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

2012-04-19 01:20
科技传播 2012年16期
关键词:恒星风电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2014年有望世界第五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以下简称“中信所”)预测,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有望在2014年进入世界第5位,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目标。这是记者日前从科技部召开的相关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的。

前不久,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报告称,中国目前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占总数的比率已经超过6%,2014年中国高被引论文数将跃居全球第二。如何评价该报告的科学性、权威性?中信所副所长武夷山认为,该报告统计数据来源于《自然》系列18种研究类期刊,覆盖了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化学等不同学科,其中生命科学领域的期刊居多。若要全面地判断国家、地区或机构的科研水平,需要进一步补充和扩大数据的统计源范围。中信所在日前发布了一组数据,恰好可以成为《自然》系列期刊相关数据的补充与对照。

“所谓‘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它可以反映论文的质量和影响。”武夷山介绍说,中国各学科论文在2001—2011年10年段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为5856篇,排在世界第6位,比2010年统计时上升1位。美国排在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高达55953篇,英国和德国的高被引论文数分别为12232篇和11391篇,位于第2位和第3位。排在中国之前的国家还包括法国和加拿大,日本高被引论文数为5639篇,2011年被中国超越。

科学网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53.5%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8月1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种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论坛”开幕式上表示,我国持续保持农业稳步发展的好形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巨大,以良种为代表的科技成果推广功不可没,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良种在科技进步贡献率中所占比例达到43%以上。

张桃林说,在种业科技方面,我国目前初步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种业科研体系,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基本形成,长期保存种质资源41万份,位居世界第二。此外,我国育种方法技术研究进展较快,加速了品种选育由表型选择向基因型选择、由形态选择向生理指标选择的转变。

在谈到种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时,张桃林表示,我国种业科研人才队伍初具规模,从国家到省、市、县有一大批专门从事科研育种的研究机构和人员,种子企业研发队伍从无到有、逐步形成,种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快。

该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农学会、中国种子协会、黑龙江省科协、黑龙江省农委、黑龙江省农科院承办,并由13个全国学会协办。与会代表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开发、现代育种技术、种子基地建设和种子加工技术等专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

《中国科学报》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截至目前,我国全国并网风电达到5258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内达到5026万千瓦,近6年年均增速达87%;2011年风电发电量706亿千瓦时,年均增速96%。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针对社会一直关注的“风电并网难”问题,国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表示,我国用5年半时间走过了美国、欧洲15年的风电发展历程,实现了风电装机从200万千瓦到5000万千瓦的跨越。我国风电规模从小到大,标准从无到有,技术从跟随到引领,发展的成果来之不易。他强调,在风电迅猛发展的几年里,电网处于风电发展的关键环节,也始终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国网公司变压力为动力,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有效解决了风电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目前国家电网已成为全球接入风电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电网,大电网运行大风电的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介绍,2006年以来,国网公司针对风电场与电网协调配合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研究制订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有效解决了风电场建设没有规范、接入电网没有标准等问题;建成覆盖26个省、全部570座风电场的新能源运行调度监测网络,在14家调度机构建成风功率预测系统,实现了风电可监测、可预报;建设电网友好型风电场,实现了风电场与电网互联互通、风电可控可调;累计投资458亿元,建成风电并网线路2.53万公里,新(扩)建变电站420座,保障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核准的风电项目全部及时并网。

《科技日报》

我国北极科考队将乘雪龙号访问冰岛

应冰岛总统和政府邀请,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将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16日抵达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港,并展开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也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正式访问北极国家。

“雪龙”号访问冰岛期间将对公众开放,冰岛总统和政府官员也将正式访问“雪龙”号,并接受科考队随队记者的联合采访。

访问期间,中冰将举办第二届中冰北极科学研讨会、阿克雷利北极合作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两国科学家将就北极科学考察、海洋观测、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就共同建立中冰联合极光观测台、中国-北欧北极合作研究中心等问题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加强中冰在极地与海洋领域的合作。

目前,“雪龙”号已结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任务,科考队正在挪威海展开大气水文、地质地球物理、海洋大气化学、海洋生物生态等考察,并在挪威海盆成功布放了我国首套极地大型海气耦合浮标系统,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北冰洋大西洋扇区展开多学科综合考察。

新华网

科学家确定对动脉管壁发动炎性攻击的免疫细胞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免疫系统所产生的炎性细胞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这一进程背后的关键因素却一直不为人知。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14日报道,美国拉霍亚过敏和免疫学研究所的科学家现在已经确定,一种名为CD4 T细胞的免疫细胞“精心策划”了对动脉管壁的炎性攻击,并且这些免疫细胞表现得就好像它们以前见过导致它们发起攻击的抗原一样。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心脏病疫苗的研制。

领导该研究的著名血管免疫学专家克劳斯·莱伊说:“这一发现最让我兴奋的就是,这些免疫细胞似乎拥有对抗原呈递细胞所带来的分子的记忆,而免疫记忆是开发一个成功疫苗的基础。”抗原呈递细胞将传染性生物体、外来物质和自身蛋白(在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情况下)一股脑地装起来,然后将它们切成小块,称为表位,展示在细胞表面。“如果T细胞有正确的受体,它会识别抗原表位,并制造细胞因子来攻击表位,引起炎症。”莱伊说。

在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用活细胞成像技术来跟踪正常小鼠和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主动脉中的免疫细胞,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体内存在大量曾被抗原刺激过的T细胞,它们曾经见过来自自身蛋白的特定表位。T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交谈”后,作出的反应就是制造细胞因子来发动攻击。

“此前并不知道血管壁上有被抗原刺激过的T细胞存在。”莱伊说,“这个实验使我相信,开发一种心脏病疫苗是有可能的。”

莱伊认为,这些抗原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蛋白质,但被身体错误地当作异质而发动免疫攻击,从而导致动脉炎症。“从本质上讲,心脏疾病似乎有一个强有力的自身免疫性组件。”他解释说,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身体对正常细胞的错误攻击所引发的。“因此,我们可以探索创建一种耐受性疫苗,引导身体容忍这种自身蛋白,停止炎性攻击。”

莱伊说,研制一种疫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需要耗费多年时间,如果成功,耐受性疫苗可以与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药)强强联手,进一步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

《科技日报》

我自主产权压载水管理系统获“世界通行证”

8月15日,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双瑞)收到挪威船级社寄来的型式认可证书。至此,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获得了步入全球船舶市场的“世界通行证”。

据介绍,国际贸易中的80%以上货物通过船舶转运,远洋船舶在异地卸货离港前,需注入海水即压载水以保证远洋航行安全,再次装货前需排放压载水,其无控制排放导致海域交叉污染,危害严重,全球环保基金组织将其列为海洋四大危害之一。为此,国际海事组织制定强制规定,从2009年起新造船舶必须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并对现有船舶追溯实施,到2017年所有远洋船舶未安装此设备均不得驶入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港口,否则按违反《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进行制裁和处罚。

青岛双瑞于2004年立项研究压载水管理系统。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解法海水预处理装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历时四年多,突破了9项重大关键技术终获成功。该公司就此申报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10年10月成为唯一代表中国政府申请并获得国际海事组织批准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研发商。

2011年1月,青岛双瑞向挪威船级社提出型式认可申请。挪威船级社是被船东广泛接受的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在世界各国船东、船厂和设计院中享有盛誉。经过一年多的严格审核,青岛双瑞压载水管理系统于今年8月6日通过了挪威船级社的型式认可。据悉,今年4月该系统还获得了法国船级社工厂认可证书。

《科技日报》

科学家发现质量最大恒星 挑战恒星形成理论

天文学家在著名的蜘蛛星云超级星团R136发现了迄今最大的恒星,结合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阵列,确认这颗巨型恒星的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300倍,是目前公认的恒星150倍太阳质量上限的两倍之多。在超级星团R136中,存在着最为极端的恒星世界,科学家将其命名为R136a1,比如此前发现的具有26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如此级别的恒星怪物是对当前恒星形成理论的一次挑战。

早在2010年,科学家们就注意到超级星团R136中存在着四个“怪物”恒星,质量达到了300倍太阳质量,尽管这个发现令科学家们难以置信,但它们被确认存在于大麦哲伦星云附近的超级星团内,这里也是迄今发现的较为奇怪的宇宙空间。现在,来自于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巨型恒星的形成有了一个新的解释,即超级恒星来自于年轻的双星系统合并事件,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月刊上。

大麦哲伦星云距离我们大约16万光年,是距离银河系最近的卫星星系之一,其中包含着大约100亿颗恒星。在大麦哲伦星云中存在着许多恒星形成区,而R136超级星团则位于蜘蛛星云中央区域附近,也位于大麦哲伦星云内,蜘蛛星云也可称为剑鱼座30复合体,这里便是四个超大质量恒星所在的宇宙空间。直到2010年科学家才发现了这些巨星恒星的存在,科学家根据以往观测银河系以及其他星系时认为恒星的质量上限大约为150倍太阳质量,这个值代表者一个普适性的质量限制,似乎可以应用于无论在何处诞生的恒星。

猜你喜欢
恒星风电论文
(18)刺杀恒星
恒星的演化
恒星不恒
海上风电跃进隐忧
分散式风电破“局”
风电:弃风限电明显改善 海上风电如火如荼
重齿风电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