碱度及血气分析变化。注意听诊肠鸣音,观察有无腹胀、腹痛等情况,肛门排气后饮食遵循流质—半流质—普食的原则,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术后卧床时间相对较长,注意协助患者翻身,双下肢使用气压治疗仪按摩,2次/d,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防止坠积性肺炎。

2.2 引流管护理 输尿管腹壁造口患者术后常规留置腹腔引流管、左右输尿管支架管,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患者留置盆腔引流管、输尿管支架管、回肠膀胱管。术后接好各引流管并做好标识,妥善固定,防止移位、脱出、扭曲,保持各管道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一般术后1~3d尿色呈淡血性,后逐渐转变为淡黄色,回肠代膀胱患者因新膀胱仍具有肠管的正常功能,能分泌黏液,尿液中可带有白色絮状物或黏液,术后3d黏液分泌最少,至第7天达到高峰期,以后逐渐减少,应定时挤捏造口袋低端与引流袋接头处,以保持引流通畅。当腹腔、盆腔引流液逐日减少至10ml以下,可拔管。回肠膀胱引流管一般7d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一般留置15~30d。

2.3 造口护理 手术结束后即用两件式康乐保泌尿造口袋,应密切观察腹壁造口黏膜的血运情况,正常造口为鲜红色或粉红色,平滑湿润,外形稍水肿,高出皮肤,如出现造口黏膜出血、颜色变紫或发灰、发黑,造口回缩,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处理。术后每隔一周更换一次造口袋,从上至下轻柔取下造口底盘后,局部清洗干净,注意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疹、发红、破损、发痒等,根据造口大小剪裁造口底盘,粘贴造口袋,粘贴时注意保持皮肤干燥,可要求患者及家属观看更换过程,讲解更换步骤和注意事项。术后一周起向患者及家属提供模型练习用品,让患者及家属熟悉造口袋的具体更换步骤,出院之前鼓励家属及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动手更换,并对换袋技能给予评估和纠正,使家属和患者在出院前基本掌握造口护理方法。

2.4 建立造口护理档案 出院前建立患者膀胱造口护理档案,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由专科护士填写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式、造口类型和位置、使用造口袋的型号。告知患者出院后会有护士电话随访,每2周1次,持续2个月,以后每个月1次,持续1年;有特殊情况随时电话咨询。护士及时记录随访时患者反映的问题、处理措施和落实后的情况反馈。

2.5 出院康复指导

2.5.1 日常生活健康教育 (1)衣着:尽量选择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过紧衣物或腰带对造口的压迫;(2)饮食:均衡饮食,多食酸性食物,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1 500~2 000ml;(3)沐浴:淋浴前在造口底盘与皮肤接触处封上一圈防水胶布,也可佩戴或除下造口袋直接淋浴,淋浴后更换新的造口袋;(4)运动:平时参加一些不剧烈的体育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要避免身体紧密接触和使腹压过度增加的活动;(5)性生活:一般术后3个月开始可逐渐恢复性生活,事前排空造口袋;(6)工作:身体状况恢复后,可重返工作岗位,但要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形成造口旁疝或造口脱垂;(7)外出或旅行:鼓励外出或旅行,临行前需准备充足的造口用品;(8)造口的观察:平时更换造口袋时注意观察造口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湿疹、皮炎等,造口局部黏膜是否红润,输尿管造口患者的双侧乳头喷尿是否正常,每日尿量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返院检查或治疗。

2.5.2 医疗护理指导 (1)出院后造口护理:出院前评估患者的造口护理能力,并记录于膀胱造口护理记录档案内,发放联系卡,指导和关注患者的造口护理情况,使患者逐渐适应造口,由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联系社区医疗工作站,给需要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及康复指导;(2)开设造口门诊:由专业造口治疗师开设造口门诊,为造口患者进行复诊,并提供造口相关的治疗、护理、营养、以及预防保健知识,指导患者正确选择造口器材,解答患者或家属的困惑,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3)造口联谊会:每年组织两次造口联谊会,鼓励每位患者参加,让他们相互鼓励,交流经验,互通信息,相互感受彼此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帮助身心康复。

3 体会

膀胱全切腹壁造口是目前治疗膀胱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术方式,在做好术前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基础上,术后需要精心护理,制定周密的康复计划,预见造口患者可能发生的问题,帮助其适应造口,选择合适的造口袋,指导出院患者掌握正确的造口护理方法,保证其出院后的延续护理,使患者逐渐适应造口,以预防或减少造口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1] 那彦群,孙光.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34.

[2] 羡江涛,寇京莉,韩斌如.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规律排便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15-316.

[3] 崔映娟,赵会芬.膀胱全切回肠膀胱腹壁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7):1059-1060.

猜你喜欢
腹壁造口口袋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浪漫口袋
神秘烟口袋
借口袋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会喝酒的大口袋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结肠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