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团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问题研究

2012-06-04 01:30李奎陈役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高校社团就业能力

李奎陈役军

摘要: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和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和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体育专业大学生也面临空前紧张就业局势。本文首先探讨高校社团活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积极提升作用,分析高校社团发展现状及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依托专业优势开展社团活动,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与把握职场机遇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社团;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difficult global economic imbalances and the world economic recovery situati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employability provoked widespread concern, sport students are also facing unprecedented tension in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ole of the college associations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 employability of sport students, then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associations. It recommended to enhance college associations instructor team-building, and reinforced the opportunities o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and the ability to respond to challenges, then improve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ore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 College associations; Sport students; Employability.

中图分类号: 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校社团是由志趣相投的大学生自发组建、以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需求为目的的群众性组织,健康发展的高校社团在大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工作能力、职业精神、身心素质等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载体。

一、高校社团活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积极作用

1.体育专业社团活动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体育社团展示体育专业特色,搭建专业实践平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自信心。社团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磨练学生意志,锻炼求职心理承受能力。社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鼓励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建立起稳定可靠的情绪状态,增强求职受挫能力。

体育社团通过开展紧张、激烈的专业竞赛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胜负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经过反复磨练可以提高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通过各种社团活动的竞争和评选,使会员适应竞争中的成功和失败,体验优胜劣汰法则,熟悉和适应严酷的求职竞争。

2.社团活动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求职和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而人际交往障碍则是当前许多大学生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在社团活动中,许多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有的甚至害怕与同伴互动、交流,限制体育专业大学生顺利求职、就业。

社团活动则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提高成员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同时社团拓宽了大学生与社团、社会交流的渠道,为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多机会。高校社团的开放性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能与各种不同性格、专业和地域的他人交流沟通,分享不同的见解、知识和信息,感受不同的处事方式,从而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有效拓展交际范围,形成自己的人际交往资源,增加就业的社会资本。

3.社团活动培育和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型思维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源泉,在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可以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人兴趣,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社团活动中,学生既要独立自主,又要相互合作,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和气质等个性特征很容易表现出来,在不断变化的社团活动中,需要灵活应变,而不能墨守成规,可以开拓思维,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体育专业大学生具有敏于行、呐与言和苦于书的特征,而行之有效的校园科技创新社团活动,不仅能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主动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社团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调动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4.社团活动实现就业指导教育形式多样化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普遍参与的群众性组织,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功能,可以在学校就业工作与学生中搭建沟通桥梁。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在社团活动中,进行就业信息搜集和整理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和职业规划等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择业就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等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充分融入,使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实现多渠道、经常化,有利于实现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化,增强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通过社团活动和就业指导教育相结合,能够增强就业指导效果,促进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社团发展现状及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高校社团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也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然而,目前高校社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促进作用。

1.高校社团活动质量参次不齐

当前高校社团数量较多,涵盖范围广泛,能够经常开展社团活动,为会员提供交流学习机会。然而,也有一些高校社团活动缺乏整体规划和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导致社团活动育人效果参差不齐。

同时,由于高校社团管理单位对社团指导教师的考评、奖励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措施不够到位,影响高水平专业指导教师参与大学生社团工作的积极性,直接制约社团活动质量和活动效果的提升。目前多数社团指导教师为兼职教师,对社团发展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社团活动的内容单调、规模化效应低、影响范围小,社团活动经常低水平重复运行,限制社团活动教化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

2.高校社团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

从高校扩招后,许多高校在办学和专业设置上缺乏准确定位,学生培养质量客观上有所下降,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上缺乏针对性的价值导向,学生职业发展定位和方向模糊问题突出,社团对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效果不够明显。

同时,高校社团针对相应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和成熟,社团活动的就业推动作用也不够明显。另外由于社团活动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欠缺,社团会员在社团活动中不能发挥“传、帮、带”作用,损失了会员锻炼和提高就业能力的平台和机会,造成社团会员不能真正实现提升就业与创业本领训练的目的,导致会员缺乏就业和创业意识,以及自身在职业发展上的创新能力。

3.高校社团投入不足、保障不到位

高校社团具有学生广泛参与的特点,社团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壮大需要高校投入提供保障,为社团组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搭建发展的平台。然而,当前高校社团活动经费普遍紧张,活动场所和办公条件也严重不足,投入不足、保障不到位。同时,高校对服务意识和服务方式和方法一般还是停留在形式上,支持力度都不够,很难从根本上满足许多社团各种活动的要求,制度保障不到位,缺乏有效提升和促进社团健康发展的针对性方案和措施。

4.高校社团运行、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当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社团管理缺乏重视,致使大学生社团缺乏科学规范、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统一可行的管理标准,直接影响高校社团工作的科学化和正规化水平。另外,一些高校社团主管单位没有制定完善的社团工作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对社团工作的激励和督促作用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社团发展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同时,社团主管单位对社团活动的实际效果缺乏公正评定,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能力评估不到位,对社团文化发展目标定位不清晰,对社团活动经费开支等工作缺乏实际监督机制和评价机制,造成导大学生入学之际“红红火火”的参与社团,高年级几乎退出社团,使社团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发挥社团职能。

三、建设科学高效社团,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引导社团健康发展

高校社团作为大学生关注和参与程度较高的群众性组织,只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社团活动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才能实现社团功能的最大化,充分发挥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作职能。只有加强管理,规范社团组织机构,明确社团宗旨、工作目标、发展方向和专业性质,对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必要的监督,才能引导社团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同时,高校社团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提高会员参与的意识和成都,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将社团成员的培养纳入到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规划中,从而实现学生和社团的共同成长。

2.突出专业特色,积极开展学术创新活动

高校社团尤其是体育专业型社团,必须结合体育专业特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基本的实践能力、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只有开展专业创新实践活动,形成学术创新的活动品牌,才能体现社团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大学生逐步地适应社会对其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的要求。

社团主管单位也应鼓励社团会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自身特长,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推广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职业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比赛,让学生真切地触摸职场社会脉搏,增强职业技能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培育就业核心竞争力。

3.加强指导,完善高校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社团活动指导教师在社团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在学生专业学习方面给予针对性指导,而且还要在大学生的心理、生活、修养、成长和求职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因此,高校社团主管单位应专门聘请威信高、有专长的教师担任社团的指导教师和科学顾问,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鼓励指导教师运用专业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社团健康发展,提高社团的内涵,开展上水平、上层次、有特色的社团活动,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核心竞争力。

4.打造社团独特的职业文化,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主体,社团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不断丰富社团文化的内涵,增强社团文化的时代性,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提高社团文化的品位,更好地发挥其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

高校社团应根据自身特色结合就业创业教育进行自身内涵发掘,并注重发挥社团文化的导向性功能,加强社团就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结合,形成独特的职业文化。同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规划,把社团工作纳入高校工作的总体格局,牢固树立思想引领的阵地意识,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社团的思想理论阵地,通过自身活动打造独特的就业和创业文化,积极主动为高校就业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就业氛围。

参考文献:

[1]全晓松,陈永华,张杰.大学生社团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2]李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

[3]鹿存礼,陆新生.高校社团对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实现路径[J].学理论,2011,(13).

[4]梁迎春,赵爱杰.高校社团在就业中发挥作用的路径和方法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5]李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意识问题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2.(2).

[6]张群.试论高校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7]谢欢.体育社团活动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2).

[8]赵更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高校和大学生为分析视角.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猜你喜欢
高校社团就业能力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浅析高校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意义
高校社团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探讨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外语能力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研究
辅导员在高校社团中的舆论引导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