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及对策

2012-04-09 05:24史瑞洁曹宝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23期
关键词:文职军队队伍

史瑞洁 朱 霞 曹宝花 柳 琴

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1]的颁布实施,文职人员陆续成为全军各医院护理队伍中的一员,并逐渐成为这支队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及中坚力量。文职护士作为新生力量,既不同于现役军人护士,也不同于聘用护士,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面临工作压力的特殊性。他们不仅承受着职业本身带来的压力,而且在军队医院环境下,还要担负为公共医疗卫生和军事卫勤提供保障服务的双重任务,承受的压力更大[2]。因此,了解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的心理状况及压力源,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有助于增强文职护士的心理防护能力,进而促进医疗及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提高军队卫勤保障的能力。

1 军队医院文职护士的主要心理压力来源

1.1 军队医院的特点 军队医院具有保障部队战斗力的特殊使命,随时有配合大部队参与战争的情况,还有参加紧急抢险救灾以及部队训练演习等职能,所以培养一支寓战于平、平战结合的医疗救护队伍非常重要。因此,对军队医院的护理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和业务水平。文职护士作为军队护理队伍的一员,虽不是军人,但具有同样的使命和要求,对未受过军队训练的文职护士来说,既是业务水平的挑战,也是心理的挑战。同时作为文职护士,担任着与军队医院现役护士相同的岗位职责,但与之相比,可能存在待遇、工作内容、深造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也可能对同样处于护理岗位的文职护士造成心理上的困扰。

1.2 期望过高 文职人员作为军队用人制度改革的重要产物,肩负的历史使命重大。尤其是对于文职护士来说,作为医院的新生力量,医师、军人护士、聘用护士等医院工作人员对其寄予非常大的期望,期待文职护士在基础护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等方面均有非常好的表现,对文职护士自身来说压力非常大。同时文职护士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基础,但缺乏部队卫生工作相关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野战救护能力及知识的缺乏[3],因此,文职护士在面临相关的工作时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

1.3 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 在军队医院里,军人护士和文职护士在身份上的差别常常会导致工作岗位、晋升等方面的差异,会严重影响文职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文职护士工作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对护理工作不满意,心理失衡。

2 对策

2.1 加强军事训练 文职护士在成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一员之后,首先必须进行军事素养训练,包括军事基本素养、军队基本理论知识、军事训练等内容,通过培训,了解军队的特性,学习军队的条令条例,强化军人体能技能,具备良好的军事素养。

2.2 加强文职护士队伍的建设 文职护士虽和现役军人护士身份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同时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不断改革,文职护士将成为未来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因此,军队文职护士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长期、系统的工程,需不断提升人才的业务水平和深化自我学习意识,在临床实践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岗位练兵中,医院将文职人员与现役人员同等看待、同等标准、同等考核,甚至训练的标准更高。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把人才培养作为业务水平提高的手段。在护理队伍的建设中,真正重视文职护士的成长,保证医院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和不断成长进步。

2.3 提升文职护士的业务素质

2.3.1 提高文职护士的专业技能 护理管理者按文职护士不同工作时间、不同职称分层分级进行培训与考核,有针对性地培养专科护士,承担科室教学任务[4]。可定期举办科研学习班,学习科研基本理论、科研选题、实施方法、论文撰写等科研知识,不断提高全体文职护士的科研能力,并应用到日常的临床科研中。作为文职护士本身,要利用一切机会,认真学习,积累知识,除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相应的医学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以及哲学理论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业务水平。

2.3.2 提升军队卫勤保障能力 以面向未来战争,面向军队卫勤保障能力为目标,必须达到最基本、最实用的知识和能力的培训[5],使文职护士尽快实现为军队任职的转变。在训练中,应重点着眼于野战急救技能的训练,因文职护士无实战及战伤救护的经验,培训应紧密围绕野战急救的要求及文职护士的培训需求,紧贴实际,设置相关培训内容,并灵活应用培训模式和方法,尽可能采用模拟实战训练的方式来进行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可不断提升文职护士的军事素养,为保护军队指战员健康、救护伤病员等提供最有力保障。

2.4 提高文职护士心理质素 军队医院的文职护士在担负着平时公共医疗护理保健任务的同时,还担负着突发事件时军队卫勤保障任务,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全面的医学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更有必要关注影响军队医院文职护士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有的放矢地为文职护士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在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能力[2]。作为文职护士自身,应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健康积极、良好的心境,不感情用事,善于克制自己,情绪稳定,心胸宽广,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荣辱不惊,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6]。其次,文职护士可以通过在职继续教育或者进行心理咨询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对于学校的护理教育也应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心理护理的内容,让护生提早接触心理知识,并尽可能进行医院模拟场景的训练,有利于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为护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5 合理配备人力资源 军队医院和地方医院相比,护理人员相对不固定,其服务内容也不如地方医院稳定,军队医院的人员构成、思想稳定度与地方医院也有一定差别。总而言之,军队医院动态变化比较明显,如军队医院人员转业调动比较频繁,医院的编制结构常有伸缩增减,并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改革,现役军人护士越来越少,军队医院要长足发展,必须合理配备人力资源,而文职护士具有学历高、知识面宽、思维活跃、批判能力及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较强的特点,因此,护理管理者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科室的各项综合目标管理,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让其在合适的位置上展现才华,保持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相对稳定。作为文职护士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自身职业形象,以精湛的业务技能和良好的外形来创建自己的角色品牌,提升其在军队医院中的威望[7]。

3 小结

军队医院文职护士处于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要面临各个方面的压力,导致身心不适,甚至影响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对这个群体的自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引起卫生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各方面的支持,指导他们积极应对不良情绪,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到临床护理及卫勤保障工作,成为继现役人员后军队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军队医院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军队建设的坚实堡垒。

[1]田晓丽.新行势下加强军队护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2):1.

[2]于 敬,张 竞.非现役文职护理人员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华北国防医药,2007,19(4):59 -61.

[3]朱玲玲,张秀英,毕越英,等.部队医院文职护士野战救护技能培训模式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B):75 -76.

[4]陈丽丽.军队医院文职护士工作状况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8,15(9):39 -40.

[5]张 萍,陈 松,郑 聪.护理专业文职人员任职培训课程设置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6):89.

[6]刘瑞玲.现代护理人员心理素质与能力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81 -82.

[7]金凤竹,高燕红,甄 鹰.刍议非现役文职护士综合素质培养[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4):376 -377.

猜你喜欢
文职军队队伍
新形势下文职人员实战教学能力生成的研究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关于激发公安文职管理人员工作动力的实践和思考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军队院校非现役文职人员管理浅析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
五代后周的军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