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前奏曲》创作背景及音乐风格

2012-04-12 03:47王文娜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尼诺夫拉赫玛前奏曲

王文娜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一、《钢琴前奏曲》及创作背景

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音乐形象鲜明,构思精巧,情感真挚,为主调音乐范畴,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前奏曲创作时间可分为三个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op.3之2,创作于1892年;不同寻常的和声与机械式的钟声巧妙的结合,体现出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偏爱。这是18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创作的第一首钢琴前奏曲,这首作品使他成为了一名众所周知的优秀青年作曲家。凄婉、忧郁的音乐表达了处于二十世纪末的俄国爱国者的心境。

第二阶段:10首钢琴前奏曲op.23,创作于1902一1903年;前奏曲使用丰富的旋律和创作技法,与高超的钢琴奏法结合在一起。这是拉赫玛尼诺夫在克服了创作上及心情低落的时期,也是他的音乐创作进入了最快乐、最多产的开始。这10首钢琴前奏曲给我们展示出了更为广阔和丰富的音乐画面,更多地包涵了人生在世的沧桑和游离感,从中感觉到:只有在辽阔的俄罗斯国家里才有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力量。

第三阶段:13首钢琴前奏曲op.32,创作于1910年。表现了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正在走向成熟,和声色彩丰富,织体灵活多样,创作技法更加娴熟,几乎达到完美。这时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中的第一次美国之行期间作品,脑海里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音乐,他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创作,如诗如画般的展示出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及对美好的期待。

二、俄罗斯民族风格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在他的音乐创作中,真正的使用了俄罗斯的民歌作为创作素材,表达了他的民族情怀。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宽广流畅、深邃悠扬,在他的音乐语言之中,时刻都能感觉到俄罗斯民族风格和精神。正是他的这种精神,才使他的音乐如此的令人感动,使人折服。

拉赫玛诺夫的创作与传统的俄罗斯音乐文化发展一脉相传,因而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拉赫玛尼诺夫属于俄罗斯,属于具有深厚历史的俄罗斯音乐文化,同时,他又将俄罗斯音乐的风范和精神引到了今天,而且,在他和众多俄罗斯作曲家的不懈努力下,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了俄罗斯音乐,都喜欢上了俄罗斯音乐。

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在拉赫玛尼诺夫身上相容共生。在他的音乐中,可以看见他致力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研究,他用俄罗斯民间旋律来充实自己的创作。拉赫玛尼诺夫有着俄罗斯宽大情怀,他创作出了充满着俄罗斯赤子之心的作品,激励着俄罗斯民族,他为俄罗斯的音乐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拉赫玛尼诺夫善于在音乐中将俄罗斯的民族特质展现出来。曲调宽广,舒展而深沉。这是源自于他内心深厚的俄罗斯文化的积淀。特别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中,线条流畅,旋律优美,富有浓郁的俄罗斯气息。钢琴织体丰富,和声新颖,与旋律本身交相辉映,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他的音乐表现出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的力量。

拉赫玛尼诺夫曾经说过:“我感到我在创作时要比什么都不做时更加强大,我表现的不仅是音乐的美,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爱,是我的一生。我的祖国在俄罗斯,我的作品里表现了我对祖国的所有情感。我会祈求上帝,让我的创作一直陪伴我一生。”

三、独特的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音乐具有自己的一些风格特征。首先,在作品中重视和反映民族的特点,在民间艺术中寻取素材。其次,在作品中塑造了想象中的人物形象。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很像肖邦的前奏曲,它们的音乐形象的内容本身都是非常多样和丰富的,每首曲子都可以呈示出拉赫玛尼诺夫的内心世界。这些前奏曲可称得上是肖邦前奏曲创作后同类体裁的杰作。

经受了20世纪气息的熏陶,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前奏曲》形成了立足传统、立意创新的一种独特创作风格,和声语言仍以功能性和声为基础,努力地探索色彩性和声,极大地拓展音响素材,使得和声的表现力、和弦的张力都大大地增强;和声技法属于“传统”与“近现代”之间的“探索阶段”,依然以传统的大小调体系为基础。运用三度叠置的和弦以获得丰满、协和的音响效果,依靠大小调体系中的功能逻辑和自然音的倾向获得音乐发展的动力。

四、深邃的悲剧语言

从创作个性来看,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经常引用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末日经,最后的审判》的旋律。该音调在西方音乐中一般被认为是象征“死亡”形象。虽然不少作曲家都曾使用过该音调,但拉赫玛尼诺夫显然要比其他作曲家更偏爱该旋律。即便在他晚期的一些作品中,如《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三交响曲》以及《钢琴前奏曲》等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作品的某一声部中悄然奏出的“死亡音调”,向我们反映出了他音乐创作中呈现出的俄罗斯忧郁。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作品小调多于大调,主要是因为小调性暗淡,旋律更易营造悲剧色彩。从他的钢琴前奏曲的部分作品中,可以看到音乐中悲愤之情和激烈的悲剧性主题大量呈现出来,例如:在《24首钢琴前奏曲》中的《升c小调前奏曲》,好像是钟声的音响沉重的穿插在全曲的主导动机和变化着的平行和弦副动机,好像是拉赫玛尼诺夫性格的写照,仿佛对命运充满了无可想象的哭泣;在《g小调前奏曲》中,他那现实主义的鲜明语言,富有生命信念的坚定节奏,还有那火热的力度,使听众感受到的不是恐惧而是一种无穷的力量,自然战胜了标题中“来世”的命意。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体现出他的思想中最可贵的一些东西:热爱自己的国家、对胜利充满信心、相信未来、勇敢的面对现实,用他的音乐语言深刻的表现出错综复杂、缜密细致的情感世界,这些在他的部分作品中都能够找到。

[1]拉赫玛尼诺夫.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2]爱德毕·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3]张宏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4]罗伯特·沃克.拉赫玛尼诺夫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5]保罗.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尼诺夫拉赫玛前奏曲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拉赫玛尼诺夫浪漫曲音乐风格研究——以《春潮》为例
钢琴前奏曲
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