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47例的中医诊疗与临床证候分析

2012-05-17 00:58叶庆周晓飞李林华陈红刘亚玲温贤敏曾义岚杨铭
环球中医药 2012年4期
关键词:第一版奥司流行性

叶庆 周晓飞 李林华 陈红 刘亚玲 温贤敏 曾义岚 杨铭

自2009年3月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以来,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数十个国家。现将2009年5~7月成都地区收治的47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的中医辨证和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病例,其中男性23例(48.94%),女性24例(51.06%),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岁,平均(24.68±12.21)岁。其中1例患者妊娠3个月。

1.2 流行病学史

该47例患者有38例来自国外疫区,但均否认与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确诊患者有接触史。另9例患者中3例系四川省第二例输入性确诊病例的第二代病例,接触方式为同飞机及同旅游团共同旅游3天,其中1例系患者女儿;4例和贵州第一例确诊患者同乘列车;另2例与西昌报告患者同乘列车或公交车。

1.3 诊断标准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符合卫生部颁布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标准[1]。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参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中医证候“毒袭肺卫证”、“毒犯肺胃证”、“毒壅气营证”和四川省中医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风热袭表证”,“湿温证”,“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等证候标准[2]。

1.4 病原学检测

经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al-time PCR(RT-PCR)方法检测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

2 研究与治疗方法

2.1 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在第一时间让中医进入病房,观察并记录其症候表现、舌苔、脉象,进行辨证分型、论治;以后隔日动态观察发热、咽痛、咳嗽、倦怠、头身痛、鼻塞、流涕等症状以及咽部体征、肺部体征、舌脉变化等并记录中医证候评分。

2.2 治疗方法

2.2.1 一般治疗 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对症处理。

2.2.2 分组治疗 30例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联合奥司他韦(达菲,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75 mg,口服,每天2次)抗病毒;13例采用单纯中医辨证治疗(包括1名孕妇),未使用奥司他韦;2例患者单用奥司他韦治疗;另2例患者仅给予对症治疗,未使用奥司他韦和中药。

2.3 中医辨证

对所有患者按照其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分为“风温袭表证”,“湿温证”,“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三种证型,对需要服用中药的患者按证型分别用药。

风温袭表证 治法:疏风清热、利咽止咳;方剂:银翘散;药物:金银花30 g、连翘30 g、桔梗15 g、牛蒡子15 g、薄荷15 g、荆芥15 g、芦根30 g、枇杷叶15 g、马勃15 g、玄参30 g、生甘草10 g。

湿温证 治法:化湿清热;方剂:藿朴夏苓汤;药物:藿香15 g、厚朴15 g、法半夏15 g、茯苓15 g、薏苡仁30 g、扁豆30 g、豆蔻仁15 g、苍术30 g、陈皮15 g、黄连15 g、焦山楂30 g、甘草10 g。

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方剂:普济消毒饮;药物:金银花30 g、连翘30 g、桔梗15 g、板蓝根30 g、玄参30 g、柴胡15 g、薄荷15 g、牛蒡子15 g、马勃15 g、黄芩15 g、甘草10 g、生升麻12 g。

气阴两伤、余热未清(恢复期) 治法:养阴益气兼清余热;方剂:桑菊饮加减;药物:桑叶15 g、杭菊花15 g、桔梗15 g、连翘15 g、芦根30 g、北沙参30 g、薄荷15 g、麦冬15 g、甘草12 g、苦杏仁12 g。

煎服法:每天1剂,水煎温服。每次150 ml,每天3次(2岁患儿每次服用50 ml,每天3次)。

3 结果

3.1 中医证候分析

据所有患者发病和流行情况,应归属于中医“温病”和“疫病”范畴,即“温疫”,临床表现局限于卫气分阶段。辨证分为风温袭表证36例(占76.6%),湿温证8例(占17%),邪入气分、热毒壅盛证3例(占6.4%)。

患者发热症状最多见,共有43例(91.5%);表卫症状均较轻,症见轻度恶寒、鼻塞流涕、眼结膜充血;全身中毒症状可见倦怠乏力、身痛、头晕(痛);邪热伤津所致口干较少;外邪犯肺、肺失宣肃所致咳嗽、咽痛症状较多见,咳嗽有41例(占87.2%);三种证型中兼见湿证者为数众多,以舌苔黄腻或白腻显现的有39例(占83.0%),其中大便溏烂或腹泻的有6例。体格检查主要表现为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1例患者发现双肺散在干鸣音,以左肺为主;余未发现特殊阳性体征。见表1。

表1 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症状分布情况(n=47)

3.2 治疗转归

47例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阴性,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为(2.3±1.5)(1~7)天,其中发热患者治疗后体温正常时间为(1.1±0.3)(1~2)天。各组疗效情况见表2。

表2 47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分组疗效情况

4 讨论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重新命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甲型H1N1流感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研究显示,此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oseltamivir)、扎那米韦(zanamivir)敏感,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1,3]。

从以上4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诊治经过来看,成都地区病例病情较轻,无重症患者;单纯中医辨证治疗和(或)奥司他韦治疗均有效。中药+奥司他韦治疗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快于单纯中药治疗组,而体温正常时间则相似,提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甲型H1N1流感上具有优势,但在疫情爆发流行时,因奥司他韦的储备不足,单纯的中医药治疗就显得不可替代了。中医中药价廉物美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更适合应对下一轮可能发生的大规模流感流行。

成都地区收治的患者多兼夹湿证,或许是受当地地域、气候的影响,治疗时应注意因地制宜、芳化湿邪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EB/OL].(2009-05-09)[2009-08-11].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85/200905/40478.htm.

[2]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一版)[EB/OL].(2009-05-14)[2009-8-14].http://www.sctcm.gov.cn/Detail.php?tid=1025.

[3] Dr Margaret Chan.World now at the start of 2009 influenza pan-demic[EB/OL].(2009-6-11)[2009-8-29].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ews/statements/2009/h1n1_pandemic_phase6_20090611/en/index.html.

猜你喜欢
第一版奥司流行性
加味葛根汤联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轻症乙型流感(风寒束表证)的疗效观察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要点解读
奥司他韦还能安全用吗
流行性感冒
把头版让给老百姓——浅析《义乌商报》第一版改革实践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Calcium channel α2δ1 subunit as a novel biomarker for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三批第一版)有关修订情况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