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

2012-06-04 01:30任丽婷栗夏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任丽婷栗夏

摘要: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正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提升,在城市建设中更加的重视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笔者介绍了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阐述了植物生态造景类型和生态园林产生的效果与利益,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the city''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s promoted from the greening level to ecological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 landscape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nfiguration mode of city garden plant, and expounds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t types and the effect and benefit from the ecological gardens, which is only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ecological garden; the plant configur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 TU98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产生和表述可以看出,生态园林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有观赏性和艺术美,可以美化环境,创造宜人自然景观,为城市人们提供游览、休憩的场合;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经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生态环境;三是依靠科学的配置,创建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2、植物配置方式

2.1 自然式的树木配置方法,多选树形或树体部分美观或奇特的品种,以不规则的株行距配置成各种形式。

2.1.1 孤植

单株树孤立种植,孤植树在园林中,一是作为园林中独立的庇荫树,也作观赏用。二是单纯为了构图艺术上需要。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常用于大片草坪上、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

2.1.2 丛植

一个树丛由三五株同种或异种树木至八九株树木不等距离的种植在一起成一整体,是园林中普遍应用的方式,可用作主景或配景用作背景或隔离措施。配置宜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求得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也能表现树种的个体美。

2.1.3 群植

一两种乔木为主体,与数种乔木和灌木搭配,组成较大面积的树木群体。树木的数量较多,以表现群体为主,具有“成林”。

2.1.4 带植

林带组合原则与树群一样,以带状形式栽种数量很多的各种乔木、灌木。多应用于街道、公路的两旁。如用作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一般宜密植,形成树屏。

2.2 规则式配植

2.2.1 行植:在规则式道路、广场上或围墙边沿,呈单行或多行的,株距与行距相等的种植方法,叫作行植。

2.2.2 正方形栽植:按方格网在交叉点种植树木,株行距相等。

2.2.3 三角形种植:株行距按等边或等腰三角形排列。

3.2.4 长方形栽植:正方形栽植的一种变型,其特点为行距大于株距。

2.2.5 环植:按一定株距把树木栽为圆环的一种方式,可有1 个圆环、半个圆环或多重圆环。

2.2.6 带状种植:用多行树木种植或带状,构成防护林带。一般采用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和灌木作带状配置。

3植物生态造景类型

3.1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

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是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重要类型,多选择观赏价值高、多功能的园林植物,运用风景美学原理,经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构成一个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整体,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

3.2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

利用植物的配置,形成一定的植物生态结构,利用植物有益分泌物质和挥发物质,达到增强人们健康,防病治病的目的。在公园、居民区,尤其是医院、疗养院等医疗单位,应以园林植物的杀菌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吸收CO2、降温增湿、滞尘以及耐荫性等测定指标,选择适用于医院型绿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如具有萜烯的松树、具有乔柏素的柏树,具有雪松烯的雪松,香花中的芳香植物等。

3.3 耐污型人工植物群落

以园林植物的抗污染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污染物特性等测定指标,进行分析,选择出适于污染区绿地的园林植物。以通风较好的复层结构为主,组成抗性较强的植物群落,有效地改善重污染环境局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对人们健康有利。

3.4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

在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风景名胜区,收集多种植物群落,按分类系统,或按种群生态系统排列种植,建立科普性的人工群落。植物的筛选,不仅着眼于色彩丰富的栽培品种,还应将濒危和稀有的野生植物引入园中,既可丰富景观,又保存和利用了种质资源,激发人们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5 文化型人工植物群落

特定的文化环境如历史遗迹、纪念性园林、风景名胜、宗教寺庙、古典园林等,要求通过各种植物的配置使其具有相应的文化环境氛围,形成不同种类的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从而使人们产生各种主观感情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景观意识,引起共鸣和联想。

3.6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

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建设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发展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花、果、草、药和苗圃基地,并与环境协调,既满足市场的需要,又增加社会效益。如在绿地中选用干果或高干性果树板栗、核桃、银杏等;在居民区种植桃、杏、海棠等较低矮的果树,结果后在管理人员的指引下,参与采果等富有人性化的活动。4生态园林产生的效果与利益研究4.1景观效果与利益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扩大了绿量,提升了透视率,创造了优美的林冠线和自然的林缘线,比零星点缀的植物个体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在不一样的环境条件,不一样的地理位置,营造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的渴求,调和过多的建筑、道路、广场、桥梁等生硬的人工景观对人产生的心理压抑。园林中的植物群落与山坡、建筑、水体、草坪等搭配及易形成主景,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可以衬托地形的变化,使山坡变得郁郁葱葱,创作出优美的丛林景观;建筑物旁的植物群落对建筑物起到很好的遮挡和装饰作用,城市建筑也因掩映于充满生机的植物群落而朝气蓬勃:以草坪为背景和基调营造的植物群落可以丰富草坪的层次和色彩,提升草坪和植物群落的观赏价值。4.2生态效果与利益城市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是经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效果与利益来实现的。生态效果与利益的大小取决于绿量,而绿量的大小则取决于园林植物总叶面积的大小。植物群落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层次与数量,因此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指数高,光合本领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比单层树木大,比如乔灌草联合的群落产生生态效果与利益比草坪高4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稳定性强,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吸收有害气体也明显增强,所以,在有限的城市绿地中创建尽大概多的植物群落是改善城市环境,发展生态园林的必由之路。4.3社会效果与利益生态园林的社会效果与利益,不但仅是开展各项有益的社会文体活动,以吸引游客为主,更为注重的是按生态园林绿地的意见,把园林办成人们走向自然的第一课堂,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启示人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创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型植物群落,刺激引发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组建保健型植物群落,则让人们同植物和睦相处:生产型植物群落报告人们绿色植物是生存之本:观赏植物群落将刺激引发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住宅附近成片的植物群落,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身心疲劳和精神压抑,及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公益观念。经过日常对自然界的荣枯(生长、开花、凋谢、季节变更)和生命活动(鸟类、小动物等动物)的接触,并且还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自觉性、创造力、想像力和热爱生活和积极朝上进步的精神。人类的生活、生产离不开绿色植物,人类社会发展整个过程中也便是人类认识自然、应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整个过程。因此生态园林应是人类模拟大自然的缩影,园林不单是游憩场合,而应是人类得诸自然、还诸自然的一块人工植物群落。4.4经济效果与利益现在植物的养护办理本领,浪费财务、时间和人力,又会污染环境。稳定的植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护和调节本领,可以将树叶变化为植物营养的原料,变废为宝,减少不必要的养护办理工作。创建阳性与中、阴性,深根与浅根,落叶与常绿,针叶与阔叶等混交类型的植物群落,使不一样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可以充实应用各种生态因子,既方便于植物的生长,又可防止病虫害,比如:松栎混交可互相抵御松毛虫,从实际上降低可养管费用。再者,园林植物具有多种经济价值,园林经济效果与利益应从现在第三财产收入向着开发园林植物自身资源转化。 5 结束语花草树木品类和色彩的丰富及其与山、水、建筑的和谐配置,是园林构景艺术的重要内容,并且,植物景观的配置并且是组织结构园林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花木犹如山峦之发创造一个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的休憩地,极大地改善丰富和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水景假设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不过由于我们所处的各个城市规模都不一样,经济发展也不平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差异很大,城市绿化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我们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融合地方文化特色。只有把握历史文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体现地方风格才能提高园林绿化的品位。城市中空气污染、土壤理化性能差等因素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生长,所以在选择植物时应以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为主,大量的乡土树种不仅能较快的产生生态效益,而且能体现地方特色,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当重视植物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彭敬珠.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的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3。

[2」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苏雪痕. 植物造景.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4,7

[4] 过元炯.园林艺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5(2000.5 重印 )

[5] 赵世伟, 张佐双.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6] 陈自新, 苏雪痕,刘少宗等. 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 中国园林,1998,(5):46-49.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研究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研析树木修剪技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渗透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