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争第一?

2012-05-08 04:06王国梁
幸福·悦读 2012年11期
关键词:恐高症恩仇白岩松

王国梁

白岩松曾在《写给儿子的人生信件》中说:“不争第一。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他希望儿子成为一个轻松快乐的人。可是,在文章背后,我们看到了白岩松在世事历练后有一种处世态度的总结:不要当第一,以含蓄内敛的姿态来生活,是一种人生智慧。

这种人生哲学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人似乎有一种恐高症。在高处的风口浪尖的位置,危机四伏,常常会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导致的结果是孤立无援、四面楚歌,这就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所以,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成为了最佳选择。

处在高处的常常是那些才华出众者。一个人的才华如囊中之锥,想掩饰都难。杨修恃才狂放,屡屡猜透曹操的心思,但当他得意的笑容还挂在嘴角时,就招来了杀身之祸。他的死告诉后人:才华有时候是害自己的迷药。

而在西方,孩子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勇当强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小时候,父亲教育她:永远坐在最前排,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成为第一。她总是把“第一”作為自己的目标,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是所在群体里最优秀的。她身上的高贵脱俗的气质,自信优雅的笑容,使她拥有了持久的个人魅力。

历史已经湮灭在尘埃之下,现代社会,给人们创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给了人才更为广阔的空间。如果一味低调,人生少了慷慨淋漓,少了快意恩仇,该是多么乏味!所以,摒弃恐高症,靠自己的拼搏进取,登临绝顶,一览胜景,体会别样的风光,那才是胜利者的姿态。

摘自《北方新报》

猜你喜欢
恐高症恩仇白岩松
李保刚
莫言对话白岩松——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过敏泯“恩仇”
嘴上恩仇
恐高症
杂萝卜快意恩仇
白岩松:传统媒体面对冲击不必焦虑丢内容被抛弃
恐高症
白岩松错了吗?
你该向哪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