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施工控制要点

2012-06-04 01:30王浩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浇筑水工控制要点

王浩

摘要:本文简述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及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控制要点。

关键词:水工;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 ;养护 ;控制要点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atter should be noted and control po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aulic mass concrete pouring and that in the conservation process.Key words: hydraulic; of mass concrete; pouring; conservation; control points

中图分类号:TV54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5-0020-02

经常或周期性受环境水作用的水工建筑物所用的混凝土,称水工混凝土。水工混凝土一般都是大体积,浇筑速度快,机械化作业程度高。水工混凝土质量要求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要根据其所处的部位和工作条件,分别满足抗渗、抗冻、抗裂、抗冲、耐磨、抗侵蚀等要求。

浇筑混凝土前,应详细检查有关准备工作:包括地基处理(或缝面处理)情况,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模板、钢筋、预埋件及止水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做好记录。

1基础处理

混凝土与基岩面不能很好结合为一整体,会造成渗漏通道和影响结构稳定性。对于基岩面的地基处理,主要是对松动岩块、夹层和承压水等的处理,并始终保持仓面洁净和湿润。基岩面上的杂物、泥土、油污、灰浆等必须清理干净,撬除松动、软弱、尖峭和反坡岩块,总的原则是保证基岩面坚固、完好、清洁,使之与混凝土结合良好。有承压水时,要采取合理的引水或截水等技术措施。

2混凝土铺料

水工混凝土浇筑主要采用平层浇筑法(平铺法)和台阶浇筑法(台阶法),不允许采用滚浇法。应根据仓面大小、混凝土入仓速度、仓面平仓振捣机械设备组合、混凝土初凝时间、气候条件等具体确定浇筑方法。

冷缝:铺料方法和顺序不当,新混凝土覆盖不及时,老混凝土已经初凝结合为一体,即老混凝土表面的乳皮无法在振捣中消失,结合面就成为软弱带,构成冷缝,造成混凝土内部缺陷,严重的会产生渗漏通道。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要进行合理的仓面铺料设计。

混凝土浇筑应按照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进行。水工结构物常态混凝土施工中,铺料厚度一般采用30~50cm。

平铺法:平铺法由于层次分明,不易漏振,便于机械化施工,而且便于多台机械共同浇筑一个仓位,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铺筑方式。采用平铺法浇筑,为不超过允许间隔时间,必须加快混凝土的入仓速度。

台阶法:当浇筑仓面面积较大,混凝土拌合运输入仓等生产能力相对较低,采用平铺法施工无法满足铺筑层间允许间隔时间,可采用台阶法铺筑。同时台阶法铺筑方式可使新浇筑混凝土较快地将下一层混凝土覆盖,从而使浇筑层面与大气接触面积较小,接触时间较短,对防止夏季预冷混凝土热量倒灌有利。混凝土铺筑采用台阶法要注意台阶层次分明,台阶宽度不宜过小,同时加强保持老混凝土面接头的湿润和清洁。

3混凝土平仓

平仓是把卸入仓内成堆的混凝土摊平到要求的均匀厚度。平仓不规范会造成混凝土离析、泌水、漏振等,产生内部孔洞或蜂窝,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平仓过程应尽可能采用平仓机具,局部辅以人工。目前对于大面积仓面,可根据铺料方法采用平仓机、平仓振捣机、振捣器等机械进行平仓。对于靠近模板和钢筋密集的地方,空间狭小地带要人工送料填满,以免发生混凝土架空现象。平仓过程中,仓内若有粗骨料堆叠时,应将其均匀摊开分布到砂浆较多处。若直接用水泥砂浆覆盖,很容易造成蜂窝。

4混凝土振捣

振捣应尽可能减少混凝土中的空隙,清除混凝土内部孔洞和蜂窝,提高混凝土的最大密实度。振捣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工序,漏振、欠振、过振等都会影响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振捣在平仓之后立即进行,此时混凝土流动性好,振捣容易。切不可将平仓和振捣合二为一。振捣作业路线保持一致,并按顺序依次进行,以防漏振。振捣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石子类型及最大粒径、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有关,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水分和气泡不再逸出并开始泛浆为准,一般为20~30s。

5仓面水处理

仓面外来水或混凝土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破坏其结构组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严禁在仓内加水;②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采取加强振捣措施;③雨天浇筑混凝土时,要加强仓内排水,避免外来水流入仓内,特别雨后恢复浇筑前先排除仓内积水。

6收仓面

混凝土收仓面应浇筑平整。对收仓面要进行妥善保护,收仓后最好设置专用交通通道,避免和减少在收仓面上留下过多的脚窝和棒坑,更不能堆积重物,否则会破坏表面平整度,严重时可能会产生表面拉裂缝或局部蜂窝。

7缝面处理

对于在高温季节施工预冷混凝土时,混凝土收仓完成后,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还较低,而外部气温较高,在混凝土从初凝到终凝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内外温差较大,而这时混凝土的养护不及时或者不完善的话,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一些温度裂缝,而周围有模板覆盖部位的混凝土很少出现此类情况。混凝土收仓后采用隔热材料及时覆盖是减少混凝土收仓表面温度裂缝的重要措施。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如果达不到该处理程度,势必影响混凝土的层间结合,形成冷缝。1)混凝土收仓面应浇筑平整,在其抗压强度尚未到达2.5MPa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仓面准备工作。2)混凝土施工缝面应无乳皮,微露粗砂。3)施工缝面处理宜采用25MPa~50MPa高压水冲毛机,也可采用低压水、风砂枪、刷毛机及人工凿毛等方法。缝面处理的开始时间由试验确定。采取喷洒专用处理剂时,应通过试验后实施。

8停仓处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遇特殊情况不能持续浇筑,应采用停仓处理。采取停仓是一项控制仓面不良势态继续扩展的措施。采取停仓措施后,水平面要收面平整,接头处理成斜面。对停仓的仓面在恢复浇筑前,按照施工缝面处理,目的是使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所以要清除老混凝土表面的软弱层,打掉出露2/3的粗骨料。新混凝土覆盖后,要特别注意斜坡处的振捣工艺,满足规范要求。

9模板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模板是成型混凝土的工具,是作为一种承受混凝土顶、侧压力的受力结构。模板装拆虽然是一项临时性工程,但对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进度、造价影响很大。模板在施工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①模板刚度不足,造成混凝土鼓包,甚至发生质量事故;②模板支撑不牢固,浇筑混凝土时,会产生跑模,使结构尺寸及位置出现偏差,严重的造成坍塌事故;③模板不牢固、接缝不严密,造成混凝土漏浆,出现蜂窝、麻面;④模板表面粗糙、不平滑,脱模剂涂刷不合格,造成混凝土外观麻面;⑤模板拆除不当,混凝土表面产生损伤或裂缝。

10钢筋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钢筋是混凝土中的重要骨架,直接决定着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钢筋施工过程中,常被忽视的方面主要包括钢筋表面不洁净,如锈蚀、灰浆、油污等都会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特别是钢筋锈蚀不仅影响钢筋本身强度,,同时使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握裹力削弱下降,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严重的会发生保护层顺筋裂缝等。混凝土浇筑作业前,要清除钢筋上的灰浆和油污,并根据具体情况做除锈处理,对于锈蚀严重的钢筋要予以更换。

11预埋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预埋件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埋件构件的材料质量、埋设安装质量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运用和安全。在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留下隐患,轻则造成返工浪费、影响施工进度,重则引起建筑物的破坏,危及枢纽安全。

预埋件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3点:①保证预埋件本身材料质量;②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和检查;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对预埋件的保护。浇筑预埋件附近混凝土时,铺料时要人工送料填满,辅以人工振捣密实,并随时清除埋件周围混凝土料中的大粒径骨料。特别是大仓位混凝土或高温季节的浇筑,容易在已埋设处理好的埋件上污染有水泥浆,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埋件上的砂浆已失效成灰质,不及时处理干净,埋件与混凝土的结合性差,导致结合不良。

12养护

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全面正常增长的关键工序:①创造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硬化;②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因外界因素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2)混凝土表面养护的要求: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前宜避免太阳曝晒。2)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3)混凝土应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始终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3)混凝土养护时间,鉴于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存在着表面散热以及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等问题,为有利于表面散热和后期强度增长,不宜少于28d,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宜适当延长养护时间。(4)混凝土养护应有专人负责,并应作好养护记录。

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该切实重视。养护一般在混凝土收仓完成后进行,目前养护方法主要以洒水、流水养护居多。冬季为了防止新浇混凝土发生冷冻,应采取保温措施,减少洒水次数,0°C以下停止洒水。

猜你喜欢
浇筑水工控制要点
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方法初探
水工环的现状及实现水工环地质新突破的办法探究
探究水工环地质勘察中的GPS、RTK的技术应用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分析
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控制与分析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讨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探讨
浅谈水工建筑地下结构抗震特点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