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建设用地整理初探

2012-06-04 01:30郝新云杨延超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生态保护

郝新云杨延超

摘 要:在建设用地极度匮乏的山地城市通过成片集中地进行山地整理,从而得到集中连片的可建设用地,突破了建设空间匮乏的制约瓶颈,改变山地城市用地布局零散、道·路系统分散、基础设施运营效率低下等弊端,为城市空间集约发展提供条件,积极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关键词:山地整理;快速城市化;生态保护

Abstract: In the mountain city which is extreme shortage, through concentrated into a piece of mountain finishing, resulting in a contiguous focus of the available land for construction, breaking the bottleneck of lack construction space, change the layout of the mountain urban land is fragmented, road system decentralized inefficient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and other defects, provide the conditions for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Key words: mountain finish; rapid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U412.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一、山地城市面临的用地空间不足之困境

十堰市位于鄂西北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由西向东绵延百里,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和中低山地貌地形,山地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2.9%,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土地资源始终是制约城市规模扩大的关键因素。

在这种低丘缓坡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格局有两种选择,一种利用河沟谷地枝状发展,分成多个小台地,一种是集中大范围平整的整体方案。

前一方案初步工程造价较小,高程设计比较灵活,但台地分级多,道路通常迂回曲折,难成系统,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用较高,各场地之间交通联系不便,长期运营费用增加;后一种方案需要大范围进行土石方量的平衡,一次性成本较大,可以形成大片集中的建设用地,便于以后的工业建设的规划布局,对长期运营发展有利。

当年二汽(现在的东风汽车公司)开始在十堰建厂时,主要选择在海拔250 米以下,坡度小于5%的河谷阶地平坦地区。也形成了十堰城区初期的枝杈形布局结构。

经过几十年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城市空间的日益扩展与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设单位自行开挖边角山体和局部山体的现象逐步增多,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逐步加大,开发强度逐渐提高,一些海拔300米左右、坡度稍大的地区也被利用作为建设用地。城区的枝杈形用地空间布局逐渐向带状城市演化。

近年来随着十堰市对外交通条件的迅速改善和湖北省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实施十堰将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依靠建设单位开挖局部零星山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建设空间拓展的需求。在十堰市市辖区范围内,符合常规标准的城市建设用地已经极为有限,而且用地分散,不可能再找到完全满足条件的大片建设用地,集中大片的山地整理已势在必行。

为了合理科学地利用山地,十堰市自2007年起在城区范围内开始进行规模成片的山地整理,截止2011年已累计整理成片山地约2.5万亩,修建配套市政道路21.7公里,为城区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提供了建设空间,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了一批城中村,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二、十堰市山地整理的原则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山地整理在十堰城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初步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1、科学选址,坚持“三少一多”的原则

山地整理从选址开始就由规划部门提前介入,经过了对城市空间布局、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系统等多方面研究、多方案的比较,优先选择耕地菜地少、拆迁少、现状建设少、山体多的“三少一多”区域,从周边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区域开始,以有利工程的启动实施。

2、统一规划,坚持集中成片的原则

坚持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根据城市建设空间拓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依山就势,集中成片整理以集约利用土地,同时选择性地保留部分山体以保持片区山体轮廓线的完整性,形成十堰市城市独特的天际线,保护“山城”风貌。

3、多方案比较、保证工程经济性

根据规划用地性质要求和地块大小进行场地平整方案设计,尽量土石方就地平衡,避免盲目开挖,减少二次平整,保证城市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能够畅通接入,节约综合建设成本。

4、坚持环境保护,及时治理

开挖山体采用“搬山不挖山、开破不开整、挖到马鞍部”的方式,即山体整体开挖、并挖到马鞍部位以减少裸露创面,优先开挖已经破损的山体,并及时进行植被恢复、边坡治理等防护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5、 以分水岭为界,尽量保留现状流域划分

由于沟壑纵横、地形起伏复杂,山地整理项目基本上是在保证现状流域

6、多部门配合,高效地组织协调

每个项目都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协调指挥部全程负责,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科学化高效率的组织管理,建设、规划、土地等相关部门和城投公司、供水供电部门积极配合,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山地整理项目的典型案例

(一)龙门工业园山地整理

十堰经济开发区龙门工业园位于十堰城区东部白浪片区,向西距离城市中心区北京路7.5公里,向东距离六里坪镇区7.2公里,至武当山镇40公里。

规划区将成为十堰东风汽车基地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与东城开发区工业园区、西城开发区工业园区连接,向东向六里坪方向拓展,处于在交通联系的主轴线上。其区位优势明显、外部交通便利,但也突出存在着可建设用地缺乏的制约因素。

1、自然地形地貌

规划区地形比较复杂,山地、坡地和沟地交织,主要由以“V”形的均匀寺沟为主轴,及其沿线的支沟和山体共同组成。整个区域中山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80%。山脉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多数海拔均超过300米,最高峰位于规划区北部与十堰经济开发区与茅箭区东城开发区交界处,高程为388.5米;沟壑用地高程在200米左右。地形高差大,坡度陡,可直接利用的平缓地很少,布局分散,难以满足规模化的大工业建设需要。

规划区以十堰经济开发区和茅箭区界山为界,西部属于马家河流域,东部和南部属于茅塔河流域,规划区内主要河流是一条大体呈“V”字沿均匀寺沟流动的小河流,在规划区东北角汇入茅塔河。

2、山地整理方案制定的原则:

从现状地形地貌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区域内山体尺度小,沟壑纵横, 50%以上的坡度分布均匀尺度细微,没有较大尺度上由于坡度产生的适宜建设的区域,区域内开发建设难度基本接近。这种细密的结构必然对城市建设产生很大制约。工业厂房这种大尺度的建设必须较大面积的平整场地,适宜的坡度也仅0.5%左右。山地整理势在必行。

本规划区域周边有现有城市主干道环绕,但与现状建成区的平坦地势相比,存在很大高差,现有道路的标高对区内山地的开发整理形成制约。

1)规划区道路必须与周边道路衔接,满足周边区域连接通道的要求。

2)规划区内山体整片开挖,土石方必须就地平衡,场地坡度满足工业区建设要求。

3)利用规划区周边与建成区之间的山体形成过渡区和生态隔离带,消化高差的同时,减少边坡挡墙和裸露山体。

3、场地利用方案比选

从用地角度出发,对区域范围内地形地貌、竖向标高进行研究,研究未来规划区域可能的建设格局与形态,与周边区域的衔接关系。

规划区大体呈一个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9公里,由现状建设区围合的三角形区域。现状建成区主要位于马家河、茅塔河沿岸,并向两岸沟壑纵深发展,现状建成区标高普遍在180—210之间,西南高东北低,随河流走向缓慢降低。

规划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与建成区之间有自然山体分隔,适合集中发展,且工业用地对地形坡度要求较高。规划建设用地格局采用周边山体保留、中间大范围平整的整体方案。大范围进行土石方量的平衡,一次性成本较大,可以形成大片集中的建设用地,便于以后的工业建设的规划布局,对长期运营发展有利。

以现状分水岭为界,整片进行山地整理,将规划区西部和北部高程高、体量厚的山体保留,片区南部台湾路沿线山体保留,为开发区营造绿色生态背景。规划区中部形成高程在240米—270米之间、坡度在0.5%—3%之间的开阔场地,布置大、中型企业,在与建成区联系的部位采用小台地过渡,布置小企业和配套公共设施及生活服务区各台地之间高差控制在3—6米左右。

龙门工业园总面积1193公顷,建设用地约768公顷,山地整理面积约530公顷,保留的绿地山体面积约392.3公顷,占总面积的27%。山地整理为高标准,格网状的大规模工业区布局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空间,目前龙门工业园已成为众多企业投资建设的热点区域。

(二)天津路商住用地整理项目

天津路商住用地位于十堰市城市东部新区,是中心城区东扩的必经区域。用地东以天津路为界,南到长子沟南侧付家湾、北到徐家湾村五组,西到重庆路与天津路分水岭。现状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冲沟。其中较大的两条沟五房沟和长子沟分别位于南北两边,与天津路基本垂直。该区域距离十堰东部新城商业中心区很近(向北430米),向北1500米为十堰大学,与火车站片区有规划主干道连接,交通十分便利,地块完整,环境优美,适宜建设配套齐全的中高档宜居型社区。

场地设计按照《天津路沿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采用规整用地、搬山填谷、坡地式布置,达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场地南北向沿天津路一侧基本按天津路的标高,北高南低,坡度1.5%;场地东西向设计为西高东低,东侧接顺天津路标高,北侧的五房沟平均坡度为6%,南侧的长子沟平均坡度为4%,中间段自东向西先为缓坡,坡度为3%,后半部分坡度加大,平均为8%。场平设计根据用地性质的不同采用了与工业用地相比较大的坡度,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降低了土石方填挖量,降低了造地成本。

四、山地整理项目的启示

开发山地,为招商引资、为十堰市城市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同时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合理开发,有序推进,切实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项目集中建设、产业集聚发展。在集中连片整理的土地上,规划建设了西部工业新区、东部新城、龙门工业园等多个工业园区,先后吸引国内多家知名企业进驻,带动一批优良的生产要素进入工业园区,形成了日趋完善的产业链,推动了产业的集群发展。十堰市打造的山地整理节约集约用地“十堰模式”享誉全国,2011年十堰市茅箭区成功创建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试点县市区”。

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大面积成片进行山地整理是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催生出来的新用地模式,尚处于实验阶段,不能作为城市建设扩张的长期手段。随着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等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等战略政策的逐步深化落实,十堰市在拓展了城市用地空间之后,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后续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早日实现城市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生态保护
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 完善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提高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意识 维护生态环境平衡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长江经济带发展需全流域管理
贵州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动初探
绿色发展与生活意义
浅论当下汽车绿色维修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