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河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2012-04-10 11:08
河南建材 2012年1期
关键词:墙材蒸压墙体

为加快全省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和应用向节能、节地、利废、环保、绿色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河南省新型墙材发展现状、资源配置等情况,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河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豫建墙〔2011〕21 号)。

《意见》强调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十一五”期间,河南省新型墙材产业发展迅速,截止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达1500余家,产能超过800亿块标砖,形成了砖、板、块品种较为齐全的生产体系,新型墙材在县级以上城市的应用比例达到96%,在农村的应用比例超过30%,在保护耕地、节约能源、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型墙材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产品结构不够合理,砖、板、块比例为87.5:1.5:11,承重类墙体材料过剩,砖类产品所占比重过大,产品档次偏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大型骨干企业少,生产集中度不高,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普遍;产能布局不够合理,大中城市周边多,农村和乡镇少。因此,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档次,推动产业升级,已成为顺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省新型墙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必须抓紧抓好。

《意见》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加快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建筑业现代化,坚持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加快培育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重点骨干企业,大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多功能的新型墙材,深入推进新型墙材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省新型墙材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基本原则:①规划指导与因地制宜并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产业调整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鼓励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建设新型墙材生产基地或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建立跨区域市场供应幅射网络;在资源贫乏地区,立足本地市场需求建立多元化生产供应体系;②转型升级与淘汰落后并举。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做大生产规模。重点扶持培育骨干企业,支持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提升新型墙材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加强行业协调管理,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杜绝盲目扩建与低水平重复建设,腾出更多发展空间;③节能环保与适应市场并行。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建筑体系要求的轻质、保温、隔音、多功能、部品化的复合型墙体材料,重点发展绿色建筑墙材。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炉渣、尾矿渣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着力推进脱硫石膏、污泥、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

《意见》科学制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

总体目标:

——产业生产规模化: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由小弱散向规模化转变,形成以大中型企业为主的生产格局,提高产业集中度,年产能1亿标块以上企业占总数的50%以上。

——产品结构合理化:墙体材料产品中轻质、高强、多功能且便于机械化施工的新型墙材占50%以上,板、块类企业产能占企业总产能的40%以上,绿色环保具有复合保温功能的新型墙材得到快速发展。

——技术装备现代化:新型墙材企业逐步实现装备大型化、自动化,工艺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规模以上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发展应用规范:新型墙材产品和工程应用技术标准、设计图集进一步完善,新建企业准入标准和审批程序进一步规范,新型墙材生产、流通、应用监管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进一步强化,推动新型墙材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具体任务:

——新型墙材产量年均增长5%~6%,2015年底全省新型墙材产量达到450亿标块,占墙体材料总量的95%,其中非黏土或以利废为主要原料的新墙材390亿块以上,占总量比例87%以上。

——重点培育100家非黏土类新型墙材骨干示范企业,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跨区域并购和重组,加快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名优产品和知名品牌,全行业平均达产率达到80%以上。

——烧结砖类要以工矿业废渣或污泥、页岩为原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采用隧道窑焙烧、窑炉余热干燥工艺;现有企业要强化对原料精细处理、混合工艺的技术改造,新建企业单线年生产能力大于6000万块标砖,采用60型以上挤出机,窑体断面4.6米以上,自动计量配料、隧道窑一次码烧、硬塑或半硬塑真空挤出成型工艺。

——蒸压砖类企业单线年生产能力大于6000万块标砖、总生产能力大于1亿块标砖,采用计算机配料技术,均化设备采用间歇强制式搅拌机、连续式消化装置;采用大型全自动液压成型砖机,1.0 MPa以上压力的蒸汽养护工艺技术。

——积极发展采用机械化生产的利废节能轻质内隔墙板、外墙复合保温板、带装饰面的装配式墙板。新建项目年生产规模达到条板类产品在15万m2以上,复合板类产品在20万m2以上,薄板类在1000万m2以上。

——重点发展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单线年生产能力大于15万m2,采用全自动生产设备,计算机配料,非自然养护工艺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类砌块单线年生产能力大于20万m3,采用六面切割和1.0 MPa以上压力的蒸汽养护,养护恒温不低于6 h的工艺技术。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按照发挥优势、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和中心城市,布局建设辐射周边的新型墙材集约化生产基地;在资源贫乏地区,建立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多元化生产体系。以平顶山、焦作、鹤壁、三门峡、永城、新密等煤炭产地为重点,建设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生产基地;以洛阳、三门峡等地大型火电、煤化工生产企业为依托,建设粉煤灰蒸压砖生产基地;发挥郑州市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建设辐射中小城市的蒸压加气块生产基地;支持工业废渣资源贫乏,但页岩资源丰富的地区,适当发展页岩烧结多孔(空心)砖。资源相对贫乏的平原地区,应积极发展混凝土砌块,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鼓励骨干生产企业在没有资源的地区建立销售网络,保障市场供应,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加强省级企业研发、培训中心建设。立足地区资源优势,依托大型新型墙材骨干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蒸压砖、蒸压加气块等省级企业研发培训中心,构筑区域性创新服务体系,支持组织实施一批技术攻关项目,加强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加大培训力度,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普及应用,解决制约新型墙材生产和应用的热点难点问题。

——支持发展新型墙材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蒸压粉煤灰砖液压成型全自动成套生产装备、板材全自动成套生产装备、烧结类码坯、分坯机器人和高效节能窑炉,以及高精度进料控制、温度控制和计量控制系统,支持以建筑垃圾、尾矿等为骨料的新型墙材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研究,重点推广新型墙材的专用砌筑砂浆等配套材料。

《意见》强调,通过抓规划引导,有序推进产业升级;抓科技创新,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抓行业监管,增强企业发展内力;抓宣传推介,营造行业发展环境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猜你喜欢
墙材蒸压墙体
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国家标准研读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体工程质量技术分析
蒸压改性磷石膏作为水泥缓凝剂的研究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一台蒸压釜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思考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浅谈装配式新墙材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2020年长沙新型墙材应用比例将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