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2012-05-08 07:17马建彩杨艳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糖基化内皮细胞孕妇

马建彩,杨艳瑞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

·临床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马建彩,杨艳瑞*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河北石家庄 050051)

妊娠;糖尿病;婴儿,新生;出生体重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耐量减损。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产前检查的普及,GDM的发生率逐年升高,但由于不同地区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致,因此,很难对不同地区GDM发病率进行比较[1]。国外报道[2]显示,GDM发病率为3%~6%,且GDM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泌尿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难产、产后出血以及巨大儿、胎儿畸形、死胎、死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血钙和低血镁症等各种母婴并发症的危险明显增加,对母儿危害极大。本研究通过测定GDM孕妇孕晚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探讨其相关性,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避免肩难产及产伤等的发生提供循证学依据,并对sVCAM-1的异常表达进行分析,以期及早了解病情,为临床干预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3月—201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GDM患者20例及其新生儿20例作为研究组,所有GDM患者均符合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诊疗指南[3];正常孕妇20例及其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除外妊娠期其他并发症,GDM孕妇仅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2组孕妇年龄、孕周、体质量、身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sVCAM-1水平,试剂购于河北博海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PG,试剂购于保定长城临床试剂有限公司;新生儿体质量用无锡衡器厂生产的电子婴儿称测量。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相关指标比较:研究组孕妇FPG、血清sVCAM-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孕妇FPG、血清sVCAM-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n=20,±s)

表1 2组孕妇FPG、血清sVCAM-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n=20,±s)

FPG:fasting plasma glucose;sVCAM-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组别 孕妇FPG(c/mmol·L-1)孕妇sVCAM-1(ρ/μg·L-1)新生儿体质量(m/g)研究组7.53±1.29 856.30±189.59 4 023.50±601.66对照组 4.57±0.37 481.88±168.19 3 510.00±334.66 t<0.01 <0.01 <0.01 9.866 6.607 3.336 P

2.2 相关性分析: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 FBG、sVCAM-1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896、0.952,P<0.01),FBG与sVCAM-1呈显著正相关(r= 0.953,P<0.01)。

3 讨 论

GDM患者FPG是其诊断及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但血糖的测定反映的是某一点(测定当时)的血糖水平,是血糖的微观控制指标。血糖测定特别是单次测定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患者自身身体状况、饮食、抽血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测定结果的波动,不利于对患者近一段时间内血糖控制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是极迟抗原-4(very late antigen-4,VLA-4)的配体。VCAM-1在一些细胞因子的诱导下表达于活化的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其主要作用是与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的VLA-4结合,介导这些细胞的黏附作用[4]。其膜外段裂解和廓清则形成sVCAM-1。研究证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白细胞激活有重要关系,而白细胞的激活是由表达于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所调节;VCAM-1可作为调节白细胞和内皮细胞激活的标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伴有VCAM-1表达的增加,因此sVCAM-1血清浓度升高可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5]。本研究结果显示GDM孕妇外周血血清sVCAM-1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说明GDM孕妇体内存在VCAM-1的异常表达,表明GDM患者体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白细胞激活。

目前认为高血糖可通过直接作用形成糖基化终产物导致内皮功能损害,使黏附分子表达增加。糖基化终产物导致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增高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原因为:①糖基化终产物介导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性,使单核细胞穿过内皮细胞的游走能力增强,并刺激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的分泌,两者可上调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表达[6];②糖基化终产物与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相互作用激活某些关键的细胞信号通路,使其产生多种氧自由基、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一些黏附分子如VCAM-1,引起巨噬细胞的迁移,刺激内皮素的形成,引起血管内皮损伤[7]。

GDM引起血清sVCAM-1升高的机制,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使自由基增加,自由基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8]。因此,血清sVCAM-1表达的增高不是某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高糖的刺激、氧化应激、自由基的增多、糖基化终产物-糖基化终产物受体信号转导、细胞因子的产生等。

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孕妇FBG存在直线相关性,但单次血糖测定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仅用一次血糖的测定值估计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孕妇血清sVCAM-1表达水平有相关性,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sVCAM-1异常表达可能是糖代谢紊乱的结果。所以临床上可通过联合测定孕妇 FPG与血清sVCAM-1的表达水平,评估血糖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判断血糖控制情况,预测胎儿体质量,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循征学依据。

[1] 杨慧霞,魏玉梅,孙伟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里程碑[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0,13(3):177-180.

[2] ALWAN N,TUFFNELL DJ,WEST J.Treatments for gestational diabete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9,(3):CD003395.

[3]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CONSENSUS PANE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glycemia in pregnancy[J].Diabetes Care,2010,33(3):676-682.

[4] 崔忠慧,李志强,吴琦.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29(2):69-70.

[5] VAN BUSSEL BC,SCHOUTEN F,HENRY RM,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low-grade inflamm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greaterarterial stiffness over a 6-year period[J].Hypertension,2011,58(4):588-595.

[6] 徐大春,李觉,徐亚伟,等.糖耐量异常与血管重塑关系的探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5):774-777.

[7] 冯敏,黄国良.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系统与糖尿病肾病[J].医学综述,2009,15(23):3623-3626.

[8] 方冬虹,李延兵.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J].药品评价,2010,7(1):12-15.

(本文编辑:刘斯静)

R714.256

B

1007-3205(2012)09-1100-03

2012-03-26;

2012-05-25

河北省2011年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10430)

马建彩(1985-),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医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妇产科疾病诊治研究。

*通讯作者。E-mail:yyr2012@foxmail.com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9.046

猜你喜欢
糖基化内皮细胞孕妇
糖基化燕麦分离蛋白制备的工艺优化研究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
痰瘀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