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丽区示范工业园规划的思考

2012-06-04 01:30李咸群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华明工业园工业园区

李咸群

摘要:天津市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探索了适合近郊农村改革的“华明模式”,其中华明镇的“宅基地换房”实现了农民居住方式的城市化,而为华明镇配套建设的华明工业园,则探索了农民就业城市化的新模式。

关键词:示范工业园;东丽区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Tianjin has explored"Huaming mode" that suitable for suburban rural reform, among which the "homestead changes for house" in Huaming townrealizes the urbanization of farmers residential way, and the Huaming industrial park,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the town, explores the new model for urbanizing the rural employment.

Keywords: demonstration industry park;DongLi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 TU9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东丽区示范工业园,是按照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和中小企业局联合下发《关于同意开展区县示范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及区政府指示,经市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和市政府批复,于2009年5月19日开始规划编制的东丽区示范产业园,即天津市首批示范产业园开发建设项目。包括东丽区航空产业区和华明工业区。

东丽区示范产业园的规划,旨在深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东丽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加深对示范产业园规划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示范产业园规划的思考,尤其是对于作为首批示范产业园开发建设项目——华明工业园规划的思考,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在开发项目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全区乃至全市工业园的规划积累经验;更能增强示范产业园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便更好的发挥示范作用。本文以华明工业园为例。

天津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困境与突破口

近几年来,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正逐渐形成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区县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强大引擎的驱动下,各区县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实施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发展内涵,区县经济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然而,在区县工业发展方面,一直存在着工业附加值相对较低、总体建设水平不高的现实问题。到2008年,天津市乡镇工业园区多达百余家,普遍存在着布局散、规模小、水平低、资源消耗大、污染点源多的问题与困境,“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经营模式对于加快区县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工业化的高品质建设都极为不利。

2009年8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乡镇地区的工业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改变乡镇工业的零散布局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较小规模的零散布局是工业园区发展困境的根源,因此,需要从规模发展和集约集中发展上寻求突破口。确定乡镇工业园区发展的合理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增加土地产出效益。

天津市示范工业园区规划理念

面对发展现实,天津市开展了区县示范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行动,整合提升全市现有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区县经济。

2.1集约发展与规模发展

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规划坚持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格控制用地规模,集约节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确定了区县工业园区发展的合理规模一般在10平方公里左右,起步区3平方公里左右。根据园区企业的产业分类确定厂区占地标准和厂房建筑层数,防止盲目占地和圈地行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将示范工业园区周边的非基本农田用地,预留为园区的拓展区,满足长远发展的用地需求。

2.2循环理念与指标构建

发展循环经济是当前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发展理念,广大农村地区在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和条件。在工业园区的规划发展中融入循环系统必将促进工业园区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示范工业园区规划将循环经济的运作模式推广到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当中,提出工业园区生态循环框架:以生态、循环为基本理念,建立工业园区能源流、物质流的循环利用方式,建立生产区与生活配套区、生产区内部各生产流程的循环框架系统,保证工业园区健康持续发展。

循环理念的落实需要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来体现,因此工业园区的规划需要从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控制、园区管理和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建立完整的指标体系。天津市示范工业园区首先从投资强度和建设强度两方面的指标入手,规定环城四区示范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投资达到30亿元以上,其他区县示范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投资达到20亿元以上;园区容积率应达到0.8以上,其中一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应小于1,二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应小于0.7,三类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应小于0.5。示范工业园区所需的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一般不宜超过示范工业园区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面积一般不宜超过示范工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10%;示范工业园区内科研办公区与配套生活区建筑应以多层为主,其中配套生活区容积率应控制在1.2到1.5之间,绿地率应控制在30%到45%之间。通过一系列指标的建立,使工业园区在土地使用减量化、排放处理集中化等多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不同类型工业园区具体的规划实践中,可突出指标体系的指导和控制作用,根据不同的工业发展性质制定有针对性的指标来指导工业园区的建设。

2.3三区联动与布局优化

区县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和小城镇建设的互动,关系到乡镇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工业园区的规划必须注重与周边功能区发展相衔接,依托周边小城镇,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带动。

示范工业园区的功能布局注重与周边小城镇的紧密结合,将就业人口尽量安置在小城镇居住,使其邻近生活服务设施。同时,在蓝领公寓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安排上也与小城镇紧邻,有效推进农村居住社区、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的“三区”统筹,联动发展。这种发展模式能够加快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设施农业集中的进程。

2.4基础建设与能源利用

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要建立健全基础设施体系。区县工业园区需要特别加强供水、供电、排水、燃气、供热等市政工程建设,形成高效集中的公用工程支撑体系。集中的公用工程岛的规划建设模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土地资源,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各项基础设施的集成效应。在园区交通体系组织上,通过办公型道路和货运型道路的划分来实现互不干扰的分行系统。同时,通过建立健全防震、人防、消防、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来实现工业园区在特殊情况下的安全保障。

在园区能源利用方面坚持集约节约利用能源、资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废弃物等排放管理工作,切实避免环境污染,同时通过绿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2.5工业园区的形象塑造

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不仅要满足生产流程的需要,而且要面对园区招商引资的现实需求以及作为城镇功能区的景观诉求,因此其形象的塑造尤为重要。

工业园区规划常以厂房的规整布置来体现园区的整体形象,而作为产业类型相对高端的示范工业园区,不仅需要满足厂房规整布局的基本要求,而且需要满足体现高端、高质形象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将城市形象塑造的手法应用到园区规划当中,具体体现在:将示范工业园区的入口型道路规划为景观道路,在其两侧规划布置研发总部和生活商业设施等公共服务功能,同时辅以良好的绿化景观,最终形成生态化、现代化的园区形象。

东丽区华明示范工业园区规划特色

3.1“寓教于工”的园区核心理念

农民在城市中的就业往往选择面窄、层次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文化水平较低。华明镇共迁入4.5万村民,其中有2.8万人处于劳动年龄,我们通过调查统计,在这2.8万人中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比例高达66%,严重限制了农民的再就业,因此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为其设置充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提高其文化素质。

因此,我们在规划中提出“寓教于工”的园区核心理念,目标在于通过建设工业园,达到解决就业和提升素质的双丰收。根据农民难以接受长期全日制教育的现实情况,在为农民提供工作前的短期培训之外,还特别为正在工作的农民提供业余时间的再教育服务。使农民在工业园区中不仅得到就业岗位,还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城市生活。

在“一带两区”规划结构中,教育培训区布置在工业区与安置区之间,特别在上下班交通干道的两侧,布置了业余时间的再教育机构,以引导农民主动接受教育培训。

3.2“促优补缺”的园区发展定位

华明工业园不仅要为农民解决就业,而且还是完善地区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园区紧邻航空城、北车产业区、高新区、开发区西区等多个大型高科技园区,整个地区呈现出“中小型企业少、配套服务企业少”的特点,不利于核心产业衍生发展,没有发挥产业链的优势,因此华明工业园针对这“两个少”的特点制定发展定位,促进地区优势产业衍生发展,补充中小型企业类型,达到对地区“促优补缺”的发展目标。

结合以上两点,园区定位为:

向农民提供教育培训、解决农民就业的,服务于周边大型高科技园区的中小型工业企业基地。

3.3弹性布局

根据中小型企业布局受用地划分影响较大的特点,规划在园区主次干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网络状的弹性支路,将用地细分为多个地块,适应布置小型企业的要求,也可以合并为更大的地块以适应中型企业的布局要求,以弹性布局适应市场的不确定性。在目前的实际管理中已经完全体现出弹性支路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3.4构建生态园区

首先实现水循环利用。在整个工业区内综合设置一处雨污水厂和一处污水再生水厂,通过收集工业区内的雨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沉淀过滤、净化处理后,一部分用于园区的绿化浇灌,另一部分用于补充工业用水,园区整体节水15%。

其次是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工业建筑的屋顶大且平整,是最适合利用太阳能的建筑屋顶形式,园区建设中按照规划提出的要求,在80%的厂房和办公楼的屋顶处安装了太阳能板,不仅可满足园区道路和工厂的照明用电,而且多余的电能还输送给园区的电动车充电站已充分利用。经测算,太阳能的使用可使园区电能总消耗量减少10-20%。

最后是构建宜人的绿化系统。工业区与华明示范镇的绿化系统紧密结合,延续了华明示范镇的绿化体系。绿化设计力求经济美观,道路两侧形成火炬、国槐和毛白杨组成的梯次升高的绿化景观墙。特别以抗污染性能最佳的国槐为主要树种,有效地吸收工业生产中的有害气体。为丰富园区绿化景观层次,结合厂区入口增加小型绿地。

3.5导则化管理

为规范园区的建设,避免实际建设中在形式、色彩的无序,本次编制了园区建设导则作为管理依据,对厂区建筑、科研建筑的外檐立面、色彩、屋顶形式等提出具体的控制要求,对配套设施、绿化培植等也做了详细设计要求,并对已建项目提出了改造措施。

规划思考

依据华明工业园总体规划和从已经签约入驻园区的企事业单位来看,华明工业园的定位和职能是得到了贯彻和实施的。当然,对于园区整个规划及发展方向和进程,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思考:

4.1对现状已出让用地的思考

从签约企业来看,已出让土地多数按照规划正在建设中。商业科研用地出让情况良好,工业用地出让也基本完毕。从企业组成来看,各用地出让情况基本实现了规划中工业区发展方向的要求,用地出让整体状况良好。当然,鉴于工业区开发方向趋向于高科技研发,零部件生产,如果土地平整出让时间上能够有所侧重,优先平整出让商业科研用地,而后出让工业用地。尤其是商业用地是否提前开发,加速审批,在科研和工业企业进驻前就能够让企业不仅能够看到良好的基础设施,还能看到优良的服务设施,从而增强其他企业进驻信心,加速其他企业进驻速度,还有待思考。

4.2对用地布局的思考

从园区总规和用地规划图来看,工业园的整体布局情况按功能区布局,其中科研和商业用地布局有小范围交叉,对于整个工业园的发展和园区内工人、企业职员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应该说,整个工业园的布局是十分合理的。另外,天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风向多为东南风和西北风,因此工业区布局时可以考虑风向因素,尽量使工业区空气不至于直接流入商业科研区和居住区。当然,鉴于本区内工业空气污染较低,绿化强度较大,并且风速不是太快,因此,现有布局应该不会造成商业科研区和居民生活区较大污染。

4.3对道路交通问题的思考

从整个示范工业园来看,道路交通的设计是十分方便快捷的,周边公路、铁路密集,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毗邻,极大地扩大了工业区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区内交通网络化设置,促进了各区之间的连系。各个站点,道路交叉口设计得也较为合理。但是否应该考虑各种交通方式的主要作用,例如地铁主要用于出入园区人员流动,因此地铁站口更应该紧邻人员密集的科研商业区域;铁路主要用于货物等的运输,可适当在工业区增设站点等。公路交叉点在立足安全和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快速路对工业区域的开口,这样既能减少运输成本,又可以更方便整个园区的生活出行。

4.4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思考

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要求方便、环保、安全、长效,由于基础设施一般先于园区内其他设施建设,直接影响到后续工程进度,因此施工过程既要求迅捷,又要求考虑全面,防止重复施工。尤其是各种管线的铺设,道路的修筑等,应该尽可能一次性协调完成。由于示范工业园规划起点较高,直接实现了“七通一平”,因此,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些要求。同时,市政设施的建设应该是可持续的,预留存量的,在保证能够完全服务目标上限人口的同时还要保证不会因为意外的人口增加而无计可施,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性和园区发展的潜力。

4.5对引进项目的思考

根据总规和市、区政府对园区的定位,在引进项目上,应该选择符合园区定位的、针对性较强的,关联较为紧密的项目。当然,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及时考虑项目发展的横向和竖向要求,即与园区产业横向和竖向关联较为紧密的产业或者项目也应该适当引进,或在园区周围能够适当做出配置。结合示范工业园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部分已引进项目有运输的要求,可以考虑适当引进以物流服务为核心业务的项目,同时已引进项目的上下游项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引进以便节省物流及其他成本。

4.6对资金平衡的思考

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示范工业园建设和其他实例的经验。工业园区的规划开发资金的平衡可以考虑立足服务,坚持长期。即政府投入可以从产业园区的整个开发发展过程中得到收益,而不应该仅仅依赖土地出让金,寻求资金迅速平衡,致使地价过高。同时,为了保证政府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可以考虑政府主导的企业资金引入机制,即政府担保,企业垫资,收益共享的机制。

强化规划管理

我们还应关注如何进一步增强规划管理,从而保证不仅规划得好,实践情况比规划得更好的目标。

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规划实施管理,首先,规划的目的是有序建设,综合开发,和谐发展。规划管理是保证规划正确合理实施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增强规划管理的第一手段是促使规划管理人员树立服务的心态,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减少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将原有矛盾转化为创意的导火索。其次,进一步深化规划管理制度建设,使人管转变为法管,再从法管发展为人法共管。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规划的权威性,更能增强规划的灵活性。使规划既不会变成一张废纸,也不会成为城市发展的紧箍咒。当然,这就不仅要监管人员不仅有依法行政的能力,而且还要懂规划,会规划。提高了对规划管理人员的要求。第三,加强对规划作用的宣传,增强企业和个人对规划的理解,明白规划不是为了限制企业的开发和城市的发展,而是为了更好的帮助企业开发和城市发展。尤其是对企业的宣传更应突出规划对企业发展整体环境的提高的作用。从而使我要管理变成要我管理。使企业主动要求配合规划进行建设,减少规划实施的阻力。

另一方面,规划编制的管理也应进一步增强,从而使规划的编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此,我们应深刻领会国家规划法规规章和市一系列规划管理规定、规章和通知。使得我们编制的规划更加合法、合理、合规。

参考文献:

[1]申玉珍 、张萌,天津市区县示范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模式探讨[J]

猜你喜欢
华明工业园工业园区
地下工业园
一碗鱼头面的江湖自由
油罐内外
程序员之死
叶华明
背诵
风去哪儿了
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