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刊 速 递

2012-05-03 02:17吕荣洁
中国石油石化 2012年8期
关键词:助推原油制裁

未来一段时间伊朗原油产量将继续维持低位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伊朗9月份的石油产量仅为每天263万桶,低于8月份的每天285万桶,创23年来新低。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李彦对本刊记者表示,伊朗原油产量下降或只是伊朗应对制裁的一种适应性措施。对于伊朗对中国进口的实质性影响,李彦告诉记者还有待观察。伊朗作为中国原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国,今年7月欧盟和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正式生效前,中国就提前减少了从伊朗进口原油。据统计,今年1-8月,中国进口伊朗原油同比下降21.8%,大约每日进口42.56万桶。

今年7月以来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逐渐收紧,伊朗的回应也较为强硬,问题迟迟难以缓和。近期伊朗又坚持铀浓缩活动,让德国等欧盟国家大为不满,新一轮制裁意向再度浮现。所以,李彦表示,伊朗原油产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受到抑制,原油产量将维持在低位。

(本刊记者/吕荣洁)

信息化是石化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在2012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随着石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信息化将是石化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形势下,提高石化行业的发展水平,关键是要服务于石化行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这是石化行业当前首要的任务,也是两化融合重要的切入点。

对于未来信息化在石化行业发展的重点,赵俊贵表示,信息化要服务和改造石化传统产业,服务于发展高端行业,助推我国石化行业的绿色发展;助推石化行业管理现代化,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体系;由于石化工业信息化发展重要的不协调是硬件和软件不配套,所以信息化产业要助推石化行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信息化产业要助推石化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管理水平和产业水平,因为中小企业很可能是我国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难点也是重点。

(本刊记者/吕荣洁)

2012年10月10日,投资32亿元的中石油阿克苏大化肥项目在南疆重镇阿克苏市奠基。这是我国首次在西气东输气源地建设大型天然气深加工项目。 供图/CFP

“宏海号”开启“海洋装备陆地造”的新模式

10月23日,由宏华集团和武桥重工联合研发制造的大型海洋平台吊装设备“宏海号”22000吨桁架式拱形移动式起重机在江苏启东开工建设。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移动式起重机,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海工装备制造工艺,使“海洋装备陆地造”成为现实。这种工艺在只需要一个港池的条件下,能同时生产10个海上钻井平台,大大缩减了单个平台的建造周期,节省了大量费用。其中,半潜式平台制造工期可节省3个月,节约成本5400万美元。这是当今世界最经济,最安全,最快捷的制造工艺,标志着世界船舶以及海洋工程建造模式实现了革命性突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宏华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石油钻机成套出口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制造商之一。

猜你喜欢
助推原油制裁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美对伊制裁引发的风波
“五大融合”助推物畅其流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含蜡原油非牛顿流变特性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
抓好三结合助推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