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车

2012-04-08 22:22贾葭
看天下 2012年17期
关键词:手风琴公共汽车巴士

贾葭

2002年一个冬日的上半夜,我在北大西门等332路的夜车。那时候的332路车还是那种老式的铰接式公共汽车,也叫“大通道”。车厢分两截,中间用可伸缩的帆布褶棚连接,像个大手风琴。车厢里面有个金属大圆盘(学名叫铰接盘),一拐弯就会出现一个一人宽的大洞,直接看到车底滑过的柏油地面。如果不小心,真的会掉下去。

车厢里非常冷,也没有开灯,影影绰绰的就两三个人,呼出的气团隐约可见。车子就这样在暗夜里“吱呀吱呀”地向前走,拐弯的时候,大手风琴就发出非常奇怪的声音。冷风扑面而来,每停一站,车门一开,所有人都会缩一下脖子。下车的人刚刚来得及迈下台阶,车门“咣当”一声就关了。

彼时白颐路上的灯光也很稀薄,玻璃窗上蒙了一层白白的雾,看不到外面。我就是在那个晚上的那辆车子上,想起一个关于公共汽车夜班车的鬼故事。大意是说车上坐的人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是鬼。情景的确很可怕,因为包括司机在内的其他人都面无表情而且极为安静,我只能确认自己是活着的。为了表现自己乃是一个存在的活物,我还特意假装在听walkman,偶尔发出巨大的声音,其他人也并不愿意奇怪地看我一眼,我就更害怕了。

332的夜班车当时是一个小时一班,那天我等了56分钟,特别悲催地在寒风中,几乎快要冻僵了。为了取暖,双脚都快把路边的花坛踩碎了。上到车里,温度比车外还低。这是我第一次在北京坐夜班公共汽车,是一次非常不愉快的体验,后来再也没坐过夜班车。有一次,我晚上从北大出来,去看了一眼332路夜车的时间,发现好多年过去,時间由一个小时改为四十分钟,至于车子,好像也还是以前那种。

晚上在城市里,交通工具主要还得靠的士。我遇到的司机都特别开心,说他们性子急,在白天开不了车。有个以前开军车的司机说,只有晚上可以开到以前那么快。北京的半夜很少堵车,《一路畅通》那个广播节目只有在半夜才名副其实。记得有一次,上海延安高架在凌晨两点堵车,许多人都在嘲笑说,上海的交通怎么跟北京一样差。只有上海人民自豪地说,半夜堵车说明我们有夜生活啊。

北京的夜巴士路线几乎都是去火车站的,巴士公司似乎从来不会管乘客的感受,好像人民群众晚上出门只会去火车站而不是簋街或者地坛。这种车会在路上绕很多地方,尽可能多带上各个区域的乘客,就这样似乎漫无目的地游荡。下半夜在路上,偶尔会看到夜班车,但是你会觉得这个东西在城市里完全是稀有物品,就像我们小时候看飞机一样。

车子的多少大概是跟城市的夜生活丰富程度成正比。在香港,上半夜在旺角吃完宵夜,大概就是两三点,走在西洋菜南街上,三三两两的人接踵摩肩,还不时会被醉酒的人撞到。转到弥敦道上,就会看到夜班巴士一辆接一辆地过来,方向遍布港九新界的每一块区域。一上车,发现座位都是满的,看报纸的看报纸,玩游戏的玩游戏,聊天的聊天,灯火通明,人气十足。

每次坐香港的夜车,我都在想,香港有多少人晚上像我一样四处游荡?他们不上班吗?不需要早起吗?巴士公司为什么还能在夜车上赚钱呢?然后就回想起,我在北京那个冬日晚上的撞鬼经历。如果哪一天北京也变成了这个样子,我想我对北京的抱怨就会少很多了吧。

猜你喜欢
手风琴公共汽车巴士
植物巴士
希望巴士
飞机与公共汽车
键盘手风琴与巴扬手风琴比较中的感悟
乘公共汽车
巴士上的座位
乘坐公共汽车出门
中国手风琴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几点思考
水陆两栖巴士
B蓝色公共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