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中的传统与创新

2012-04-23 06:08殷蕾李永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传统

殷蕾 李永军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的脚步,建筑领域中传统元素却渐渐被人淡忘,文章从发展现代建筑中传统元素为目的,结合当代成功建筑实例,以理论结合实际为研究手段,分析和诠释当代建筑中的传统与创新的运用。

关 键 词:建筑设计;传统;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序言

伴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对建筑的要求,也从初始阶段对物质层面,渐渐升华到对精神层面的讲究,人类对我们自身所处的居住空间和环境,都有了新一层面的认识与追求。因此,现时代的建筑不单单只是一种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壳体空间;不单单是在满足基本住房功能的同时,在内外加之以色彩与装饰来填补人类对美的理解与需求;更不单单是在跨时代的今日,设计师对建筑设计流派,风格的崇尚和体现。今天的建筑,今天的建筑设计,应该是早该经过了只重视外在层面建筑设计的时代。传统,它是自然形成的一种风俗、一种习惯,是人们对建筑中传统的一种理解,包括对功能、对空间、甚至对细部、对色彩的理解。它就像是融化在种族血液里的基因,即便是死了,烧成了灰,也依旧能检验出它的DNA。

建筑无处不在,建筑中,“传统”无处不在。其实,传统与创新并不矛盾,重视传统,并使其中的精神内涵以现代人的方式呈现和升华,也就成了具有创新的意义。建筑,环境,人文,生活习性,这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而设计者就是一个从这种和谐的依附环境中诞生的职业,同时,他们也是这种和谐的缔造者。由此可见,建筑中应该充满着“传统”,建筑文化里也应该满是地域的“传统”。相反的,如果设计者不能讲求“传统”,并且打破了建筑与环境,人文,生活习性的和谐关系,那么,他们就成了破坏者。

中国——一个拥有着五千多年不间断历史文明的古国,它在很多方面,自古时以来就开始不断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文化和发展。但是,作为现今设计领域的一员,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认识却远远落后于很多西方国家,我国的设计者在对设计理念和传统的结合的理解深度和认识角度不够细致深刻,因为他们大部分主要精力放在了消极化及追赶世界近一百年来的发展设计成果,因此,对自身传统的重视还没到达十分认真地程度。大部分国内建筑设计师还在追随现代主义的或是将古典外衣穿在现代的内部空间的手法,无法深入精髓。相较之下,日本建筑领域的发展和其与之“传统”结合创新的运用,对我们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传统与创新,有着必要的学习与借鉴。

2 日本建筑中的传统与创新

现在世界对日本建筑都刮目相看,是因为日本建筑师都普遍拥有着自己对传统、现代及自然的独特见解, 并把它上升为自己独特的建筑哲学来指导建筑创作。他们在作品中体现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并且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 又逐步完善其理论, 实现良性循环, 为建筑创新奠定基础。安藤忠雄作为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无处不体现着他挖掘现代建筑与日本人独特的心理和环境需求,以及他展现建筑内在的精神和因地制宜突出环境特色,匠心独运的表现手法。他的代表作之——光之教堂,突出了他设计理念中对纯净几何形体的表现处理,纯粹单纯的几何形室内空间,摒弃了扭曲迂回内部空间带给人内心的就结合矛盾;纯粹利落的混净土材质和十字型墙面窗洞采光,都是本着取之自然,还予祈祷的信徒,神圣,纯净,干净,开阔的心境......而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已经不单单是停靠在建筑设计对传统的一种符号的模仿与超越,更是一种超越了物质符号,对传统的一种精神追求和实现。另外,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女建筑师——妹岛和世,作为当代日本建筑设计领域的乃至世界上的国际建筑大师,她与西泽立卫共同开创的事务所SANAA,在创办至今的十几年里,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他们不但关注结构和设计,并把目光转移到周围生活群落、环境和客户的个人需要。细致的研究、直觉的感受构成了SANAA的建筑设计风格,就是他们这种新时代下的对传统赋予的新时代感的认识和创新,使得世界建筑设计领域开始不得不关注起他们,关注SANAA的设计理念对未来“青年”建筑产生的巨大冲击。

妹岛和世的作品呈现出给世界建筑历史的是史无前例的新形象, 并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理念来支撑其设计。她会先以预测一栋建筑中会发生的日常行为作为设计构思的出发, 再将这些生活行为节选和归纳, 定格在自己的设计理念中,最后再根据这些行为设计建筑。相对于一般建筑师努力使空间抽象明了的方式, 妹岛反其道而为之的手法,使得空间包容了事件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为各种不同情况的需求提供了实际的、灵活多变的设计空间,建筑更加具体而真实。此外,作为伊东丰雄的弟子,她从老师那里学习到了一种轻盈, 飘逸的建筑语言, 并逐步凝炼成一种极少主义的风格。白色、透明、轻盈、超薄成为她独特的表现手法,并且以建筑技术的突破为基础。她的设计,虽然看似前卫现代,与传统毫不沾边,但却也是一种上升至精神领域,追求传统空间开放,明亮,自由的“传统”与现实社会的创新。

3 总结

伴随时代,经济,科技前沿的进步,我们发现,越是经济发达,越是日新月异,传统越是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是一种象征意义的符号,更应该是渗透到乃至人类精神层面的一种“传统”精神和追求。放眼中国建筑领域的步伐,却往往是让我们中国自惭形秽:同样作为有着历史文明的古国,而我们中国本土建筑设计至今为止还只是停留在对表面文化传统符号的诠释和再现,却对于升华的“传统”理念与创新的结合运用还几近空白。但相信有了前人各国设计师的开拓与指导,理解和懂得如何运用我国的“传统”,并给与它新时代的诠释,相信中国未来建筑行业必定在世界的舞台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石孟良,卫军,万敏;中国现代建筑文化的本土语言[J];华中建筑;2003年02期

[2]:朱向东,邢君;浅谈中国传统建筑与城市形象的塑造[J];山西建筑;2006年12期

[3]:贺建红;地域性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的作品与思想;[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简介:殷蕾,女,1988年02月,汉族,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建筑设计。

第二作者简介:李永军,男,1988年10月,汉族,陕西西安,长安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建筑设计。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建筑传统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少年力斗传统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清明节的传统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