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管放置位置的方法探讨

2012-04-09 05:24周爱红梁梅兰张桂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大腿尿路感染导尿管

周爱红 梁梅兰 张桂珍

留置导尿管的固定位置不妥可导致多种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并且患者生理心理也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1],所以妥善固定导尿管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至关重要。目前对于导尿管的固定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更好地实施优质护理服务[2],探讨留置导尿管固定的最有利位置,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的舒适,并且为改进留置导尿管固定位置提供依据。现综述如下。

1 导尿管的选择

一般成年人选择14~16号的双腔气囊导尿管,用无菌石蜡油充分润滑导尿管前端[3],以减少患者的不适。

2 导尿管的放置方法

成年女性尿道为3~5 cm,富于扩张,导尿时轻轻插入4~6 cm,见尿液后再插入1 cm即可;成年男性尿道长度为17~20 cm,有2个生理弯曲和3个狭窄部位,导尿时应插入尿管 20 ~22 cm[4],见尿后再插入 7 ~8 cm[5],然后向气囊注水10~20 ml,完毕后轻轻外拉导尿管并将导尿管跨越大腿上方固定或将导尿管固定在大腿内下侧,接好引流袋绕过大腿上方并固定在床边。保持引流袋的位置和引流管的通畅,不要让引流袋高于膀胱的位置,避免尿液逆流引起逆行感染[6]。

3 具体分析

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尿道口紧临阴道,容易滋生细菌,感染的几率也较大。尤其是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患者抵抗力下降,加之女性尿道短、宽、直的解剖特点更容易导致感染[7]。孙亦珍等[8]的研究表明,女性患者将导尿管固定在大腿上方发生尿道感染的几率比固定在下方少50%,同时将导尿管固定在大腿上方也避免了长时间的潮湿刺激,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男性患者来说,由于男性患者的生理解剖特点,男性尿道有2个生理弯曲、3个生理狭窄,加之个体差异较大,导致男性患者导尿较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并发症[9]。将导尿管固定在大腿上方较固定在大腿下方更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倪颖等[10,11]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自行设计的膀胱痉挛症状评分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膀胱痉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得出对于男性TURP术后将导尿管固定在腹股沟比固定在大腿内侧具有较高的舒适度,且并发症明显减少。

患者心理方面。穿着普通患者裤的患者会阴部留置导尿管常因管道的影响裤腰不能拉到腰部,以致有些患者睡在被褥内把裤腰落在大腿处,有的仅穿一侧裤腿甚至赤着下半身在被褥内。这样不能很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部位,对患者在床上的活动和心理都有明显的影响[12]。然而将导尿管固定在大腿上方,导尿管受压的情况就会避免,从而增加患者床上活动的舒适度,心理压力也会减轻。研究表明[13,14],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留置导尿管固定在大腿上方还有一个优点,即能够有效避免压疮的形成。尿道口、会阴、阴道分泌物加上导尿管长时间压在大腿下方很容易形成压疮,尤其是手术后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更容易形成压疮。

留置导尿管固定在大腿内侧,体位改变时容易压住导尿管,使尿液引流不畅,从而增加尿路感染[15,16]。根据研究在医院尿路感染中与导尿管有关的菌尿症达37.3% ~56%[17],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留置导尿管患者都需要更换集尿袋,如果导尿管固定在大腿下方,更换集尿袋时操作会受到限制,增加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也很难确保无菌操作,可导致导尿管腔内感染;而将导尿管固定在大腿上方,更换尿袋时操作空间不会受到限制,更有利于无菌技术从而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减轻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大量的研究表明[18,19],护士的工作压力不仅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导管对于人体是异物,当导尿管插入尿道后并长期留置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对于患者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导尿是医院尿路感染的直接原因,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预防,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的需求。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患者的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将导尿管固定在大腿上方较固定在大腿下方更为有利,也更有利于优质护理的全面开展,因此,将导尿管妥善固定在大腿上方值得临床推广。

[1]冯华栋,顾 芬.105例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舒适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吉林医学,2011,8(5):22.

[2]肖 燕,徐淑红,梁 斌.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转变护理工作模式的实践与成效[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3):2752.

[3]李迎梅,周立华,刘 丽.乳胶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方法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19):688.

[4]李小寒,尚少梅主编.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3.

[5]吴娃和,刘惠芝.16F气囊尿管插入深度和注入量的实验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0(7):590 -591.

[6]成端翠,刘利平,刘小燕,等.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杂志,2004,3(4):18.

[7]何晓峰,张 琥,刘 蔚,等.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尿路感染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282-3284.

[8]孙亦珍,王晓慧.女性留置导尿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J].护理研究,2008,22(3A):624.

[9]徐晓明.医源性尿路损伤138例诊治体会[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3):190 -191.

[10]倪 颖,顾立兰,沈玉兰,等.无痛导尿管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5):62.

[11]倪 颖,顾立兰.前列腺电切术后三种方法牵引固定导尿管的舒适度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3):62.

[12]周兴平.改良留置导尿管固定法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17(10):18.

[13]王小妮,杨金娜.影响ICU患者心理变化的因素及护理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4):141 -142.

[14]陈秀红.ICU患者情绪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2010,10(5):3029 -3030.

[15]郭翠华,张 颖.集尿袋护理与保留尿管腔内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8):976.

[16]庞翠华.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对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6):1949.

[17]胡美春.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67.

[18]黄叶莉,黄海燕.中国部分城市三甲医院护士压力源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22(17):2605.

[19]高 媛,崔 霞,杨 晶.老年病房护士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3,9(8):593.

猜你喜欢
大腿尿路感染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我的朋友
吃肉长肉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