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个机制”建设 提升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

2012-04-10 01:53省电力公司物资部
河南电力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产品质量库存招标

_省电力公司物资部

以创建“两个一流”为引领,以全面拓展物资集约化广度和深度为主线,优化调整组织架构,深化“三个机制”(集中采购机制、供应保障机制、质量管控机制)建设,持续强化集中招标采购,积极构建物资供应体系,着力提升入网产品质量,省电力公司物资集约化工作水平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深化集中采购机制建设。确保物资采购计划、综合计划及工程建设计划的高度统一。依据里程碑进度,运用项目管理与需求计划的预控分析,合理预设招标采购批次,实现采购供应与项目建设的无缝对接。同时,建立以计划分析为基础的常态平衡利库机制,采取分级自行利库与统一跨区利库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项目结余物资、库存积压物资利用效率。深化招标采购一级管控。将财务决算委托审计、技改大修施工等非物资类项目纳入招标采购,并全面推行施工安装工程量清单招标。开展潜在投标人的属地培训,协助完成平台注册及电子认证,全面实现所有招标采购业务上平台。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扩展资质审查、投标注册、业务咨询、投诉受理等服务内容。建立供应商申诉渠道和定期反馈制度,开展供应商资质业绩核查工作,对配变、线缆类等供应商进行审查,发放“一纸证明”。依托各级安监、基建、运检等专业部门,针对重点环节,系统开展供应商绩效评价。对供应商进行履约评价,并对部分供应商采取限制授标和暂停授标等处理措施,全面掌握供应商生产研发、质量保证能力,为把好供应商入口关提供有利支撑。

深化供应保障机制建设。依照“统筹资源、监控预警、日常调度和应急指挥”的功能定位,建设省级物资调配中心,统一受理、综合协调物资供应相关业务。优化仓储网络布局。对各级分散管理的储备物资统一管控,并实现协议库存物资的延伸管理。依托现有仓库资源,整合设置省公司直接管控的区域实体库,以及市、县公司管理的周转库,发挥统筹管理效益。推进库存物资“一本账”管理。按照库存数据切换和清库入账工作同步开展、同步审查、同步上线的“三同步”工作方法,进行库存数据切换工作。创新库存物资管理方式,研究县公司代管模式下,农网项目和自筹资金库存物资ERP统一管理问题,延伸应用终端,利用代保管工厂和相应的库存管理移动类型,真正实现库存物资管理的账、卡、物三相符。加强物资履约协调管控。对于重大工程项目,设立物资供应现场项目部,统筹排产计划、运输保障和现场服务等管理节点,确保物资可靠供应。以供应计划、配送验收、投运质保为主线,主动做好履约跟踪和资金结算等工作。开发上线物资合同履约管理信息系统,覆盖18个市公司及107家县公司,实现项目进度、物资供应、履约协调与供应商的信息互动。提高废旧物资处置效益。提升退役设备统一管控平台运转效率,实施跨专业、跨区域的设备调剂。完善报废物资估价信息库,规范竞价处置工作流程,全面应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报废物资网上竞价处置。

深化质量管控机制建设。一是健全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体系,完善产品质量信息动态报送和分析制度,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能力。上线运行产品质量监督信息模块,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从计划下达、工作开展,到信息反馈、问题处理和数据分析的闭环管理。结合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标准的宣传贯彻使用,改进公司监造、抽检、验收等实施方法,提升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水平。二是丰富产品质量监督工作方式。加强过程管控,有计划开展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创新开展供应商飞行检查,采取事先不通知的方式,检查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外购原材料、组部件质量,督促供应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三是深化产品质量全过程管控。加强计划环节设备选型和技术规范管理,保证合理供货周期。突出采购环节“质量优先”导向,优化招标方案和评标细则,细化招标文件及合同中的质量条款,强化质量监督结果对评标结果的动态影响。

猜你喜欢
产品质量库存招标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