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2-04-09 03:43喻法金梅金先李清国董承刚柯小芳陈丽琳
湖北植保 2012年1期
关键词:油菜籽长江流域绿色食品

喻法金 梅金先 李清国 董承刚 柯小芳 陈丽琳

(1.湖北省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430070; 2.湖北省武穴市农业局 435400;3.湖北省宜昌市绿色食品管办公室 443000)

1 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长江流域是中国的冬油菜主产区,是世界最大的双低油菜生产带。长期以来,特别是随着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深入推进,该区域的油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在以下方面形成了独厚的优势。

1.1 规模优势

主要表现为种植面积大而集中、双低比重高而稳定。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集中的油菜产区,常年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5%以上,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强,高于欧洲和加拿大。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发展迅速,2010年双低油菜的比重已达到80%以上,湖北、湖南等省已达到90%以上,许多地区已达到100%。“全国双低油菜生产大市”湖北省武穴市,常年油菜种植面积占该市耕地总面积的近80%,已连续7年实现双低化生产。

1.2 科技优势

主要表现为科研实力雄厚、品种资源丰富、生产水平高。长江流域是我国乃至世界油菜科研的领先地区,集中了一大批科研人才,技术力量雄厚,保存了8 000多个油菜品种资源,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杂种优势利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区域同时也是我国油菜单产水平最高、技术储备最好的地区,技术推广体系健全、农民种油技术熟练,历来在我国四大油菜生产区中油菜的单产水平最高。

1.3 区域优势

首先,从全国看,长江流域是我国“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域,具有得中独厚的区域优势。其次,从区域看,该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无霜期长,非常适宜于油菜生长;冬季耕作替代作物少,不与主要粮食作物争土地和劳力资源;冬季大宗作物中,以油菜生产效益较高,非常适宜于发展油菜生产。另外,从国际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主要都是春油菜,每年3月播种,8月以后才能收获;欧洲是长生育期的冬油菜,也要8月份才能收获;而长江流域种植的是生育期较短的冬油菜,每年5月就可收获上市,上市时间比国外油菜早2~3个月,同时也是我国一年中最早收获的大宗油料作物,具有抢占市场先机的季节优势。

1.4 加工优势

长江流域的油菜籽加工能力总体较强,目前情况下,即使是规模以上的油脂加工企业常年油菜籽加工周期也不到3个月,规模小的企业则更短,完全有能力就地消化掉所有的油菜籽资源。比如,湖北省武穴市仅3家地市级以上油脂龙头企业,每年的油脂加工能力就在30万t以上,而该市最高年份油菜籽产量还不到6万t,具有很强的加工能力。

1.5 市场优势

长江流域既是我国油菜重点产区,也是菜籽油的重点销区,生产、加工与销售区域一致。油菜籽就近供应给本产区的加工企业,比完税后进口油菜籽价格低10%以上,具有很强的本地市场竞争力。近年来,随着油菜籽托市收购和菜籽油储备制度的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上有顶、下有底、稳定可控”的市场价格机制,市场行情稳定性高。同时,长江黄金水道可直接出海,实行江海联运,运距短且经济安全,具有出口周边国家的有利条件。

1.6 政策优势

油菜是我国大宗农作物中,仅次于粮食之后实行良种补贴政策的作物,体现了国家对食用油安全的重视。在此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油菜产业发展,并制订了大量的扶持和推动政策,为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撑。湖北省以“一壶油”工程为重点,大力扶持油菜生产大县、龙头加工企业发展。湖北省武穴市,每年拿出150多万元,对全市油菜生产实行免费统一供种;每年拿出100万元,对企业发展油脂等农产品加工实行奖励;同时,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油菜订单生产,按1元/667m2的标准给予奖励,形成了较大的政策推动力。

2 制约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发展的障碍

2.1 插花种植多

油菜是异花授粉的十字花科作物,生长期间极易串花授粉,当年即可导致菜籽品质下降。由于我国在油菜品种审定、种子经营、市场准入等方面没有强制性管理措施,生产和管理上也缺少必要的标准和品质监测手段,导致生产上普通油菜品种、单低品种和“双低”品种共存,插花种植现象普遍,种植“双低”油菜品种,难以生产出真正的“双低”油菜籽。

2.2 生产规模小

以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生产方式仍然占据着油菜生产的主导地位,油菜种植面积在1300m2以下的农户仍然占有较大比例,这种“小规模、大群体”的传统生产模式,已经不适宜于“机械化、集约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

2.3 生产成本高

中国油菜籽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一直较高,约为加拿大的1.4倍。我国每667m2油菜从种到收大约需要12~14个工日,占生产成本的60%~70%;而加拿大等出口国油菜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每667m2用工量不到1个。劳动力成本高,直接影响了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还制约了油菜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2.4 加工增值低

在油菜籽加工上,普遍存在着大型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小,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产品单一等问题,大企业吃不饱,小企业争资源,造成油菜籽加工领域的经济效益大量流失。据测算,如果采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加工油菜籽,可实现增值30%以上;如果对菜粕进行初级的综合利用,还可实现增值30%以上。

3 长江流域发展绿色食品双低油菜产业的重要意义

3.1 绿色食品与双低油菜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绿色食品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设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主要是为了保障商品的质量安全。双低油菜是指菜油中芥酸含量低于3%,菜饼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低于30mol/g的油菜品种。发展双低油菜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用油菜籽生产出的商品菜籽油、菜粕等更营养、更健康、更安全。二者在最终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只是绿色食品更加注重的是商品的消费品质,重点从终端保障质量安全;而双低油菜更加注重的油菜籽本身的内在品质,重点从源头保障质量安全。因此,在发展油菜生产上,如果脱离绿色食品来谈双低油菜,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低油菜;同样,如果脱离双低油菜来谈绿色食品,也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只有把绿色与双低油菜牢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最绿色、最健康、最安全、最放心的产品。

3.2 发展绿色食品双低油菜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衡量食用植物油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饱和脂肪酸含量要低。吸收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易使胆固醇升高,患心脏病的危险增大。二是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要高。油酸能降低血液总胆固醇,特别是能降低不利于健康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

用双低油菜生产的双低菜籽油,其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向日葵油、玉米油、橄榄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棉籽油等植物油中最低,不到猪油、棕榈油的1/6;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1%,仅次于油酸含量最高的橄榄油(75%);脂肪酸组成合理,最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经常食用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发病率,有利于血管、神经及大脑的发育,对婴儿和青少年具有益智健脑作用;同时,富含多酚、植物甾醇和脂溶性维生素等微量营养成分,有利于保持油脂稳定性,避免形成氧化聚合物,提高油脂在体内的代谢吸收率。双低菜籽油作为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大宗食用油之一,被誉为东方的橄榄油,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食用油的首选产品。

3.3 发展绿色食品双低油菜是推进油菜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3.3.1 有利于加快推进油菜生产和加工标准化

绿色食品标准是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理念为核心的,拥有严格的质量安全监测程序,要想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要求的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标准,以及包装、贮藏运输标准来组织生产、加工和流通,发展绿色食品双低油菜首先的就是要按照绿色食品和双低油菜标准来组织生产和加工,有利于提高和保障油菜籽及其产品的质量。

3.3.2 有利于巩固和提升油菜生产的总体规模

目前市场中绿色食品双低菜籽油的价格一般都在40元/kg以上,是普通色拉油价格的2倍多,呈现出非常显著的价格优势。有利于加工企业采取优质优价的方式,对油菜生产基地和农户进行价格刺激,提高基地和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既可以提高基地和农户的种油效益,又可以提升基地和油菜种植规模,还可以保障企业自身的优质原料供给,对油菜产业良性发展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4 发展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双低油菜的对策

发展长江流域绿色食品双低油菜产业,虽然“市场有需求、产业有需要、基层有愿望”,但是要想实现“健康发展、快速发展、高效发展”,必须切实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成本的问题,既要切实解决好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也要妥善解决好人们可能出现的食用油消费成本升高的问题。二是规模的问题,既要切实解决好种植面积下滑的问题,也要妥善解决好基地连片化种植规模不大的问题。三是产品的问题,既要切实解决好小企业与大企业争资源的问题,也要妥善解决好副产品综合利用不够的问题。四是机制的问题,既要切实解决好“从品种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测问题,也要妥善解决好“产、加、销”协调运作和利益分配问题。为此,仍需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4.1 选用最优质的双低品种

加强品种选育和推广,立足改良品种品质,大力选育“高油酸、高抗病性”的双低油菜品种,加快建立更加完善高效的油菜良种补贴新机制,提高优质新品种普及率。实行品种准入制,严格限制审定和推广没有达到“双低”标准的榨油用油菜籽品种;实行种子准入制,严厉禁止经营没有达到“双低”标准的种子,确保大田生产用种的双低品质。

4.2 普及标准化的生产技术

加快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普及,切实提高油菜的机械化生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油菜生产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加强双低油菜“保优措施、菌核病防治、轻简化栽培”等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形成适应现代油菜生产形势的技术体系,并按照绿色食品和双低油菜生产、加工的新要求,对油菜生产技术进行综合组装配套,形成更加完善的绿色食品双低油菜生产标准,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

4.3 建立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科学规划绿色食品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和品种布局,大力发展“一镇一品”和“一村一品”,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双低油菜生产基地认证。鼓励油脂龙头加工企业在规划区域内建设产销对接的绿色食品双低油菜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基地农民按照品种布局开展油菜生产。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路、渠配套,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生产。加速土地有序化流转,鼓励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积极探索冬闲田临时流转种植油菜,不断提高油菜生产的规模化程度。

4.4 推进全链条的加工转化

大力培植油脂加工龙头企业,每个地区重点支持一至两家重点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加工企业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提高出油率和产品品质。大力推进菜粕等副产品综合利用,不断延长双低油菜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4.5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加强和规范油菜专业合作社建设,鼓励龙头企业、科技部门和中介组织参与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专业合作社建设质量水平。以合作社为平台,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大力推进“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促进产业利益的合理分配,促进油菜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4.6 倡导最健康的消费理念

大力宣传健康的食用油消费习惯,引导消费者少吃油、吃好油。这既是保障消费者的需要,也是降低食用油消费成本的有效举措。

4.7 加强全过程的质量监测

完善质量控制技术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建设,从油菜生产到油脂加工,建立健全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全程质量安全监控。加快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油菜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提高油菜产品质量。

4.8 实行更有力的政策推动

进一步加大对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优势产业带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油菜良种补贴机制。颁布绿色食品双低油菜强制性质量标准,扶持绿色食品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加大集中投入力度,加强对品种改良、基地建设、科技攻关等方面的投入,推动绿色食品双低油菜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1]成存和.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发展需求与品种改良.中国种业,2004,(4).

[2]夏敬源.我国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已显雏形.现代农业科技:种子与种苗刊,2005(1):12.

[3]农业部种植业司.长江流域油菜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和措施.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09).

[4]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回顾.农博种业-农业部,2008.

[5]董红兵.中国油菜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基于SWOT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9(9).

[6]舒友花,郑炎成.如何提升双低油菜产业竞争力.商业时代,2005(5).

[7]孙彩虹.鄂东双低油菜产业化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探析.中国校园无忧网,2010.

[8]杜贤利,王亚玲.长江流域油菜籽主产区冬季调研报告.华安期货联合调研组,2010.

[9]天下粮仓门户网.2011年我国油菜籽市场行情和价格走势,2011.

猜你喜欢
油菜籽长江流域绿色食品
油菜籽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走遍长江流域的英国小伙
筒仓中油菜籽堆高安全域的研究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长江流域园区的府际合作研究
美国农业部:油菜籽需求旺盛 将造成库存紧张
长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
菜籽:投资价值日益凸显
我国长江流域汽车需求量分析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