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狮子意象探析

2012-04-12 03:53吴少明
关键词:老人与海弗洛伊德海明威

吴少明

(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老人与海》狮子意象探析

吴少明

(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老人与海》意象丰富,狮子意象尤为独特。海明威精心布局,在小说中先后五次出现狮子意象,尽管着墨不多,其作用不容小视:它犹如一串链上的五颗珍珠,把“老人”的心理流变过程串连起来;它勾连上下文,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它烘托“老人”的心灵世界,塑造出一位鲜明丰满的文学形象。

交老人与海;狮子;意象;内涵

《老人与海》留给人们太多回味和遐想的空间。笔者曾经从人文精神,女性意识的角度作了分析,然意犹未尽,作为一部带有“复杂性与多义性”[1](P186)的小说,它成功地运用了多种手法,如象征、隐喻等,其中,象征是《老人与海》的一个亮点,[1](P187)不管海明威是否承认,人们对这部作品中的枪鱼、鲨鱼、大海等的不同解读,本身就反映出象征这一手法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正如黑格尔在分析《旧约》里的一句话时所言:“小狮子们的嘴、牙齿和臼齿都不指本义,而是用作形象来暗示其它意义,只有它们的暗寓意才是重要的”。[2](P14)在这部作品的许多意象中,狮子这一意象尤为独特,其独特性体现在狮子在海明威以前的作品中多次出现,象《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快乐生活》等,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在晚年这一重要作品中再次出现,其意义与价值非比寻常;其次,作品中的狮子并非通过作家的具体描绘展现在读者眼前,而是存在于老人虚幻的世界里,通过老人的说、想、梦的形式出现,与其它意象相比,狮子这一意象增加了一层神秘色彩;第三,狮子这一意象在文中前后仅出现了五次,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场合中,蕴含海明威的思考,尤其是把它作为小说的结尾,更突出了作家对这一意象情有独钟。

有关狮子这一意象,专家学者多有论述,霍明杰从以狮衬人、以狮喻人两个不同视角来阐释,[3](P27-29)许秀川从青春与记忆、顽强意志、幸福、人的超越性四个方面来论述,[4](P111-115)这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展示其力量、雄壮、青春、旺盛等特征。

然而这些学者的论述大都集中在狮子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还未有人对这一意象的布局和相互关系作深入分析。事实上,细读文本,会发现海明威独具匠心地安排这一意象在五个不同场合中出现,它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与创造的内容”,“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5](P142)揭示这一意象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其内涵。

本文试图结合弗洛伊德等人的理论,对狮子这一意象的布局与内涵进行有益的探索,以便更准确地把握海明威的创作心理。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自问世以来,争论不断。其中一个明显的谬误,就是他的“泛性伦”。“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的潜在动因一律归结为性欲”,“犯了简单化、极端主义的错误,”[6](P64)王文革也不认同“日常梦普遍表现了性的内容”[5](P81)这种说法,不可否认,这部作品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揭示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受其影响,当今任何一本谈梦的书,都不能不谈及弗洛伊德对梦的解释。[7](P35)

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梦是欲望的满足[8](P65)(有关“梦是欲望的满足”的争论,并非本文所关注)。一个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做梦。当有生理心理反应时,当一个人有某种需求时,当一个人无法实现某种愿望时,都有可能借助梦表现出来,梦是潜意识不由自主的活动显现。[5](P48)它借助于形象活动的方式;梦是一个有一定意义的过程,[8](P264)正如朱建军所言:梦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东西,都有意义,[7](P199)梦者往往会伴随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而文学梦是作家积极主动的结果,是作家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它既有梦的特征,又带有作家强烈的主观色彩,是作家“理性活动的结果”。[5](P136)由于作家的干预,文学梦变得有意义了。这意义既可从梦本身呈现出来,又可在语境中得到生发。[5](P143)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的狮子在众多意象中并非最重要,但不可或缺,它对丰富人物内心世界,用塑造人物性格具有特殊意义。

(一)说狮子狮子首次出现并非在老人的梦里,而是在老人与小孩聊天时不露痕迹地顺口带出:

像你这样年纪的时候,我在一条开往非洲的横帆船上当普通水手,黄昏的时候我见过狮子在沙滩上出没。[9](P8)

看似漫不经心的一笔,实则隐含了海明威对这一意象布局的匠心。它的意义在于犹如序幕一样,开启了狮子这一意象;其次,为下文入梦作铺垫;第三,暗示读者,老人自小就对狮子有崇拜心理,狮子有漂亮的毛发,威武的体魄,是“威严的、有力量的、勇敢的”[10](P111)象征,这是许多猎人梦中的对手,海明威去非洲打猎时也以捕获它为荣;第四,小孩的回答“我知道,你跟我说过”颇耐人寻味,这说明老人已不只一次跟小孩提及狮子,暗示老人近一段时间以来内心的焦虑,这种情感的产生缘于老人多次出海捕鱼失败的经历。他迫切需要拥有狮子一般的威武力量,以期能向世人证明自己。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年轻时老人没有想到狮子,海明威借老人的回忆作了交待:那时的冠军圣地亚哥,年轻有为,力大无比,与码头上最强壮的黑人比手劲,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战胜了对手,“他确信,只要他很想击败谁,就能击败谁。”[9](P32)“很想”二字是有意而为,是内心主动的结果。因此在老人年富力强,气势正旺的年代,是根本不需要狮子来为自己打气的,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圣地亚哥已被称为“老人”,虽然年轻时掰手腕的不服输劲头依然在血液里流淌,虽然内心时常涌动着拼一把的念头,但毕竟无法与往昔相比,此时,老人自然渴望有一精神支柱,来支撑自己顽强走下去,而狮子——这个自小崇拜的偶像很自然地跳入他的脑海里。

(二)梦狮子人生不能没有梦想,老人正是带着对未来的希望进入梦乡。第一次梦狮子发生在黎明的前夜,老人再次出海之时:

“他只梦见眼前的地方以及沙滩上的狮子,薄暮中,狮子们像小猫那样在嬉戏,他喜爱它们,就像喜爱那个男孩一样。”[9](P9-10)

在这段文字前,海明威先用了排除法,排除了风暴、女人、大事、大鱼等等,突显了狮子在老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同时也暗示了再一次出海的老人需要的是像一位临战前的勇士那样集中精神,增添勇气,战胜对手。梦中的图景充满温馨与祥和,小猫似的狮子在嬉戏,暗示老人心态平和,精神愉悦,自信满满,因为每一次出海,老人都把它看作人生新的起点、新的希望。“他从未失去希望和信心,”[9](P3)这次也不例外。根据弗洛伊德的梦的来源,老人的梦一是源于童年的记忆,就是说“那些清醒时早已忘记了的童年往事也会在梦中重现”,[7](P35)尽管做梦的刺激点是在此时,但是儿童时期的记忆会成为它坚实的基础。[8](P102)二是源于日间印象,即白天经历的事也会进入梦里。上文分析到,老人对小孩提到自己儿童时期对狮子的记忆,这是老人入梦的一个重要材料来源,强化了老人夜晚入梦的原因。由此可知,老人的梦并非空穴来风,海明威在对老人的入梦材料上作了精心的安排,一切都有前因后果,一切都顺理成章。

(三)想狮子在一梦与二梦之间,这个“想”字勾起一座桥梁,它上承一梦,老人对狮子的美好记忆,下启二梦,老人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想”的内容是这样的:

但愿它会睡着,那样我也可以睡了,可以梦见狮子,他想,为什么狮子成了留下的主要念想呢?[9](P30)

这段内容,海明威用了一个问句,其实还应该另有一个,就是老人为什么会主动希望在梦中见到狮子?其实海明威是有意把这两个疑问抛给读者,借以引起人们注意,根据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11](P79)因此,他努力调动读者的阅读能动性,诱使他们发掘作品隐含的思想情感。[1](P208)那么这段文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笔者认为,两个问句共同指向一对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老人最大的梦想是不断捕到大鱼,而这个梦想的实现依靠一个饱经风霜、体力衰弱的老人已经越来越困难,此时,狮子——这个力与美的象征就成为老人最大的精神支柱,成为他克服一切困难,持续奋斗下去的勇气来源。这段话也暗示了老人急切的心理,通过老人想狮子,作者有意把其心灵深处隐秘的东西表面化,让读者看到老人深层的“潜意识愿望冲动”,[8](P297)这种冲动源于老人对自己当前困境的一种真切把握,在与大鱼周旋了一整天,到了第二天中午时,老人已经累坏了,渐渐有些力不从心,而大鱼却不依不饶,面对此情此境,通过老人自言自语,把其内心的忧虑表达出来,这是人在面对困境时很自然的一种心理诉求,是其内心主动寻求突破的积极反映,这种心境在二梦中得到真切的再现。

(四)祈祷梦二梦时的画面与一梦有了较大的差别:

后来他开始梦见长长的黄色海滩,看见狮群中的第一头狮子傍晚时下到了海滩。接着,其余的狮子也来了。……他等着看更多的狮子下来,心里很愉快。[9](P37)

这里不再出现“嬉戏”这样的字眼,而是领头狮子先下了海滩,其余狮子先后下来。如果说“猛虎下山”给人以威武之感,而“狮子下滩”的画面更显大气、凝重,它突出狮子内在的气势,画中的老人看着更多的狮子,心里很愉快,看到这里,人们多有不解,梦中的老人与现实中的老人竟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原因何在?二梦之时,老人与大鱼僵持已进入到第二夜,人、鱼都极度疲乏,老人明白,最后的决战即将来临,而自己此时体力已极度透支,他迫切需要汲取新的力量,其间,他不时念叨孩子,希望得到孩子的帮助,他也向“天父”、“圣母”祈祷,祈求他们拯救自己。很显然,外在的力量无法获得,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只能靠自己,靠精神的激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所念的狮子成为他此时内心情感的主要需求,自然而然地进入梦境。显然,老人在梦中的“愉快”心理,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正是欲望的一种满足,老人从狮子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久违的精神,他似乎与狮子融为一体,成为狮子的化身,画面的凝重感强化了老人内心的企求,他默默地为自己祈祷着。现实中的老人并不缺乏战胜对手的信心和意志,也毫不退缩,但痛楚、饥饿、困倦、疲乏等时时向他袭来,时时困扰着他,此时狮子成为他主要的念想,小孩成了他不时叨念的对象,这些都反映了老人内心的焦虑、担忧、紧张等心理。而海明威有意用梦中老人的“愉快”来掩饰,按弗洛伊德理论,这是属于梦的伪装,[8](P71)朱建军也认为“梦有时会伪装”[7](P205)(有关“梦的伪装的争论”也并非本文所关注),因为我们的思想很容易在一事物与其对立面之间形成密切的联想,[8](P244)因此“主要是出于伪装的目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运用情感的压制和反转”[8](P245),也就是说,出于某种情感需求,梦者会在梦中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海明威就试图借梦来掩饰老人的某些真实情感,他力图塑造一个完美的不带有情感创伤的老人形象,其实,有情感的波澜正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反映,无损于他的伟大,反而更让读者看到一个情感丰富、形象丰满的人物。

(五)未来梦小说是在“老人正梦见狮子”[9](P60)中结束,足见狮子这一意象在作品中的重要地位。与其它意象相比,狮子没有大海的温柔和激情,没有鲨鱼的贪婪和凶猛,也没有枪鱼的毅力和耐心,但狮子有自己独特的自信和威严,发自内心,不怒自威,令人敬畏,这一意象丰富了老人的精神世界。尽管身心疲惫,但对未来的憧憬仍使老人积极为下次出海作准备,小孩也要随之出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一切都那么自然,正像第八十五次出海一样,乃至像前八十四次出海一样,故事有了某种意义上的循环;正像老人一次次出海为证明自己,迎接生命挑战一样,狮子这一意象也是为老人的再次出海作心理上、精神上的准备,此次梦狮与一梦狮子也就形成了有机的联系。老人反复地出海,证明其内心有一个结,“心理活动有一个规律就是:内容相似的结会相互结合,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结。[10](P34)这个解不开的情结就是老人的未了心愿。它处“在深层的潜意识中”,[10](P39)而“潜意识愿望向随后的一切心理倾向发挥压力,而这些心理倾向却得屈从这个压力,或者是对这个压力进行疏导,以引向更高的目标,[8](P316)老人显然选择了后者,他不愿承认自己的失败,他相信经过自己持续不断的努力,能最终证明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狮子意象在《老人与海》中具有独特地位,它分占五处,尽管着墨不多,作者也未对其作更多的渲染,但作用不容小视:它犹如镶嵌在一串链子上的五颗珍珠,把老人心理流变过程串连起来;它勾连上下文,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它与情节紧密相连,和其它意象一样,烘托老人的心灵世界,这对塑造一位鲜明、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吴然.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的演绎[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2](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霍明杰.浅析《老人与海》中“狮子”意象的两种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2003(4):27-29.

[4]许秀川.从超越到幸福——论《老人与海》中“狮子”的寓意[J].三峡论坛,2010(6):111-115.

[5]王文革.文学梦的审美分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鲁枢元.文学与心理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7]朱建军.释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8](奥)弗洛伊德著,周艳红,胡惠君译.梦的解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9](美)海明威著,黄源深译.老人与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0]朱建军.我是谁[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11]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 郭剑卿〕

Compact Layout,R ich Connotation
——Analysis of the Lion Intentio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WU Shao-ming
(Literature and Media Institute,Longyan Universtiy,Longyan Fujian,364000)

The Sea and The Old Man is abundant in intentions,the lion one being especially unique.Based on some Theories like Fread's and with compact layout,The Old Man and The Sea presents five times of the lion Intention totally.Analyzing them and their connections can help us know theirmeanings and their connotations,making it better to grasp the writer's creation psycholog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lion;intention;connotation

I106.4

A

2012-06-23

吴少明(1964-),男,福建莆田人,讲师,研究方向:海明威的思想与心理。

book=69,ebook=74

1674-0882(2012)04-0070-03

猜你喜欢
老人与海弗洛伊德海明威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老人与海》给我带来的快乐
追求梦想,捍卫尊严——读《老人与海》有感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中关于“孤独”的比较
海明威的那些女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