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

2012-04-09 05:24覃兰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年资血透科室

覃兰宁

血透室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治疗患者多,操作复杂。加强和重视患者透析中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 设备因素 血透室是精尖设备密集部门,仪器设备多,专业化程度高,技术难度大,操作复杂,有别于一般临床科室的持点,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水路、电路较多,也是水灾、火灾易发部门。

1.2 管理因素

1.2.1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相对不足,而血透室护理工作节奏快,强度高,压力大,工作时精神高度紧张,使工作人员产生严重的疲惫感,使不安全因素增加。

1.2.2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和监督力度不足 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需要护理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各项工作程序和安全护理制度。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强,对护理人员持别是低年资的护理人员教育培训不够,重视不到位,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对细节、环节管理重视不够等,都会导致不安全的护理后果。

1.2.3 护理人员频繁轮转可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血透室护理工作专科性强,操作复杂,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患者的病情变化快,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操作技术,对潜在的隐患有预见性,提前干预,消除隐患。而新转入科的护士经验不足,专科操作技术不够熟练,对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容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1.3 护理人员的素质 表现为:(1)法律意识淡薄,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2)责任心不强,不够细心,观察不到位。(3)护理经验不足,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可能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缺乏判能力,缺乏识别风险意识,对容易导致风险的细节问题丧失了事前控制的机会。(4)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技术不够熟练等,均可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1.4 环节和细节方面 对跨科治疗的患者交接不详细或接送过程中没有医务人员陪护等易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2 防范措施

2.1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控制对血透室的各种仪器设专人管理,建立仪器操作手册,并对仪器的操作流程以图片的形式置于专用操作册中。对各种仪器和设备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确保各种仪器运行正常,从而保证患者透析安全。

制订各种紧急预案,如电路短路着火的紧急预案、水管漏水或爆裂的紧急预案、透析过程中机器故障的紧急预案等,并对本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演练和培训。

2.2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2.2.1 组织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并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针对性地学习法律、法规。依法行事,在维护患者权力的同时,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已[1]。加强责任心,将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2.2.2 加强护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临床实践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的基础[2]。重视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的培训,特别是新入科一年内的护士,每月进行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考试1次,每月组织科内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1次,并讨论本月内所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由高年资的护士传授其所积累的护理经验以及护理心得,提高服务质量和操作技能。

2.2.3 完善并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护理安全的有力保证,而监督是制度落实实施的保证,建立以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科室监控员三级护理质控管理体系,层层把关落实。科内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并要求人人参与质理管理,形成一个严密的管理网,同时把环节管理、细节管理引入血透室的管理中,从细节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进行管理。强化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2.2.4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和专科特点加强与护理部沟通,争取充足的护理人员编制,以满足血透室的护理要求,并根据护理人员的年资、学历、职称及实际工作能力,分层次分配工作,充分利用护理人员的优点,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最大的潜能。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根据科室的工作特点和患者多少实行弹性排班。同时实行新老搭配,强弱搭配,使高年资及工作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在治疗、护理和抢救过程中起到传、帮、带及督促作用,增强责任感,提高护理综合质量[3]。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护理工作中要重视环节、细节和质量管理,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自我保护、保险防范和防患未然的意识被称为护理安全文化精髓[4]。针对安全隐患健全血透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和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把安全教育、职业教育、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思想上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

[1]叶良玉,秦 枫,李亚敏,等.护理人员对法律知识了解程度的分析调查[J].南方学报,2001,8(4):20 -22.

[2]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差错事故[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3]胡艳宁,黄丽欢,钟美容.护理管理中实施星级护理服务的效果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3 -35.

[4]王佩瑶.护理安全管理隐患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4(2):533-534.

猜你喜欢
年资血透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