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胸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2012-04-09 05:24谢爱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病区专科护士

谢爱玲 浦 凯 王 媛

2010年1月,卫生部在全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江苏省卫生厅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促进全省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广度和深度方面不断发展[1],我院护理部积极响应,并根据儿科的特色制定了“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病区护理模式,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小儿心胸外科开放床位49张,共有护士27名,其中男5名,女22名。床护比1∶0.55。职称: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10名,护士5名。工作年限:20~25年6名,15~19年9名,5~14年10名,5年以下2名。

1.2 方法

1.2.1 召开动员大会,加强护士培训 病区组织召开病区动员大会,邀请病区专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全体护士一起参加,学习卫生厅主管部门关于优质护理服务相关要求及卫生部的相关文件的内容,对病区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针对护士的疑问,领导一一作出解答,使大家从思想上理解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关系,转变护士的思想。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护士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动手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

1.2.2 配备充足的护理人员,优化护理人员组合,实施APN动态排班模式 将病区护理人员根据年资、工作能力、职称等分为两个大组,每组设组长1名,由年资高、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护士担任,以保证护理质量。病区每天早上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根据患者总数和危重患者的情况,结合专科特点实行危重患者包干制。由组长或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分两大组管理患者。并采取相对固定的弹性排班模式,全面实施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每个责任护士(包括责任组长)都直接包干患者6~8名。加强了晚夜班的护理力量,使夜间护理质量得到保障。

1.2.3 改变和优化护理服务流程 根据病区静脉输液较少,而静脉推注药物较多的专科特色,取消了治疗班,将护理及治疗全部落实给责任护士,重新修订了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使责任护士能够更快、更好地熟悉、掌握所分管患者的病情。

1.2.4 节约护士时间,实施床旁护理 简化护理病历书写,实行表格式护理病历和表格式交班报告。重新修订多功能护理治疗车,使护士能将一个班次负责患者所需要的用品都存放在车上,避免护士因取物等来回走动所消耗的体力和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对患者的直接护理上。开展了床旁护理,能使护士更多地接触患者,更加了解患者,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1.2.5 加强基础护理,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 心胸外科随着临床探索的不断深入,在儿科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越来越多应用和实施到临床护理工作中。陶庆芬等[2]调查研究发现,80%的家长具有参与医疗护理的需求。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照护人,是孩子心理社会需要的专家,家长在孩子的生活中提供持续性护理,可使患儿术后疼痛的程度减轻。不同家庭的照护能力不同,父母对住院患儿参与照护的认识不同[3],所以必须评估家庭成员的个性特征及参与照护的能力[4,5]。根据“以家庭为中心”的这一理念,按照患儿年龄及病情,鼓励患儿家长参与基础护理及相关专科护理。首先对全科护士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这一理念的培训,制定家长参与照顾患儿的项目及参与程度评估表,评估家长参与照护的能力。

1.2.6 开展专科特色护理服务 (1)全程信息提供。包括术前、术中、术后ICU期间和术后出ICU后4个阶段为家长提供相关患儿诊治进展的信息,并给予心理支持。开展术前访视和术后探访。自活动开展以来,监护室护士术前1 d访视患儿和家长,介绍监护室环境,解答家长疑问,打消其顾虑。每天下午监护室护士到病房看望当天搬出ICU的患儿,了解患儿病情并做相应指导,让家长更加信赖护士,使家长放心。(2)开展专科特色的健康指导。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出院后仍需口服强心药1~3个月,最常见的就是洋地黄类药物,这类药物在服用前应先测心率。过去,病区护士是按流程在出院前教家长如何测心率及如何观察此类药物的副作用,有的家长出院后仍未能完全掌握;回访时仍有很多家长未能正确执行。优质护理实施后,管床护士在患儿术后出监护室回普通病房开始,即实施此项专科指导,至患儿出院时,确保出院后家长能够完全掌握。

1.2.7 开展快乐护理 “快乐”的情绪不仅活跃医患、护患关系,也可激发患儿的免疫功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患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为患儿提供良好治疗护理的同时,为患儿颁发小奖状,贴患儿喜欢的卡通贴画,为患儿过生日,充分调动患儿的积极性,以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1.2.8 评选护理服务之星 开展以岗位考核为基础的绩效考核,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2 效果

通过评选护理服务之星和岗位绩效考核,树立身边的榜样作用,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培训,提高了护士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家长掌握了更多的护理患儿的知识,促进了患儿的疾病康复,且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 小结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患儿提供了最有利于康复的护理模式,如绩效考核、岗位管理、合理收费等方面的实施,调动了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从而使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家长更愿意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更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

[1]江苏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工作方案(2011年)[EB/OL].(2012 -01 -02)[2012 -02 -11]http//wenku.baidu.com.

[2]陶庆芬,王玉琼,雷素华.住院患儿家长需求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0,7(4):59.

[3]Pongiaturawit Y,Harrigan RC.Par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care of hospitalized child in Thai and western cultures[J].Issues Compr Pediatr Nurs,2003,26(3):183 -199.

[4]Angela CJ.Parent participation in care:Bridging the gap in the pediatric ICU[J].Newborn and Infant Nursing Review,2005,5(4):179-187.

[5]Hutchfield K.Family - centred care:A concept analysis[J].J Adv Nurs,1999,29(5):1178 -1187.

猜你喜欢
病区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