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青杠叶中毒的诊治

2012-04-13 07:04李朝东
兽医导刊 2012年1期
关键词:武隆县腹围水肿

李朝东

(重庆市武隆县巷口镇畜牧兽医站,重庆武隆 408500)

青杠叶中毒病,是牛(包括黄牛、水牛等)吃了青杠树的嫩叶、花絮后而引起的慢性中毒病。青杠树属栎属植物,主要在嫩叶、花絮中含有大量的鞣酸,牛采食后,引起消化机能紊乱,严重危害肾、肝、脾以及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以水肿、便秘、尿闭、体温低为特征。该病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季节性,有青杠树林的地方,每年清明至立夏时节,常集中发生此病。

一、临床症状

(一)临床阶段 根据病程发展,可分为初期、中期、后期。

1.初期。体温偏低,常在38℃以下,触诊体表各部位均感冷手。舌苔白,泫滑,口腔不热。鼻时汗或无汗。精神萎顿,喜卧,不吃青草。皮肤时时发抖,有时磨牙。心跳缓慢,呼吸微弱。排粪量少,干燥,结成饼状,表面有少量肠黏膜附着。泌尿器官损害严重,尿量显著减少,色清泽。在颌下、颈下、腹下,后躯部位,开始出现水肿。触诊水肿患部,有波动感,凹陷,冷手。其水肿大小不一,形状不定。针刺流出清色液体,而后又形成水肿。黄牛常见眼结膜潮红充血,巩膜上方枝状充血,尤以正中有一血管充血明显。

2.中期。体温续继下降,达35℃~36℃,触诊四肢、尾根及水肿部位厥冷。精神高度沉郁,呆立或卧地不起。鼻镜干燥至龟裂,有的在鼻镜上形成痂皮。脉细数,心音微弱,呼吸困难,发出呻吟声。水牛局部水肿明显,腹水增多,腹围增大,常发生晕倒。

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尤其喜吃干燥之物或异物。如竹叶、干包谷叶、干红苕藤、竹块、泥土等。听诊前胃蠕动音微弱,以至停止。

腹痛症状显著,不时回头望腹或抱腹而卧。不时空嚼,磨牙,起卧不安。举尾排粪困难,粪干燥呈粒,形如算盘籽,表面附着肠黏膜,有血液。有的继后拉稀,粪黑色、恶臭。尿量继续减少,淋滴,直至不排尿,甚者数日不见排尿。此时,尿越少,水肿越趋严重。水肿是该症的重要特征。水肿病例严重者,腹腔积液引起腹围增大;胸腔和心包腔积液,则发生心血管机能变化。该病体腔积液之严重,是其他疾病少见的,其量之多可达8 000~l0 000 ml。笔者曾试验,采取外科手术抽放,术后一周,术部痊愈,而体腔又继续积液而亡。

3.后期。此病病程较长,可达十天半月,以至更长。呈进行式发展。在中期症状的基础上继续恶化。

便秘严重者,牛体极度消瘦,精神萎顿明显,头低耳耷,打瞌睡。后脚随时跌腹部,收腹弓背。进而,心脏极度衰弱,张口喘气,高声凄叫,倒地而死。

水肿严重者,患部水肿日益扩展,体温日趋下降,体表各部手感厥冷,舌如枯蒿,多日无尿,心脏极度衰竭,最后,倒地挣扎,凄叫不安,眼定舌出,颤肢而亡。

(二)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1.水肿型。占多数病例,水肿明显,而便秘不严重或不便秘,尿少至尿闭。黄牛、水牛均有发生,而以水牛多见。占发病数的60%左右。

2.便秘型。有些病例一直便秘,而水肿不明显或不水肿,能排尿,以黄牛多见。占发病数的10左右%。

3.混合型。有些病例既便秘又水肿,尿少或尿闭。黄牛、水牛均见。占发病数的30%左右。

二、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

(一)诊断方法

1.必须考虑该病的地方性,季节性。

2.抓住该病的特征症状:水肿、便秘、尿少色清至尿闭,体温低。同时,常伴有喜吃干燥之物,而不吃青草,鼻镜干燥至龟裂,磨牙,异食,腹围增大,晕倒,巩膜有树枝状充血,粪便干燥呈饼状或粒状,且附有肠黏膜或血液等,即可诊断。

(二)治疗措施 强调要分清该病例是什么型,病程已是哪一期,再才辩证施治,对症下药。采用中药治疗或西药治疗均可,常常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最佳。

1.中兽医治疗原则。水肿型和混合型,以解毒升阳、利水通淋为主,尤其在初期。及早重用利水通淋的药物,凑效更速。对于便秘型则以解毒通便,健脾和胃为主。重点注意,不能提“清热”的治疗原则,故不能用清热类的中药。

2.西医治疗方法。

(1)水肿型和混合型。采用:R1,静滴10%葡萄糖液,1 000~2 000 ml,加5%碳酸氢钠20~40 ml;同时,肌注10%安钠咖l0 ml。此方可运用2~3 d。R2,静滴10%葡萄糖液1 000 ~2 000 ml,加氯化钙100~200 ml;同时,肌注l0%安钠咖l0 ml。

投药方法,碳酸氢钠片剂,亦可口服,80~150 g;安钠咖可结合进行静脉输入。

(2)便秘型。采用:R1,在上述(R1)上的同时,内服油类泻剂,如猪油0.5~1 kg,或生菜油0.5~1 kg,或芭蕉树油1.5~2.5 kg,此外:也可采用皮下注射氨甲酰胆碱0.5~1 mg,每日二次。禁用盐类泻剂。凡经治疗挽救过来的病牛,后期都应以中药补中益气,和胃健脾以扶正气。

党参5 g,黄芪40 g,当归40 g,熟地30 g,白术35 g,茯苓25 g,升麻20 g,陈皮20 g,鳖甲20 g,黄精30 g,白芍25 g,西枣20 g,炙草15 g。

三、典型病例

1999年至2012年,笔者在重庆市武隆县巷口、长坝等乡镇共诊治牛青杠叶中毒病182例,共中,水肿型病103例,占56.6%。治愈88例,治愈率达85%。便秘型28例,占15.3%,治愈25例,治愈率达90%。混合型51例,占28.1%。治愈36例,治愈率为70%。典型病例如下:

1.武隆县巷口镇三坪村畜主谭武刚,养的水牯牛3岁,体况中等,2009年4至5月,曾在青杠树林放牧数天,发病后又误诊,于5月6日请笔者就医,经检查,主要症状:体温偏低,37.2℃,体表各部微冷,舌淡白,脉细弱,鼻无汗,干裂,四肢僵硬。粪便干结呈现饼状,附有肠黏膜。当天排尿一次,尿色清亮。肛门、臀部、后肢内侧明显水肿,触诊感冷,指压有凹痕,有波动感。当天就晕倒两次,呼吸困难,腹围增大,肷部充满。诊断为混合型的后期。

R1,静滴10%葡萄糖1 000 ml,加5%碳酸氢钠100 ml;同时,肌注安钠咖l0 ml。

R2,中药解毒升阳,利水通淋为治则。附子20 g(另包,先熬),干姜20 g,肉桂15 g,猪苓30 g,泽泻30 g,茯苓25 g,白术40 g,大腹皮20 g,扁蓄35 g,瞿麦35 g,海金沙籽10 g,莱服籽30 g,茵陈15 g,龙胆20 g,甘草l0 g,老萝卜头引。

次日复诊,有好转。继续同前处理。

第三日复诊,明显好转。表现为:每次排尿量多,约1 000 ml,次数勤,清亮无色,尿在地下溅起一大堆泡沫。牛体水肿渐渐消了,皮肤起皱。开始吃少量青草,体温回升到39℃精神好些。继续同前处理。

第五日复诊,只用中药,以补中益气,温肾健脾,滋阴养血为治则。

党参5 g,黄芪40 g,当归40 g,熟地30 g,白术35 g,茯苓25 g,升麻20 g,陈皮20 g,鳖甲20 g,黄精30 g,白芍25 g,大枣20 g,炙草15 g。

2.武隆县巷口镇中渔村畜主向世奎养的黄母牛,2岁,于七天前,因放牧吃青杠叶而发病,2011年4月17日经本村兽医治疗无效,前来就诊。

现主要症状:不吃青草,喜吃干包谷叶,竹叶。鼻镜干裂,体温37.6℃,触诊体表冷手。排尿量少,间隔时间长,清色。粪便干燥呈粒状,有肠黏膜,血丝。排粪困难,数量少。皮下未发现水肿,腹围不增大,肷部凹陷明显。眼结膜潮红、巩膜树枝状充血,正中一大血管较粗大。

Rl,静滴10%葡萄糖1 000 ml,加碳酸氢钠50 ml;下午,口服碳酸氢钠片60粒。次日,按此量又连服二次。

R2,中药采取温、利、通,以通为主的治则。

术通50 g,麻仁50 g,杏仁50 g,茯苓40 g,白术30 g,通草10 g,厚薄40 g,枳实50 g,枳壳50 g,葶苈30 g,海金沙籽5 g,瞿麦30 g,扁蓄30 g,附子(另包、先熬)30 g,干姜30 g,肉桂20 g,甘草10 g。

以上中西药结合,连续用了2 d,逐渐好转,最后,又服一剂以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药物而愈。

3.武隆县长坝镇红光村畜主罗时武养的水母牛一头,2岁,体况良好。曾吃青杠叶中毒后而失治,2012年4月10日就诊,现主要症状是:体温35.2℃,全身冷手,尤以水肿部、四肢、耳尾。水肿特别明显,腰、腹、后躯皮下水肿,臀部和肛周水肿达33~25 cm,有波动感,初压皮肤起凹痕。腹围增大,行动困难,曾晕倒两次。诊断为水肿型后期。

R1,l0%葡萄糖 1 000 ml,加 5%氯化钙200 ml,静脉滴注;10%安钠咖l0 ml,肌肉注射。

R2,中药解毒升阳,水利通淋。附子(另包、先熬)30 g,肉桂30 g,干姜20 g,茵陈15 g,龙胆15 g,猪苓30 g,泽泻30 g,白术50 g,茯苓30 g,木通50 g,通草15 g,大腹皮30 g,海金沙籽15 g,车前籽20 g,莱服籽30 g,炙草15 g,老萝卜头二个引。

按上方连续处理4 d,牛能大量吃草,排尿很多,肿消后皮肤起皱。最后,再服一剂滋补的中药,饲喂一些稀饭,加红糖二两。

猜你喜欢
武隆县腹围水肿
孕中、晚期不同特征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的差异性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预测出生体重的探讨
胎儿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值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效果
孕晚期胎儿水肿宫内干预及预后
超声测量胎儿腹围在预测新生儿出生体重中的应用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武隆县早熟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必须阻止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