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MSCT诊断

2012-05-17 08:11顾立军韩本谊冀星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甲状腺炎腺体低密度

顾立军 韩本谊 冀星华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CLT)是以甲状腺组织中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为主要特征的甲状腺炎,当滤泡上皮出现嗜酸性变性时称为桥本病[1]。CLT易伴发甲状腺癌,术前能正确诊断意义重大。文献中对此病报道多为超声诊断,CT报到甚少,笔者总结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LT 56例,探讨其CT表现及鉴别诊断。

方 法

1.一般资料

分析本院2005年5月至2011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56例,男性2例,女性54例,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1周~20年。临床体征:多以颈部不适就诊,扪及颈部结节51例,其中单侧结节40例,触及52个结节;双侧结节11例,其中1例呈弥漫结节状。触诊的51例中7例结节质地较硬,余触诊质地中等或柔软。全部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伴有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腺瘤15例,甲状腺癌9例(乳头状癌8例,髓样癌1例)。

甲状腺TPO抗体增高20例,T 3增高6例,T4增高5例,超敏促甲状腺素(M-TSH)增高9例、降低3例,TG-AB增高36例,FT3增高5例、降低1例,FT4增高3例、降低1例。

2.MSCT检查

采用SIEMENS emotion 6多排螺旋CT机,横轴位扫描,扫描范围自下颌角至胸廓入口,层厚2.5mm。全部均行平扫,其中42例加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100m l碘海醇,注射速率3m l/s,分别在30s(动脉期)、60s(动脉晚期)及90s(平衡期)扫描。

3.图像材料

CT观察内容包括甲状腺的密度、大小、腺体轮廓,甲状腺体内有无病灶,病灶大小、数目、密度、形态,病灶边缘特征,病灶强化方式。所有检查结果均由两位有经验的高级职称医师双盲完成,观点不一致时相互协商做出诊断。

结 果

1. 甲状腺腺体大小、密度与轮廓

甲状腺增大49例,其中轻中度增大39例,显著肿大的10例;平扫甲状腺密度减低46例,甲状腺的密度接近周围软组织,其中均匀密度减低30例,不均匀密度减低16例(图1)。腺体轮廓清楚。

2. 腺体内异常病灶

CT平扫甲状腺内出现异常病灶共37例,占66%,其中单发灶24例,多发灶10例,弥漫微小结节3例。除弥漫微小结节3例以外,我们将病灶分为3cm以下结节灶和3cm以上团块灶,单发灶中,结节灶21例,团块灶3例;多发灶10例中均为结节灶(共25个);49个病灶直径0.5~5.1cm,均为低密度;病灶形态呈类圆形41个,不规则形8个。病灶边界清晰43个,不清晰6个(图2)。

3. 囊性灶及钙化

本组囊性灶4例,囊性灶边界清晰3例,不清晰1例;本组病例出现钙化10例,其中点状钙化5例,颗粒状2例,条形、环形、散在沙样钙化各1例。钙化位于腺体中心6例(图3),腺体边缘4例。10例伴有钙化的病例中5例为甲状腺癌,占本组甲状腺癌的55.56%,钙化灶均位于病灶中心。其中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仅见点状钙化。4例囊变病灶术后病理为甲状腺腺瘤3例,髓样癌1例。

4. 病灶强化方式

图3 左侧甲状腺隐匿性乳头状癌有钙化伴CTL。 CT平扫(A)双侧甲状腺增大,密度减低,左叶腺体内可见点状钙化。CT增强扫描(B)双侧甲状腺明显均匀强化。

图2 左侧甲状腺髓样癌伴CTL。CT平扫(A)甲状腺密度减低,左叶增大,左叶病灶边界不清,其内有环形钙化,气管受压右移。CT增强扫描(B)左叶病灶中度不均匀增强,内可见囊变坏死区不强化,病灶边界仍不清。

图4 甲状腺腺瘤伴CTL。 CT平扫(A)双侧甲状腺轻度增大,密度不均,右叶可见低密度灶,有等密度结节。另一层面(B)左叶也可见低密度灶。CT增强扫描(C)双侧甲状腺明显均匀强化,右叶病灶内结节强化明显。左叶也可见强化的壁结节(D。

42例增强扫描,甲状腺腺体增强后强化均匀25例,不均匀17例;强化方式,注入造影剂后30s甲状腺密度呈迅速上升,60s达峰值,然后缓慢下降。42例增强者中伴有异常病灶35例,其中单发21例,多发14例,共计55个病灶。平扫有2例呈等密度,未发现病灶,增强发现有1例单发,1例多发有2个低密度灶;平扫单发灶中有4例增强可见为多发灶。平扫病灶边壁清晰者增强后病灶边界清晰,不清晰病灶中有2个变清晰。甲状腺内病灶强化各异,强化低于周围腺体53个,等于周围腺体2个。囊性病灶4例中,灶内出现壁结节1例,壁结节与周围腺体同步呈明显强化(图4)。

5. CT诊断

CT诊断CTL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甲状腺瘤12例及甲状腺癌5例,诊断阴性6例。术前明确诊断为CTL的仅为33.93%。

讨 论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伴有滤泡上皮细胞胞质的嗜酸性变。当滤泡上皮出现嗜酸性变性时又称为桥本病,日本学者于1975年提出桥本病的诊断标准: ①弥漫而坚硬的甲状腺肿大;②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③桥本甲状腺炎病理组织学特征性改变。CLT好发生在40岁以后的妇女,本组病例平均年龄53岁,54例为女性,占96.43%。CLT的发生与碘关系密切[2],过量的碘增加了酪氨酸的碘化,导致抗体产生增加;同时也可诱导细胞内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促使单核细胞浸润,而ICAM-1在早期炎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作用产生大量的活性物质(ROS)从而引起甲状腺破坏[3]。

CLT病程较长,临床可有数年至数十年,病程后期多数出现甲减的情况,本组仅有1例甲减。CLT的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Shim izu等[4]研究发现,对口服甲状腺素无反应的病人,其服药总剂量与临床症状改善无相关者,应手术治疗改善症状。影像科及临床对于CLT的诊断符合率比较低,本组病例中多以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或甲状腺癌待排进行手术。术前诊断不明确往往造成手术过度或手术范围过大,常常导致加重甲减的病情。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典型CT表现为,甲状腺两叶弥漫性增大或一叶腺体增大更明显,同时伴有腺体密度减低。甲状腺密度减低可以均匀性,也可以不均匀性,不均匀性密度减低边界不明显。本组中49例腺体表现增大,占87.5%,其中79.6%(39/49)为轻到中度增大。甲状腺腺体中出现密度明显减低,接近软组织密度。本组平扫密度出现减低的46例,占82.1%。统计本组病例,病程小于2年的腺体CT值平均为78.78HU,大于两年的则为68.33HU。密度减低随着病程的延长而有加重。文献报道CLT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5-6],本组病例强化方式呈速升缓降型,动脉期甲状腺明显强化,动脉晚期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强化可以均匀强化,也可以不均匀强化,本组不均匀强化17例,占40.48%(17/42)。

CLT易合并甲状腺其他病变,本组41例,占全部病例的73.2%。最常见合并的病变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和甲状腺癌。CLT患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较高,关于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病率文献报道为0.5%~23.8%[7],本组9例,占16.1%(9/56)。桥本病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清楚,有以下3种学说:①桥本病为甲状腺癌的癌前病变;②桥本病与甲状腺癌有共同的病因,包括免疫缺陷、内分泌功能失调和放射因素,提示甲状腺癌可能与HD同时发病或共存;③甲状腺癌引起甲状腺实质淋巴细胞浸润。多数学者的观点倾向于前2种机制共同作用[8]。高碘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的相同致病因素[9],对CLT是否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CT在诊断中首先观察CTL是否合并其他病变,根据不同病变CT表现进一步进行鉴别诊断。

CLT的鉴别诊断,单纯CLT主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鉴别,其鉴别需要密切结合临床。CLT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的鉴别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腺体密度可以减低,但是腺体内出现多发低密度灶,病灶边界清晰。腺瘤多为单发低密度灶,低密度病灶内常伴有壁结节,增强扫描病灶边界清晰,壁结节强化明显。腺体内病灶伴有钙化,尤其病灶中心钙化应想到甲状腺癌,增强扫描甲状腺癌病灶边界欠连续,病灶较大可以突破被膜向外浸润,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1. Carter D,Greenson JK,Oberman HA,et al. Pathology of thyroid and parathyroid disease. In: SE Mills, ed. Stemberg’s diagnostic surgical pathology. 4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4: 560-564.

2. Duntas L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autoimmune thyroiditis. Nat Clin Pract Endocrinol Metab, 2008, 4: 454 -460.

3. Burek CL, Rose NR. Autoimmune thyroiditis and ROS. Autoimmun Rev, 2008,7: 530-537.

4. Shimizu K, Nakajim a Y, Kitagawa W, et al. Surgical therapy in Hashimoto’s thyroiditis. J Nippon Med Sch, 2003,70:34 -39.

5. 刘 权, 彭卫军, 唐 峰.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CT诊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6, 12: 236-239.

6. 康 骅, 宁小晶.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诊治现状. 中国医刊,2009, 44: 13-15.

7. Piganu A, Piu S, Cois A, et al. Coexisting Hasshimoto’s thyroiditis with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and benign thyroid diseases;indications for thyroidectomy. Chirltal, 2003, 55: 365.

8. Zhu XL,Zhou XY,Zhu XZ. Brafv 599 emutation and RET/PTC rearrangements in papillary thyoid carcinoma. Zhonghua Binglixue Zazhi,2005,34:270-274.

9. Kasagi K. Epidemiology of thyroid tumors: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iodine intake. Nippon Rinsho, 2007,65: 1953 -1958.

猜你喜欢
甲状腺炎腺体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维生素D受体基因Bg1I、Cdx-2位点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六个问答助你了解桥本甲状腺炎
桥本甲状腺炎与病毒感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