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

2012-06-04 01:30赫德亮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断面围岩里程

赫德亮

中图分类号:U45

摘要】近几年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事业快速发展,低山丘陵地区由于考虑建设用地、景观和环保等方面要求,多设计一些短小隧道,浅埋偏压者居多,且所处地质多为软弱围岩,开挖断面超过150 m2。由于参建各方重视程度不够,采取的施工方法和工程措施不当,初期支护出现了较多侵限变形案例,损失巨大。本文结合云桂铁路广西田东段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初期支护变形的原因及处治措施,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大断面浅埋偏压软岩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原因与处治措施

1工程概况

云桂铁路YGZQ-3标某隧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境内。隧道进口里程DK142+000,出口里程DK142+370,全长370m,为浅埋隧道,最大埋深37m,设计为双线隧道,开挖断面150.8 m2,最大开挖宽度14.6m,最大开挖高度12.7m。

隧道进口端左高右低,地形陡峻,地面自然坡度35~40度。为确保施工及运营安全,DK142+000~K142+050段设计为50m的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靠山侧明洞衬砌外1m设置11根抗滑桩,抗滑桩截面尺寸2.0×3.0m,桩间中心距6.0m。DK142+050~DK142+140暗洞洞身地形偏压,于隧道中线右侧洞顶二次衬砌外设6排Φ75钢管桩进行地表注浆加固,间距1.2m×1.2m,梅花形布设,加固深度按衬砌外0.5m控制。

支护形式:拱部超前洞口段采用Φ108大管棚,35m/根,其余拱部超前为Φ42小导管,4.5m/根, 3.2m一环;工20b型钢钢架,间距0.6m;系统锚杆长度4m,间距1.2×1.0m(环×纵),其中拱部Φ25中空锚杆,边墙Φ22砂浆锚杆。初期支护C25喷射砼厚28cm;二次衬砌C35钢筋砼,厚度60cm。

2地质条件

隧址范围为右江盆地边缘丘陵地貌区,自然坡度10°~40°,地面绝对高程为97~172m,相对高差40~80m;坡面植被较发育,多为果树及荒地。

隧道围岩属于三叠系百逢组第四段(T2b4)页岩夹泥质砂岩,薄层状,褐黄色、青灰色,受附近右江大断裂影响产状紊乱,岩层扭曲严重,岩质松软,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易坍塌、易软化。局部存有裂隙水。进出口岩土工程性质很差且左侧顺层。

3变形情况

根据施工任务划分、资源配置情况结合现场实际,本隧从进口端施工。在进口明洞段抗滑桩、暗洞段洞顶加固桩以及拱部超前大管棚施做完毕后,2011年4月24日现场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从DK142+050明暗分界处开挖。6月2日,掌子面里程DK142+104,中台阶里程DK142+097,下台阶里程DK142+092,仰拱里程DK142+083,二衬里程DK142+068。通过对DK142+077~DK142+104段监控量测数据分析,DK142+077~DK142+098洞内初期支护出现变形,其中DK142+088处累积最大变形量为29.4cm,局部初期支护侵限,需要换拱。同时从隧道的地表勘察看,DK142+040~DK142+104段左侧出现十余条裂缝,地表裂缝主要集中出现在线路左侧0~35m范围内,平行洞门为主,裂缝贯通最长约35m,最大张开约20cm,最大深度约8米。整个山体有滑塌的可能。

4原因分析

该隧道初期支护出现变形是多种不利因素共同叠加的结果:

(1)隧道穿过围岩软弱破碎,围岩自稳能力差,同时存在地形偏压和构造偏压。从现场踏勘的情况来看,该隧傍山斜穿山腰,地形陡峻,地面坡度40°左右,左高右低,地形偏压严重。从洞内开挖揭示的岩性来看,岩性主要为页岩夹泥质砂岩,灰黄色、青灰色,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局部褶曲发育,岩性分三层顺地势顺层偏压,存在构造偏压。

(2)从地表变形开裂现象分析,地表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页岩质软,节理裂隙发育,加上开挖扰动后,在两次(5月22日和5月26日)强降水的渗透和浸泡的作用下,围岩强度迅速降低,失去自稳能力,荷载全部传递到初期支护上,使得洞体初期支护变形,最终导致地表变形开裂、形成纵横裂缝。

(3)监控量测未能及时提供有效预警。监控量测单位对数据整理分析滞后,未能与施工单位进行及时沟通传递,不能真实反映现场实际情况,没纳入一道工序用以指导施工。特别是强降雨后没及时加大量测频率。

(4)隧道较短,施工方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投入不足,监管不到位,尤其是关键环节的控制如超前大管棚和系统锚管的注浆压力、注浆量等。

(5)开挖工法选择欠妥。“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目前Ⅳ、Ⅴ级软岩隧道常用的开挖工法,但用在大断面双线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段时必须加强,与临时仰拱、临时横撑和锁脚锚管等配套使用,形成综合支护体系。适宜采用更强的开挖工法如“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等

(6)设计所采用的地表注浆钢管桩对山体抗滑作用有限。洞外宜采用抗滑桩等刚度大的支挡结构,洞内环向系统锚杆宜全部采用系统锚管,长度最小6.0m。

5处治措施

5.1处治方案

(1)暂停掌子面及仰拱施工及时封闭掌子面,地表裂缝采用水泥进行灌缝封闭,做好地表临时及永久防排水措施。

(2)对DK142+074~DK142+098段采用洞碴分层回填压实至中导坑顶面,层高按1m控制。在中台阶顶面增设工20b型钢临时横撑,并设置临时竖向伞形支撑。

(3)根据监控量测记录,待隧道围岩变形稳定后,对DK142+074~DK142+098段初期支护进行加固。每榀钢拱架增加8根Φ76锁脚锚管注浆以加强锁脚。Φ76锁脚锚管每根长6.0m,壁厚5mm。隧道左侧拱部及边墙采用Φ42小导管对该段围岩进行径向注浆加固处理。Φ42钢花管每根长6.0m,壁厚3.5mm,梅花型布设1.0m×0.8m(环向×纵向)。注浆采用1:1水泥浆,注浆压力1.0Mpa,根据现场试验进行调节,跳孔间隔注浆。

(4)待注浆加固完成后,对该段围岩进行钻芯取样分析,取样分析结果和监控量测数据满足拆换要求后,按照由南宁端向昆明端“分台阶,逐榀逐单元拆换”的原则,对侵限段初期支护局部进行拆换。拆换拱过程中,必须全程监测,设安全员全程值守,负责安全管理工作。拆换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减少各种振动、冲击作业。

(5)拆换拱与仰拱施作及二衬施作宜穿插进行,即拆换一段,仰拱成形一段,衬砌一段。

(6)全过程监控量测。洞内观测断面每隔3~5m布设一道,洞外地表观测断面与洞内里程一致。地表裂缝处设置对称桩,分别测设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

5.2实施情况

按照既定的处治方案,施工单位6月2日封闭了掌子面,6月3日完成洞碴反压回填,6月4日型钢临时支撑、伞形支撑加固完成,6月5日开始对初期支护进行加固,6月11日注浆加固完成,共注入P.O42.5水泥146T。6月13日经对加固体钻孔取芯满足要求后进行拆换拱作业,拆换拱过程中两名安全员与两名技术员全程跟班作业,7月5日换拱完成,共完成上台阶拱架拆换39榀,中台阶拆换拱架33榀。由于处治方案切实可行,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到位,未发生一起安全质量事故。拆换拱期间虽是雨季,但未发生强降雨,天气晴好,监控量测资料显示地表裂缝不再扩展,山体未再继续位移。

6结束语

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施工方必须高度重视,如适逢伴有浅埋偏压、高地应力和顺层等不良地质现象,更应高度关注。总的原则是“防大于治”,做好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选择合理的开挖工法,完善安全风险预案。要重视前期施工调查,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发现不良地质,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发现支护措施偏弱,及时建议加强,确保进洞及洞口段的稳定。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短台阶、速封闭、快成环、二衬紧跟”的施工原则,同时加强监控量测,要求做到“专业化量测、信息化传递”,将监控量测纳入工序化管理,全过程指导施工。若工期允许,洞口浅埋段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

猜你喜欢
断面围岩里程
复杂隧道围岩安全性及其评价方法
基于松动圈理论的隧道初期支护时机分析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茂名市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
基于电气分区的输电断面及其自动发现
信用卡积分如何 兑换航空里程数?
数学(一)
新疆主要城市与景区公路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