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医技专业卫生士官实习的现状分析

2012-04-09 05:24支国成白小嘉邢小芬孟庆斌齐丽荣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医技士官医学生

边 巍 支国成 白小嘉 杨 杰 邢小芬 孟庆斌 齐丽荣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向临床过渡的关键时期和重要的转折阶段,对巩固基础知识、熟悉掌握临床诊疗基本技术、强化基本技能操作、培养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至关重要。医技专业卫生士官主要包含药学、放射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特殊诊疗技术四个专业[1],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毕业后主要在师以下部队卫生部门医疗技术岗位任职。卫生士官属于技能型人才,医技专业尤其注重操作动手能力,因此,实习阶段是培养其岗位任职能力的重要时期。但实践表明,目前医技专业卫生士官存在实习模式单一、实习安排不够合理、实习管理存在困难等问题,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本研究通过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了实习质量,现报道如下。

1 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的医技专业卫生士官实习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实习模式单一 目前,医技专业卫生士官的实习主要采取对口科室实习模式,药学、放射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特殊诊疗技术四个专业分别安排在药房、放射科、检验科、特诊科实习,时间为10个月左右[2,3]。然而,卫生士官主要在部队基层任职,医技岗位虽然专业性相对较强,但实际工作要求复合性、技能型人才。因此,单一专科实习模式虽能培养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但对部队常见病救治、战救技能、临床诊疗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存在欠缺。

1.2 实习安排不够合理 目前,卫生士官实习与地方大专医学生类似,主要由承训院校负责组织,主要在综合医院进行实习,然而,卫生士官毕业后在师以下单位卫生机构任职,由于服务对象、诊疗范围、卫生装备等方面的差异,使其不能很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很多医学生抱怨实习内容到基层用处不大,用人单位则反映毕业卫生士官不熟悉基层卫勤保障工作,造成了训用不一致的局面。

1.3 实习管理存在困难 卫生士官实习分布在全军各类综合医院,实习期间由承训院校临管科负责总体管理。但是,受到人员分散、实习进度不一、实习单位管理机制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实行有效管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质量。

1.4 医学生对临床实习的认识不足 医学生从大学课堂走进医院临床实践,学习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临床实习要求医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学会正确处理与同学、带教老师和患者的人际关系,主动营造学习的人文环境和条件[4-6],而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部分同学不能很快适应实习生活,有些同学基础不牢,缺乏熟练的基本功,面对复杂的医疗环境,产生为难和自卑的心理,这些情况的出现造成医学生思想不稳定,消极对待实习。究其原因,首先,医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临床实习不重视,在实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善于培养独立的临床思维能力,只是被动听从带教老师的安排。其次,由于患者对医学生缺乏信任感[7],拒绝医学生为他们进行临床操作,造成许多医学生对临床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医学生看的多做的少,实际工作能力得不到锻炼。

1.5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 在临床医学领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与他人收集和共享信息、达成共识、解决问题,给予患者安慰、缓解家属悲痛等方面都需要较高的沟通能力[8-10]。近年来,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的增强,患者对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患者有权利选择医师看病,医疗活动中医疗纠纷和投诉的数量逐步增加,解决的难度逐步增大,而医学生由于缺少经验以及在医院临床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其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但是降低医疗风险、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根本和关键,也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医患关系。有资料表明,因医患交流沟通不良或障碍引起的医疗纠纷中有35%是由于医务人员不恰当的沟通引起。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医学生希望和患者进行沟通,可是苦于不能正确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没有掌握医患沟通的艺术和技巧,因而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

1.6 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时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 医务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其常见的情绪心理问题与普通劳动者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存在心身耗竭现象、职业自信受挫、人格偏态等特殊的心理问题[11],而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畏惧心理,担心自己不能适应临床,担心自己会出差错,不知自己如何与带教教师相处等。医学生有明显的自卑感、缺少自信心,常因医患关系、学习工作的压力等产生抑郁、焦虑及强迫等症状,出现较复杂的心理问题[12]。

1.7 临床教师带教水平和积极性不高 担任临床实习教学任务的部分教师带教意识不强,一方面是由于医院以医疗服务为重,把医疗任务放在主导地位,从而客观地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负责具体实习带教的教师均为临床一线医师,本身工作就很辛苦,参与带教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而带教工作所得到的报酬与付出不成比例,导致临床医师带教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目前临床医学教育的一线教师特别是临床带教老师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教育教学培训[13]。虽然在教学的实践中能够利用比较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但授课时缺少语言和非语言技巧,居高临下向医学生灌输的多,就理论推理论,很少关注医学生的情绪状态和与医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学内容有时与医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需要相差太远,很难调动起医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实习教学任务是软指标,人人带教,而责任并不落实,甚至有的带教老师把实习带教当成一种负担。

2 对策

为了改进目前医技专业卫生士官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提高实习质量。

2.1 改进实习模式和组织形式 将医技专业卫生士官实习分为三个阶段,即专科实习阶段、相关临床科室实习阶段和基层部队卫生机构实习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在综合医院实施,且可以交叉进行。这样,既可以培养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也有助于培养常见病的救治能力、战救技能和临床诊疗思维。此外,结合卫生士官任职特点,将原本由院校主导的实习分配模式,转变为大单位卫生部门主导实习分配,最大程度的体现训用一致的育人目标。

2.2 开展岗前培训 在医学生进入临床科室实习前,由医院医务部组织短期的教育,介绍医院概况、技术设备、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使医学生对医院环境和各项制度有深刻的认识,缓解紧张、焦虑的心理,较快地融入医院环境中,尽快适应医学生的角色。同时邀请优秀医技人员作报告或进行座谈,帮助医学生正确理解医技专业的内涵、辅诊角色特点及医疗过程对诊疗服务的需求。

2.3 提高带教工作整体水平,激发医学生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 带教老师是医学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而师德、师才、师风在临床教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既可以直接影响和改变医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又能给医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动力。因此,应选择热爱医技专业、业务精湛、责任心强、教学能力强的医技人员担任带教老师。培训带教老师掌握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带教方法,促使各位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能够注意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进一步强化医学生的辅诊角色功能,从而提高带教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要不断探索适合医学生的带教方法,例如: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带教方式,激发医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所遇到的临床实际问题。

2.4 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 通过到医院现场学习、讨论、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医学生尽可能多地熟悉医院工作的环境以及各个环节。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地接触患者、患者家属和临床医师,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医学生会逐步学到与他们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学会理解患者,关爱患者,同情患者的痛苦,锻炼对患者的细心、耐心、关心。

2.5 加强实习监管和实习考核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医学生管理规定,发到各实习医院。教学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管理的力度,比如定期和不定期到实习医院检查医学生的实习情况,组织专家组到医院考核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等。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双向考评的方式对医学生和带教老师进行考核评价。

当前,在军队体制编制背景下,基层部队卫生机构医技岗位逐渐改由卫生士官担任,因此,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部队卫勤保障能力。实习作为医技专业卫生士官培养的重要阶段,对其任职能力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我们相信,只要紧贴基层部队岗位任职需求,不断优化实习模式,改进组织办法,强化管理手段,革新教学方法,一定会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支国成,张宇辉主编.信息化条件下士官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151 -153.

[2]刘章华,刘爱国,白小嘉.卫生士官培训应把握的“观念”[J].人民军医,2008,51(9):611.

[3]陈文亮,吴乐山,赵达生,等主编.中国特色卫勤转型研究[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15.

[4]孙保亮,张 辉,李昌英.提高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92 -93.

[5]陈自强,颜 伟,孙梯业,等.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65 -68.

[6]陈玉兰,李 青.执业医师考试制度与临床教学改革[J].中外医疗,2009,15:118.

[7]王方松.论医患沟通的实现[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1):11-15.

[8]杜天骄,于 娜,郭淑英.医学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69 -70.

[9]姜安丽.21世纪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及我国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12):1 -3.

[10]刘 欣,徐海波.医学生校园人际关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02 -703.

[11]宋 华.医护人员心理卫生问题及防护[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9,15(3):190 -192.

[12]赵有红,王锦帆,薛 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实践技能考核分析与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58-361.

[13]续 岩,王晓琴,王维民,等.加强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完善临床教学评价手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2):120-122.

猜你喜欢
医技士官医学生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
我院成立士官学院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以信息化为载体再造住院病人医技检查流程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