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探讨

2012-06-04 01:30梁伟权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梁伟权

【摘要】高支模作为一项适应现代建筑大层高、大跨度的施工技术。广泛地出现在了现代建筑中。本文介绍高支模的安全技术要求,包括专项方案的编制,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通病治理措施等,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 高支模;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 abstract 】 high mode as a modern building to a tall, big sp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idely in the modern building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hnical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high mode, including the preparation of special scheme,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afety, common control measures etc.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ersonnel reference

[key words] high mode; 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建筑业的安全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长期以来,工程建设企业的安全健康风险一直处于严峻态势,各种事故的持续发生,严霞阻碍了正常的生产和管理铁序,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企的责任危机、生存危险和社会危机。分析事故原因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的风险预防机制存在严重问题,尤其是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受到质疑,对危险源辨识相关内容及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建筑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紧追课题。笔者结合实例对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做如下探讨。

1.支模架搭设时的安全管理

1.1架体材料质量控制

建立了材料查验制度,并由材料员和安全员共同进行实施.除了查验产品的合格证外,还对产品的外观进行了检查:采用的外径48 rnm,壁厚3.5 mm的A3钢管必须表面平整光洁,无锈蚀、裂纹、分层、划道和硬弯;扣件采用可锻铸铁,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 mm.

1.2搭设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搭设人员必须具有登高工特殊工种上岗证,在进场施工前,首先必须进行安全三级教育,保证教育时间:公司一级主要教育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劳动保护和公司相关的制度,时间应不少于15学时;项目部一级主要针对施工现场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包括特殊部位、特殊工艺的安全防护、安全保障要求和项目部的其他规定,时间不少于15学时;班组则根据工种特点和操作要点进行专项的安全教育,尤其是本工种在施工中的安全操作规程,如登高工操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搭设时各杆件的搭设顺序,落手清工作等等,时间不应少于20学时.经过三级教育后在经过统一的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然后,在进行操作前,还必须由工地施工员、安全员和班组长对本次作业的技术要求、特点、安全重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安全活动.

1.3施工时的安全控制

支模架搭设时,首先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Cd130—2001)和施工方案进行搭设,其次在施工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场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的警戒标志;二是配备地面监护人员,制止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防止非操作人员进入警戒区域,并对搭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处理或报告;三是必须建立安全可靠的人员进出、材料运输通道和作业环境,禁止野蛮施工;四是搭设过程中及时对支模架的各项力学指标进行检测,例如采用扭力扳手来检测扣件是否达到要求等.

1.4支模架的验收

搭设完毕后,采用班组自检、项目部检查和公司及有关专家组共同检查的三级验收制度,对照规范和施工方案对架体进行验收,除了对有关力学性能和杆件连接形式、结构进行测试外,还必须对架体的垂直度等指标进行测量,确保支模架的安全可靠,经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后续工程的施工.

2.高支模的稳定性计算

高支模支撑系统必须要满足稳定性的要求,这样在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支撑系统计算的内容应包括受力荷载计算、各受力构件(模板、主次龙骨、立杆和对拉螺栓)的强度与刚度验算、立杆地基(或支承楼面)承载力验算.以及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验算等

① 设计荷载计算恒载包括:

模板及支架自重:B.新浇混凝土自重:C.钢筋自重:D.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计算活载包括:E.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F.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G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具体见表1

表1 荷载分类及分项系数

② 模板及支架的计算荷载组合以上各项荷载可根据不同的受力构件.并考虑其受力的最不利组合.按表2进行荷载组合

表2 荷载组合表

③ 计算模板及支架构件的强度(抗弯、抗剪)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即以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验算构件刚度(挠度)时,可采用相应荷载的标准值。

④ 立杆的基础承载力验算立杆基础必须平整、无积水,有足够的承载力,立杆底部应设置配套底座 当立杆支撑在土层地基时,应验算地基土的承载力;当立杆支承在楼面上时,必须验算楼面的承载力。对于高架和重架支模,应按《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第二版)》附录内容进行荷载传递与支模层数的计算.确保支承层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使荷载安全向下传递。避免结构的破坏。

3.高支模的通病及其治理

3.1支架沉降不均匀

原因:地基不平或地基承载力不足。

防治措施:对原土地基进行夯实平整;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采用浇筑混凝土垫层或铺设钢、木垫板。

3.2上下螺杆伸出长度超出规范要求

原因:梁板结构截面变化引起支架高度的变化,在立杆材料规格相同的情况下.局部出现上下螺杆超长的现象

防治措施:在支架搭设前。应充分考虑到支架主构件和托座的正常高度.当预计会出现螺杆超长的情况时.应提前在支承面标高上作分段的调整,避免支撑系统承载力的降低 对超长的螺杆采取纵横拉设水平杆的临时加固措施,并对立杆的承载力进行相应的折减

3.3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拉设未形成整体

原因:专项施工方案未充分考虑支架整体性,出现立杆或门架排设间距不合理等而无法形成整体;搭设前未进行立杆排设放线.造成钢管立杆或门式架排放位置参差不齐.水平拉杆、剪刀撑无法拉设,造成支架整体稳定性差

防治措施:在专项施工方案在支撑系统设计中,尽量使梁、板的立杆或门架排设时纵横间距一致或模数统一:搭设前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的立杆或门架排设要求进行放线.使立杆或门式架纵横排列形成整体

3.4门架搭设时矮架在下

原因:操作人员贪图施]一方便。使门架头重脚轻。

防治措施:搭设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底.搭设时质量安全员现场监督执行。

3.5支架垂直度不符合要求

原因:支架材料由于多次周转出现变形而又未及时进行更换.搭设时操作人员未及时对支架垂直度进行调整

防治措施:及时更换变形支架材料;搭设时采用线锤或经纬仪密切监测其安装垂直度.严格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确保支架系统的安全性。

3.6支架顶部支柱采用搭接形式

原因:为避免截断材料。在支架顶层支柱采用搭接形式.造成上下立柱受力错位.通过扣件传力。

防治措施:根据支架搭设高度合理组合材料使用.避免搭接现象:如出现搭接现象。应对扣件抗滑移能力进行验算.并保证扣件拧紧力矩达到规范要求。

4混凝土浇捣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4.1制定混凝土浇捣施工方案

虽然经过了周密的计算和采取了必要构造措施,但由于支模架高度较高,而且无法设置足够的连墙杆,如果浇捣走向不合理,也会对支模架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和施工缝留置方案,分两组人员从梁板的边缘向施工缝处进行浇捣,分层时浇捣时减少各层的厚度,尽可能做到受力均匀。同时,还配备了专门人员对混凝土泵车的行走路线等进行统一安排与协调,确保施工计划的顺利进行。

4.2建立和落实应急预案

为了处理突发事件,保证施工安全,还建立了应急预案。专门成立了应急班组,其成员由各分管分项工程的施工员带领,抽调各班组精兵强将,进行全过程观察控制及监督实施。还准备好各种应急物资,如钢管、楔子、方木、轧头等相关工具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结束语

高支模在搭设及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原则,支架的设计要达到结构稳定、构造合理的要求:重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并应尽量与已浇筑的建筑构件立体连接.提高支架的整体抗倾覆能力:做好信息化监测措施,严格控制钢管支架的过量应力与变形:加强施工中的通病治理.确保支架的使用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 沈炳良. 建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 科技资讯,2008,(12)。

[2] 刘文萍. 建筑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翻研究[J]. 科技广场.2010,(08).

[3] 陈卫锋. 大跨度粱高支模架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及改善措施[J] 中国建设信息,2009,(04).

猜你喜欢
高支模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交通运输部正式履行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
高大模板支架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大跨度超高截面挂板框架梁高支模施工技术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
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研究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