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2012-04-13 13:07耿文生杨振杰指导王锐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阳陵泉刺络委中

耿文生,杨振杰,指导 王锐



刺络放血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耿文生1,杨振杰1,指导 王锐2

(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 250011)

刺血疗法;呃逆;医案

患者,男,50岁,因“呃逆反复发作1.5年”于2011年6月19日求诊。自诉一年半前因恼怒致呃逆,声短且频,初起每次间隔10 min,渐至1 min数次,昼重夜轻,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曾就诊于某医院,给予肌注山茛菪碱等药物,效不佳。期间曾间断服用中药(具体不详)百余剂后,症状有所减轻,停药后复发。症见呃逆频作,每分钟10余次,声高而有力,按压身体任何一处即促呃逆频率加快,尤其按压左膝关节周围时,频率可达每分钟40余次。患者平素急躁易怒,时感胸闷,纳减,且感项背部、双侧腘窝处僵硬发紧,舌质淡苔黄厚,舌中裂纹,脉象弦滑。有胆囊炎病史7年。治疗取委中(双)、曲泉(双)、阳陵泉(左),采用刺络放血疗法。碘伏局部消毒,以三棱针点刺以上穴处压痛点或血络淤阻处随即拔火罐。委中放血约3~5 mL,曲泉、阳陵泉放血约2 mL。嘱患者多饮水,每星期放血1次。2011年6月26日二诊,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按压时,呃逆频率减少,用力按压膝关节周围时,频率减为每分钟20余次。胸闷减,纳食增,自诉放血后右侧风池穴处即感舒适,项背部僵硬感减轻,但腘窝处仍有紧束感,黄苔变浅。取委中(双)、阳陵泉(双),操作手法同上。2011年7月2日三诊,患者症状大为改善,按压时呃逆偶有发作。取曲泉(双)、阳陵泉(双),操作手法同上,每穴放血量约1 mL。次日患者告知呃逆消失,随访1个月未复发。嘱患者日后清淡饮食,畅情志,少饮酒。

按 患者既往有胆囊炎病史7年,胆气不舒久矣,又因恼怒致胆气不降,肝气不升,横逆犯胃致胸闷纳减,日久则“久病入络”,正如《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始生”。肝体在右,然其用在左,故左侧膝关节周围反应明显。《灵枢·九针十二原》言“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故取刺络放血之法。委中,别名“血郄”,活血化瘀,推陈出新。阳陵泉为胆经合穴,又为胆之下合穴,“合治内腑”,与肝经合穴曲泉相配,共收利肝胆、调气机之效。气血和调,则诸症皆除,故明其医理,用法得当,效如桴鼓。

2011-08-20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2.76

1005-0957(2012)02-0076-01

耿文生(1986 - ),男,2009级硕士生

猜你喜欢
阳陵泉刺络委中
恢刺“阳陵泉”穴对脑卒中大鼠肌痉挛状态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浅析“肝胆阳陵泉”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
委中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腰酸背痛找委中
拍打委中穴,健腰更护肾
温针灸阳陵泉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与对视觉模拟评分法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影响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