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谚语的隐喻性特征研究

2012-04-12 03:53寇福明乔玲玲
关键词:谚语英汉相似性

寇福明,乔玲玲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一、引言

语言是对客观世界体验和认识的结果,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过程也是认知处理的过程,因此,语言能力不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之外的,而是整体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谚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具有超出各种文化背景差异的共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谚语常常是建立在比喻义而非字面意义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大部分谚语是建立在概念隐喻基础上的。谚语所表达的道理是通过将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情况与生活中更为普通、常见、具体的概念相联系而突显出来的,是人们利用已有的词汇,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构造出来的。

二、谚语的隐喻性本质和类型

要理解谚语的隐喻性本质,不能不提到Lo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隐喻概念和概念隐喻是二位学者先声倡导、后继学者不断完善发展的认知隐喻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对于研究英汉谚语的隐喻性特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概念是指隐喻及其相关的各种概念,不再受传统修辞学替代观的局限,不再将隐喻视为简单的语言现象,而重视其思维性的认知内涵。因而,隐喻概念的外延得以扩充,即将转喻、换喻和提喻一并纳入“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范畴。换言之,隐喻的概念“不是诗学的,不是幻想的,不是修辞学的;它是本义的,它如实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1]本文讨论的谚语的隐喻性特征即广义的隐喻概念。

隐喻现象在谚语中呈现出不同的语言形式,对谚语中的隐喻现象加以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语言本质的理解,透析谚语学习和运用的基本规律,从而达到熟练、贴切使用谚语的目的。根据隐喻的表现形式、认知特点、功能和效果等,隐喻可以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和创造相似性的隐喻这三类。

(一)谚语中的显性隐喻与隐性隐喻 谚语中的隐喻按照显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显性隐喻也被称为明喻或直喻。传统修辞学将明喻和隐喻视为两种并列的辞格,二者区别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是否出现“像”“如”“似”“as”“like”等喻词;现代隐喻学则将明喻看作是广义隐喻的一个种类,但明喻和隐喻在认知功能上是完全相同的。这两种形式在英汉谚语中都大量存在,特别是明喻的实现形式除了最常用的like和as外,还包括一些变体(variant)。例如:

⑴ Among so many well-dressed and cultured people,the country girl felt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身处于衣着光鲜、文质彬彬的人群中,那个乡下姑娘像是离了水的鱼。

⑵Wit and humor are to conversation what salt is to food.(what…is to结构)隽语和幽默对于交谈,恰似盐对于食物一样。

⑶Fish and visitors stink in three days.(A and B结构)客人像鱼肉一样,三天就发臭。

⑷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

⑸病来如山倒,病去像抽丝。

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谚语的发展,数量众多的明喻性谚语为了达到语言形式的简练、传播速度的提升,逐渐省略了喻词,代之以更隐蔽的隐喻性谚语,如下例:

⑹Silence is golden.沉默是金。

⑺Variety is the spice of life.经历丰富,生活才能多彩。

⑻恶人心,海底针。

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二)谚语中的根隐喻和派生隐喻 从认知功能看,隐喻可以分为根隐喻(radical metaphor)和派生隐喻。根隐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哲学家Stephen C.Pepper提出,他认为“一个人在理解世界时要寻找理解的线索,他定位于一些常识、事实领域,并试图以这一领域的术语去理解另一领域。这一原先的领域就成为他的基本类比和根隐喻。”[2]以此为基础,Pepper形成了他的“世界假说”和“根隐喻”理论,并确立了形式、机器、机体、情境、洞察力和权威六类根隐喻。根隐喻在英汉谚语中大量存在,并依托语言的创造性和规约性特征,在谚语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过程中衍生出更多的派生隐喻。谚语的认知本质决定了其必然以人的身体经验为理据:一方面,概念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的联系是建立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直觉经验基础上的。另一方面,概念隐喻中的源域概念也是直接来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运动感觉经验。谚语的运用反映了概念隐喻在人们认识世界中的作用,而谚语的传承和积淀更彰显着一些基本隐喻的派生过程。如英汉谚语中都存在如下根隐喻:

⑽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

“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时间本身又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时间和金钱二者“珍贵”这一相似性的基础上容易建立起联结,通过金钱来说明时间的重要性,从而达到理解和认识时间的目的。从英语谚语“Time is money”和汉语对等的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个谚语中,可以看到概念隐喻是如何影响人类的日常活动的。由这个根隐喻为出发点,可以获得许多相关派生隐喻:

⑾a.You are wasting my time.你在浪费我的时间。

b.That flat tire cost me an hour.那次轮胎爆胎花了我一个小时。

c.I've invested a lot of time in her.我在她身上投入了很多时间。

d.I don't have enough time to spare for that.我抽不出时间。

e.He's living on borrowed time.他剩的时间不多了。

隐喻和转喻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有关,因为经验域在所有的文化中并非一致。上述汉英两种语言都包含了“时间是金钱”的根隐喻,英语用“浪费”、“花费”、“投入”、“抽出、匀出”、“剩余”等表达金钱的概念来比喻“时间”,而汉语也用“浪费”、“剩余”、“剩下”、“花费”“挪用,匀出”概念来比喻时间。当然,英汉谚语文化内涵强调的金钱特征不尽相同:汉语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源自《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时间短;“金”在古代指“钱”,比喻贵重。这一谚语的字面意义是指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比喻时间十分宝贵。其主要强调金钱的花费与珍贵。相比之下,英语的money(钱)蕴涵了a limited resource(有限的资源),而a limited resource又蕴涵了a limited commodity(有价值的商品)。即Time is money概念隐喻除了强调Time is a limited resource(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外,还强调金钱的特殊商品的价值,即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可以用来投资、预算并赚取利润。在一个概念隐喻系统中,概念隐喻和用来表达这些概念的词语之间存在蕴涵关系,并呈现一种层级关系,这就使得隐喻概念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三)谚语中的陈旧隐喻和创新隐喻 本文所说的陈旧隐喻也可称为死喻(dead metaphor),英汉语言中的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如eye of needle(针眼),table-legs(桌腿),the foot of the mountain(山脚下)等。创新隐喻是指在某些特定隐喻被使用前,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喻体和话题间存在相似性的那类隐喻。比如英谚中hit the ceiling指非常愤怒,相似的汉谚有“暴跳如雷”,这里的相似性都是听话者在使用者将这两类反差较大的事物并置后感受到了某种相似性,我们把这类隐喻称为创新隐喻。陈旧隐喻和创新隐喻在英汉谚语中都不乏实例,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英语谚语中的陈旧隐喻和创新隐喻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三、谚语的隐喻性语义特征

(一)矛盾性 隐喻语义的矛盾性是指句子意义与语境在逻辑上存在矛盾性。隐喻性的谚语中至少要涉及两个事物,即出现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概念通过相似性的映射被并置并等同起来,就构成了谚语中语义上的冲突,或叫做范畴错置。如:

⑿a.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锅嘲笑盆黑。/五十步笑百步。

b.Better one house spoiled than two.坏人成双对,好过害世人。[3]

例句中pot和house都是无灵主语(inanimate subject),本来不能和谓词call、spoil连用,这种搭配违反了语义选择限制,构成了语义矛盾,凸显了其作为隐喻或特殊语言现象的信号,表面的矛盾性激发了人们对二者相似性的关注,从而真正理解谚语中隐喻的意义。

(二)临时性 隐喻意义的临时性是指隐喻意义的创造性和变化特征,新隐喻的意义不是焦点词词义的一部分,在达成交际目的后这一隐喻就完成它的使命。大多数谚语产生之初正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一种临时性组合,如汉语谚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初的字面意义就是“三尺厚的冰不是在寒冷的天气中一天之内结成的”,但人们在语用过程中发现许多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类似的现象,于是,临时性组合的隐喻意义被沉淀下来。类似的英谚 The tongue is not steel,yet it cuts(舌头非钢却能伤人)也是如此,最初只是临时性的修辞现象,其表达简洁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满足了人们在语言上求新求变的心理,容易被人们接受、传播和广泛使用并最终固定下来,变成谚语。

(三)隐喻的程度性 隐喻性有程度之分,谚语蕴含的隐喻也处于不同的层级,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隐喻性极高的新鲜隐喻,另一段是已经失去隐喻性的死喻。根据隐喻的常规化程度,Goatly[4]分出死喻(dead metaphor)、死寂隐喻(dead and buried)、非活跃隐喻(inactive metaphor)、活跃隐喻(active metaphor);而束定芳[5]根据隐喻的新鲜程度和使用频度分出了新鲜隐喻、一般隐喻和死喻。但这两种区分都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陈旧隐喻和创新隐喻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甚至是一些死喻都能复活,即下文所谈谚语中隐喻的回复性。

(四)回复性 隐喻的回复性即死喻在特定语境中恢复其字面意义,这可以看作是陈旧隐喻和创新隐喻的一种相互转化,也可以看作是谚语中隐喻程度性的典型例证。在文学作品和商业文本中,为了特定的表达需要,一些已经被认为是过时的、古旧的谚语重新回归其字面意义,再改头换面焕发出新的活力。如下例:

⒀a.They had both been born with silver spoons in their mouths,and never had to worry about money.他俩都生在富贵人家,从没有为缺钱发愁过。

b.Little John was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his mouth,which was extremely curly and large.小约翰的嘴特别宽阔扭曲,简直像在嘴里含了把汤匙。

例⒀a 句 be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最初是属于创造相似性的隐喻,在这之前人们并没有把家庭经济优越和口衔金玉联系起来,而随着这条谚语的广泛使用,人们失去了对其隐喻性的新鲜感,这种相似性转化成为一种陈旧隐喻。在某个偶然的机会中,人们观察到一爿形状奇怪的嘴唇,恰恰像口中含着汤匙,已经僵化的死喻再次被激活而生成句子⒀b,谚语中的隐喻经历一个由创新→陈旧→创新的过程,体现了谚语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也印证了陈旧隐喻和创新隐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类似的例子还有:

⒁a.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water.就像鱼儿离不开水,女人也离不开男人。

b.A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就像鱼儿不需要自行车,女人也不见得需要男人。

⒂a.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speech.行动胜于雄辩。

b.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speech when e nraged city dwellers dump their garbage at the City Hall to protest in the inefficient garbage removal system.当愤怒的市民们把垃圾倾倒在市政厅门口来抗议垃圾清理系统的低效时,行动的确胜于雄辩。

⒃a.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需求是发明之母。

b.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 when someone robbed a bank with the latest computer techniques.有人用最先进的电脑技术洗劫银行,需求还真是发明之母啊。

通过例⒀-⒃这几组句子的对比不难发现,虽然原有谚语的语义在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后新奇感已大打折扣,但当重新发掘陈旧谚语中的相似性并在其他层面加以利用时,谚语不仅重新给听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而且平添了几分俏皮幽默的趣味,令人会心一笑。

四、谚语与转喻

传统修辞学把隐喻和转喻视为两种普通的辞格,当代认知语义学将隐喻和转喻当作是人类认知和语言运作的两个基本原则。隐喻属于语言的选择轴,因为它根据的是相似性;转喻属于关系轴,涉及的是事物的相邻关系(contiguity)。[6]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中用一个突显的事物来代替另一事物,比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互为代替关系。[7]这种替代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词语替代关系,而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一个物体、一件事物、一个概念常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识往往更多地注意到其最突出、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从广义来讲,隐喻和转喻处于一个连续体当中,我们既应注意到二者的区别,也不能忽视二者间的紧密联系。英汉谚语中依赖转喻机制生成的谚语也很多,这里略举一二:

⒄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笔锋胜于刀剑。

⒅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在上面的英汉谚语中,“pen”被用来指代与其紧密联系的使用者“文人”,“王叔和”这个晋代名医来代替“医书”,既可以避免语言呆板凝滞而富于变化,又着墨经济,形象生动。

五、结语

“进取诸身,远取诸物”,是人们认识和描述事物的基本原则,人类文化的发展就是其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过程。理查兹指出,“语言是不同领域经验的交汇点,不仅是认知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它的组成部分,源于日常经验的认知系统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心理基础。”[8]语言的中介是人类经验所促动的人类概念,所以语言不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和知识的一个自主的形式系统,而是认知机制的一部分。同样,作为语言一种特殊形式,谚语不是自主的、任意的,而是有理据、有动因的,是由认知、语义、语用、文化、社会等因素促动的。本文认为谚语的理据和动因主要来自人的认知机制,包含隐喻、转喻、规约知识等多种模式,数量众多的谚语体现着隐喻的各种类型,其语义特征从根本上也是隐喻性的。总之,谚语的生成和发展都是人类隐喻思维的产物,这一点对于谚语的教学和学习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4.

[2]卢 植.英汉概念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1-75.

[3]牛津英语谚语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Goatly,A.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Routledge.1997.

[5]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8]Richard P·Honeck.A proverb in mind:A cognitive science of proverbial wit and wisdom[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1997.

猜你喜欢
谚语英汉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说说谚语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谚语趣画(一)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