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招标走向何处

2012-04-12 22:52陶菲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药价药厂资深

本刊记者◎陶菲菲

2000年,我国对临床使用的药品开始将集中采购和招标采购挂钩,对药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药品招标采购初衷本是为了降低药品价格,减少医院的利益和医生的灰色收入,规范药品购销行为。然而,药品招标制度施行以来,其弊端已开始显现,不断出现药品中标后无人生产、无人采购等问题,有些临床常用的、质优价廉的老药已难觅踪影,招标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不少业内人士为此深感担忧。药品招标是否已经面临穷途末路的尴尬境地?招标是否还能继续?药品招标是否应该取消?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业内资深人士。

药价降低反而吃不到需要的药

采访中,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分析了药品招标制度的由来。药品作为商品的属性,原由药品生产企业卖到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卖给医院,医院卖给患者,各自赚取国家规定的利率加成,本不存在招标问题。但由于利益驱使,药厂、医院和医生逐渐形成利益同盟,医院靠药品(主要是国家规定利率加成外的好处,包括返点、学术赞助、基本建设赞助等)得到很好发展,医生靠药品回扣的灰色收入得以致富,医院、医生的逐利性刺激使药厂得到飞速发展,而这一切背后的代价却是药价虚高和全民滥用药。当这种现象泛滥到百姓怨声载道、医保难以承受时,药价也就到了非降不可之时。但此时指望医生和医院自断财路,主动降价已难以实现。因此,政府不得已出台招标制度,意在形成一种倒逼机制,通过压低药厂价格减少医生的灰色收入和医院的巨大利益,从而达到降低药价的目的。这位资深人士感慨:“药品招标是一种不得已向不良道德妥协的无奈之举。但是,这种招标实际上伤害最大的是老百姓的利益,因为一些常用、低廉但疗效确切的药品在招标中消失殆尽。”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讲述他为购买痢特灵,到处寻觅,四处托人,最后才在湖北省买到的例子。他说:“这瓶100片的药才卖1.5元,这样的定价哪家企业有积极性生产?招标不能招到最后,没人愿意生产、没人愿意销售廉价经典的老药,不能在药品一次次降价之后,老百姓反而吃不到质优价廉的药了。”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药厂由于医疗机构信息垄断的地位,敢怒不敢言,政府要降价而医院、医生不“让利”,在终端销售成本无法降低的情况下,只能压缩利润空间和生产成本,使药厂的经营逐渐陷入困境。经历了11年的药品招标采购,到今天实际上已走到绝路。

药价还能压到几时

目前,我国药品招标制度的惯性思维是持续压低药品出厂价,但药价还能压到几时?该位业内资深人士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一种药品的生产成本是0.2元,其销售成本和公关成本是0.8元时,药品的实际成本就是1元。如果该药的招标价压缩到0.3元时,在终端道德约束没有好转、医院和医生仍向药厂伸手的情况下,药厂只能选择退出招投标。

实践证明,单向压价式招标这种倒逼机制设计未达到目的,却挤干了药厂的利润。如继续实行下去,将造成大面积无人投标、无药可用的可怕境地。一些知名药厂和企业相继退出2011年药品招标采购市场,药品招标面临尴尬境地。

药品招标者错位不能保证招标效果

招投标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中标价格应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但我国的药品招标部门是政府机构,操作招标、价格等事宜的也是政府机构,而非第三方市场经营主体,如此直接干预市场价格,难免有违反《招投标法》之嫌。药品招标者,应是既了解医学药学知识又精通医药经济规律的行为主体及专家。但我国目前的招标者除主体为卫生行政部门外,其聘请的专家多为医学和药学专业方面的专家,而鲜有医药经济方面的专家,以他们对医药经济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招标价格的准确定位。

目前,我国采用的向下递减定价式药品招标违反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通货膨胀,在人们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同样影响着市场消费价格,即经济社会曝光率最高的两大名词GDP、CPI。药品生产企业同样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其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由于技术进步,有时生产成本也会降低,但我国药品生产领域若干年来未出现重大技术革命,倒是诸如新GMP等加大生产成本的质量管理成本却不断增加,药品价格也理应不断提高。但向下递减定价式招标显然从原则上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综合这些年的招标,普遍存在着一招就死、一招就没的现象,已造成临床治疗手段的匮乏和无奈。药品招标实质是管理层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实践证明,它无法降低医疗成本和价格,也不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在一种不应该招标的管理系统里招标,确实是管理层的苦心和无奈之举。药品招标走到今天,下一步该向何处?是应该引起医药管理部门及广大业界人士再一次深思和重新审视的关键之时了。

猜你喜欢
药价药厂资深
集采药价“痩身” 护航患者“钱袋子”
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
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
意大利亚士可化工大药厂
全现款操作,年增量1千万!这家GMP渔药厂为何这么牛?
纪念香港资深演员——吴孟达
桂北乡贤所撰《资深集》及《资深集补篇注释》相关问题述略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公布第三批资深会员名单的通知
药价谈判敲定第一单
药价机制:重建≠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