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并发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2-04-09 05:24吴宝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咽鼓管调压中耳

吴宝珍

中耳气压伤是由于中耳鼓室内外压力不能平衡而产生的一种病理改变,又有气压损伤性中耳炎之称[1]。是高压氧治疗中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加压过程中的耳朵疼痛[2]。我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高压氧治疗有7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中耳气压伤,影响了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因此,分析发生中耳气压伤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中耳气压伤的发生,提高高压氧治疗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本组中耳气压伤患者79例,男38例,女41例。年龄16~78岁。发生于高压氧治疗首次加压时57例,2次以上16例,发生于减压时6例。轻度70例,中度9例。中耳气压伤损伤程度临床判定标准:应用检耳镜于加压前2 d内和治疗结束出舱或出现不适症状后当天对双耳鼓膜进行观察并记录。轻度:出现耳痛、阻塞、闷胀感、眩晕、鼓膜内陷和鼓膜充血。中度:耳痛剧烈难忍、耳鸣、头晕加重、听力严重减退、鼓膜广泛出血、中耳腔有渗出物。重度:鼓膜破裂剧痛消失,可出现头晕、恶心、外耳道有血性渗出物流出[3]。

2 原因分析

2.1 在加压时未做或加压速度过快时来不及做中耳调压动作以开启咽鼓管。

2.1.1 心理因素 患者首次治疗时,看到庞大的舱体,听到各种气流声,联想着危险的传闻,隔绝在特殊密闭的高气压环境中,尤其是单人纯氧舱,以至于精神过度紧张,不能配合完成调压动作而发生气压伤,此类患者20例。

2.1.2 调压不当 升压或减压过程中,不能配合完成捏鼻、鼓气、张口、吞咽、咀嚼等调压动作[4]。如精神病患者、老年痴呆、昏迷、意识障碍,此类患者16例。

2.1.3 操作员操舱不当 单纯由操作员经验不足、操作不当引起。加压减压速度过快、患者来不及做调压动作,外界的压力已将咽鼓管口的活瓣压紧,不能开放,即使做捏鼻鼓气动作也难以将咽鼓管打开,此类患者6例。

2.2 咽鼓管阻塞 由于鼻咽部的急慢性炎症、上呼吸道感染、鼻息肉、下鼻甲后端肥大、咽部淋巴组织增生等病理性因素,阻塞咽鼓管开口,限制了鼓管的通气,此类患者有12例。

2.3 其他 多种因素引起的中耳气压伤较为多见,此类患者有25例。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对首次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应向患者讲解高压氧治疗的原理、治疗过程、注意事项[5],并让患者观看舱内情况,了解舱内外联系的监视器、对讲机、摄像机等,让患者及家属从科学的角度感性的认识其安全性。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解释工作,采用文字及口头宣教,介绍高压氧治疗病情好转和痊愈的病例,并让疗效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等,耐心倾听和回答患者的疑问,给人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使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尊重,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顺利完成调压,配合高压氧治疗。

3.2 护理预防 详细询问患者鼻咽部病史,每例高压氧治疗患者(包括陪舱人员)进舱前均应检查咽鼓管通气功能,咽鼓管不通者,可用呋麻合剂或鼻眼净滴鼻后再行通气功能检查,如通气功能仍受阻,一般疾病患者不应进舱,必须治疗的特殊患者,可先进行鼓膜穿刺后再进舱治疗。每次进舱前,都应了解患者上呼吸道情况,有无流涕、咽痛、讲话鼻音重、咳嗽等,如有应暂缓进舱。提高操舱人员的整体素质,持证上岗,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治疗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3.3 进舱前教会开张咽鼓管的方法 开张咽鼓管一般有吞咽、打哈欠、张口移动下颌以及捏鼻鼓气等四种方法。进舱前应耐心正确地教会进舱人员的咽鼓管开启方法,每例进舱者至少要熟练掌握其中的一种方法。对于意识精神障碍等患者,应教会家属在加减压过程中给患者喂食水、饼干等,如果病情允许,可予咀嚼口香糖来开张咽鼓管。对于昏迷患者,应使患者采取头后仰,口腔滴水时其产生吞咽动作,或进舱前进行鼓膜穿刺。

3.4 治疗过程中护理

3.4.1 控制加压速度 特别对初次进舱的患者,加压时通知患者及陪舱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原则上应先慢后快,在0~0.02 MPa(表压)阶段,应以 <0.01 MPa/min速率为宜,表压在0.03 ~0.06 MPa时以均匀缓慢速度(0.01 MPa/min)升压,表压在0.06 MPa以上时,应以>0.01 MPa/min速率加快升压,在加压过程中要随时与舱内人员保持联系,同时让患者做调压动作,如发生耳痛、耳胀,可暂停加压,嘱患者做捏鼻鼓气动作,等耳痛消失、咽鼓管开启后再加压,如仍不能解决通气,可适当减压,再做调压动作,如再无效则减压出舱。

3.4.2 舱内音乐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窗和患者进行目光交流,让患者感到医务人员时刻在关注他们。可向舱内播放音乐,优美健康的音乐可使人体分泌有益于健康的激素和酶,起到调节血流量、神经反射和消化功能的作用,让首次进舱者在不知不觉中减轻了紧张忧虑,转移了注意力,身心放松,顺利完成调压。

3.4.3 减压护理 当完成吸氧后,必须认真执行常规减压操作方案,可采取等速减压和阶段减压,同时叮嘱患者也要做调压动作,不要屏气正常呼吸,特别首次进舱患者,减压时咽鼓管内压超过外界0.4 ~0.7 kPa,耳内有发胀感,压差达1.3 ~2 kPa时,通常足以推开贴合的咽鼓管壁,一部分气体经此逸出,这时患者可感到水流声,所以减压时耳内不适感要比加压时少得多,容易忽视做调压动作,如果咽鼓管被阻塞,中耳内压继续相对升高,通气功能受阻,也容易引起气压伤。

3.4.4 出舱后护理 患者出舱后必须及时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变化,以便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配合,并注意观察了解有无气压伤的症状出现,如有出现,须及时处理。

3.5 对症处理 (1)轻度。一般鼓膜充血,一定时间后会自行恢复,无须处理。疼痛明显者,局部用热敷及透热疗法,可使耳痛缓解,暂停高压氧治疗。(2)中度。有头痛、耳痛者,可给予镇静剂,有多量渗出物时,可考虑鼓膜穿刺,以促进愈合,渗出和吸收前,一般不宜继续进舱。(3)重度。鼓膜已破者,应保持外耳道干燥,防止感染,可用抗生素。避免局部冲洗及用药,禁止游泳及潜水,不宜继续进舱。

4 结果

79例中耳气压伤患者,轻度70例,嘱患者保持外耳道干燥,休息1周左右自行恢复,继续高压氧治疗。中度9例,经过1~4周的治疗,鼓膜充血、鼓室积液或积血消失。

5 小结

高压氧治疗是当前国内外比较推崇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有害气体和缺血性疾病的疗效,得到了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的认可。但是也有不良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做好入舱前后的护理,无论是首次还是后续治疗,进舱前均例行通过捏鼻鼓气以及吞咽动作简单测试双侧耳咽管是否通畅,加强工作责任心,严守操作规程,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身心愉悦地接受治疗,密切配合,避免气压伤的发生,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高压氧治疗的疗效。

[1]杨 益主编.高压氧治疗基础与临床[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63-264.

[2]黄建萍,魏 冰,黄叶莉,等.我国高压氧专科的护理新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2):127 -129.

[3]王培东主编,昏迷与植物状态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4-455.

[4]廖才媛,刘应生,王海云.高压氧治疗引发中耳气压伤的原因分析[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0,17(6):360-361.

[5]卢燕华.高压氧治疗的心理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21):201.

猜你喜欢
咽鼓管调压中耳
基于RFID技术的调压箱智能巡检系统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调压柜的调试与试运行探讨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潜水员中耳气压伤的发病特点与防治
有载调压变压器开关升高座的应用
声导抗基本概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