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板盐的兴衰

2012-06-04 01:30陈鸿武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清朝

陈鸿武锋

[摘要]舟山位于长江入海口,历史上一直以生产海盐为主。清朝嘉庆(1796~1820)年间,舟山岱山县盐民王金邦首创板晒制盐法。由此,制盐行业诞生了“板盐”。板盐是舟山的“特产”,目前关于板盐的研究学界非常匮乏。有鉴于此,本文对其做了初步探讨,研究了它的兴起、发展、衰落、销售等个方面的情况。

[关键词]清朝 板盐 兴衰

Abstract:Zhoushan is located in the estuary of the Yangtze River,has historically been the main production of sea salt. Jiaqing (1796-1820) in Qing Dynasty,Wang Jinbang first invented plate-salt method. As a result, the salt industry there is a new method. Plate-salt is a specialty of the Zhoushan,the current study circles on the palte-salt is very scarce. Thus,do a preliminary study,about the rise,development,decline,sal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ituation is necessary.

Key words:Qing Dynasty;plate-salt;Zhoushan

[中图分类号]K8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舟山板盐的兴起

关于板晒制盐法的起源有以下两种:

《宋元明舟山古志》里记载:岱山居定海之北,去县治百二十里,四面环海。居民一万馀户,业盐者十之二,出品以盐为大宗。其始亦系设灶煎烧。至清嘉庆年间,有乡民王金邦者,始创制盐板,易煎为晒,民皆称便。①

而《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里记载的则比较通俗:王金邦(生卒年无考),男,岱山人,本为灶户,清嘉庆年间(1796~1820)煎盐为生,一日,他偶见扁担凹处积卤,经日照结晶成盐,受此启发,便在家中门板盛卤试晒,获得成功。随后他对这一工具又做了改进,使白盐质量好,产量高,成本低,劳动负荷轻,由此远近灶户皆仿行之。②

由上可知,板盐的创制诞生于清代嘉庆年间,乃舟山本地盐民王金邦所首创。非常可惜的是,对于王金邦的具体情况因为资料有缺已不可能有更多了解。从上面的文字信息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板晒制盐法的优势。它产生的盐要比煎煮来的盐质量好,而且产量比较高,投入的成本则低,最重要的一点是劳动负荷轻。

板晒的步骤包括:灌卤、收盐、淋卤。而淋卤的过程还分为三小部分,分别为纳潮、刮泥挑泥和泼水晒泥。所谓纳潮就是在盐场挖一个引潮浦,然后涨潮的时候海水会经引潮浦进入到盐田里。大潮的时候海水通常都是不用人工牵引就可以直接进入盐田,中小潮的时候需要借助水车才能把潮水从浦中引入到盐田里。刮泥挑泥就是纳潮之后,经过太阳的暴晒,盐田起了盐花,就可以刮取咸泥。剩下的一项泼水晒泥不是每个地方的盐场都有这项过程。目前所知的,这项只是定海盐场所独有。定海盐场的盐民天晴的时候,把泥蓬中的咸泥挑出来一小部分摊晒于墩头晒场。泥摊开后,就要泼洒海水几次,这样可以增加盐的咸度。然后要用竹耙翻动咸泥,促使它变得细碎,这样更容易晒燥。一般夏季的时候一天就可晒燥,但是其余季节,则须要晒2~3天。如果当天晒不燥时,晚上的时候还要将咸泥推拢,用干燥的稻草盖上,防止还潮,第二天则继续晒。

通常盐民都是晴天时每天早上将盐板拿出去摊放,同时根据经验判断蒸发量的大小给各个盐板灌上适量的卤水,这在当地有个俗称叫“拗卤”。在阳光海风的作用下,水分蒸发后盐就能结晶。之后,盐民将结晶出来的盐全部推倒晒板的一个角落,用铲子铲入竹箩,再将竹箩放置于空桶上沥干卤水。

板晒法所用的卤乃为刮泥淋卤法。刮泥的方法为先用前耙将泥耙松。耙为长方形木框,长约2米,下联密密地分布着铁钉。人就站在框上,驾着牛拖行。这样的效果是为了使咸泥细匀,厚度大约为1厘米。这其中岱山盐场的溜(场中积土为圆墩,其名为溜)为固定设备,呈圆形,类似碗状,俗称“漏碗”。中间圆空,四周高起,均用筋韧熟泥筑成,并敲打坚实无缝,以防泄露。岱山与定海因地势不同,方法略有差异。岱山地势较高,可以常年刮泥。每市亩盐田课配盐板大概为10块。盐田的四周有址塍,比较高大,可以挡住一般潮水。定海地势低洼,泥场常被雨水淹没,一年中可刮泥的时间仅为一个月,每市亩盐田配盐板7块左右即可。

盐民基本上每天收盐一次,夏季一般产盐量是春秋季节的5倍,冬季的产盐量则只是夏季的1/10。定海相比较于岱山的产盐量少点,但也相差无几。正常情况下定海板盐年产量为300斤,而岱山则比之多50斤左右。

二、舟山板盐的兴盛

翻阅了相关的资料,对于清中期舟山板盐的兴起的原因笔者归结为以下四点:

一、清统治者实行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清代雍正时期开始实行“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税银平摊入田亩中进行征收,规定“滋生人口,永不加赋”,解放了许多农民的人身自由。这样的一个气氛自由的大环境下,盐民的思想也较之前自由。出现盐板晒盐法之前,舟山流行的一直是古老的“煮盐”法。煮盐法耗燃高,投入成本大,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我们可以从上文的那些诗词歌谣里可见,“煮盐”法有多累民。相比较之下,板盐的劳动力负荷轻,投入成本少等优势之处更加突出。以至于后逐渐扩散到宁波及江苏一带。

第二、浙江多雨的气候。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气候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太平洋的影响较深。“气候总特征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浙江年平均气温15~18℃, 极端最高气温33~43℃, 极端最低气温-2.2~-17.4℃;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③舟山位于浙江的东北部,四面被水所包围,气候更是湿润多雨。板晒法制盐,晴的时候摊板晒盐,而下雨的时候“以板逐(层)叠高,每十块为一叠,而以晒板覆以盖”。这样的话,就比较方便,在下雨的时候就不会眼睁睁看着快晒好的盐又化为一滩雨水。

第三、靠近材料源地。舟山是岛,四周皆是海水。岱山更是临海,现成的海水,现成的沙滩以及现成的夏日高温和海风习习,可谓是天然制盐条件十足。盐民可以就地取材,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就能制盐。何乐不为?在《清盐法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板晒之法,俟天晴日,陈列各板于场,自上午六时起,逐板注卤,就日光晒之,晒至日中,盐已结晶。盛夏炎日,再加卤一半,以期盐量稍多。至下午四五时,一人用盐耙集盐,又一人则以盐铲铲入筐内……”步骤简洁,任何一家居民都可以制盐。所以,无怪乎板晒在沿海地带如此兴盛。

第四、清代人口的快速恢复和发展。据统计,明末清初的一系列战乱导致当时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从明末的一亿人口下降至顺治初年的四千多万。在清政府采取措施后,人口才在顺治年间急剧上升,到顺治末年回升到七千多万,到雍正十二年,全国人口达到一亿零九百多万。道光三十年达到最高峰期时有4.4亿。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盐的需求量随之增长。这就促进了盐的生产量不断地增加。

盐板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几经涨落。板盐出现的初期,政府最初的态度是盐板任盐民添置。盐板板数的多少则视销路的好坏,有升有降。

清咸丰元年(1851),岱山盐板将近19万块。后官府停止收盐,板数一度锐减。至同治六年,余姚的晒板已有6、7万块。同治七年(1868),岱山盐板存12万余块,十一年又恢复到19万余块。同治十一年,萧大使诗原查岱山晒板191984块,余姚晒板,较光绪四年庄令风启原查,已增至225665块。发展可谓十分迅速。于是,光绪六年(1880),因岱山私盐充斥,两浙盐运司委员傅泽鸿清查岱山盐板,查得191970块,允许保留189900块,除去了2000余块。并规定盐民不得私自添加盐板。至此,盐板有官板、私板之分。到了近代,舟山被日军侵占后,盐业呈一片萧条景象,盐板数量又开始锐减。1931年,实际有盐板201862块,直至1936年才恢复到274836块。两年又再度下跌。直到解放后人民政府主持领到盐民修理盐板等生产工具,才有好转的情况。

三、舟山板盐的衰落

关于板盐的产量,清雍正十三年,岱山、秀山、长涂三岛产量11462引(每引为400斤)。乾隆六年则为14462引(每引为335斤)。光绪六年的时候,每年产约为57万担,至宣统三年产盐则为60.98万担。到了民国时候,盐的年产量就不太稳定。民国1~5年的时候大约为33.7万担。6~18年,年均产量48.42万担。1923年为89.56担。36年时民国时期产盐最高年,年均104.91万担。

盐制作好以后紧接着就是销售。古书上没明确销量记录。乾隆三十六年,定海盐外销4300引。同治十一年,岱山盐外销每月4000引,第二年则为每年36000引,光绪四年又增至38000引。每引均为400斤。光绪十一年,每年每板收盐150斤。按板推算,岱山盐外销约150斤担。光绪三十一年大约为2000引,每引800斤,宣统元年,收运岱山盐9.6万担,专销上海租界。民国初期,盐销售量大抵与清末相仿。

说到销量,那不得不提及盐价。唐至明初实行官专卖制。官卖价包括官收价与盐利,其中盐利主要为税收,余为官卖经营管理费用。唐乾元元年(758)官卖价每斗(一斗为5斤)盐110钱,为官收价11倍。宋天圣间(1023~1031)每斗盐166钱,为官收价的8倍有余。元元贞二年(1296)每引(400斤)中统钞65贯,为官收价6.5倍。而清时候实行的是“商卖价”。乾隆初期,每百斤盐250文。三十六年,官收定海盐,每收盐100斤,加耗20斤,收购价则升至制钱300文。岱山收盐亦同上。同治十一年,始在岱山设商收盐,公议每斤定价制钱4文,不涨不落。但是盐民见盐价贵,就开始生产私盐。私盐贱,则交商收,以致商收不能保证。七七年,则改收燥盐,不加耗,每斤盐价4.10文。此后,商收盐价只涨不落,或多涨少落。因为如果落得过多的话经常会招致盐民闹事抗议。例如:光绪十一年(1885),商人以成本太重为借口,报运司转抚院批准减价收盐,每斤盐价由四文一毫减为三文八毫。自是班户屡次上控,要求恢复原价。至二十九年五月,终于获准恢复原价。而光绪十三年,岱山板户刘咸茂等以岱山洋价(旧称银元为洋钱,简称洋)每元作钱1080文,廒商收盐每元作钱1140文,无形中盐价打九五折,板户不堪亏损,要求岱山洋价计算。当时五属廒商经历莫文吉同情板户,拟允每元作钱1100文。后来却因主要商人反对未果。莫文吉竟投甬江而死,因他自觉无颜面对岱山盐民。

岱山的盐产出运苏五属路线,雍正时期系海运至乍浦然后至全国各地,咸丰三年改为海运直吴淞转运,同治十一年开始海运至江苏张家厍转运。

舟山的板盐兴起,发展,最后却是没落了。这是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但有其客观原因,而且也有着人为因素的作用。

最大的影响因素我觉得应该是天灾。前文有提及,浙江的天气多雨水。尤其是舟山,四周被海水环绕,气候湿润,多阴雨天气,而且下雨的雨量非同小可,有时候甚至是一下雨就是半个月,板晒虽然方便经济,但是只限制于夏天烈日下可以制造惊人的效果。碰到梅雨天气则显现不出其优势。光绪六年(1880年),浙江候补府傅泽鸿至岱山清查盐板后说:盐民“日用衣食之需,惟盐是赖,东路板少,其民兼渔而农。西路数十里,所产惟芦看,其苦为最。每遇到霪雨愆期,粮无隔宿,恒有朝不谋夕之忧。”关于气候这一点我们至今为止都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看到,舟山每年五六月份时候都有一段很长的“梅雨季节”。成天都是阴雨连绵,到处都是湿漉漉很潮湿的景象。这种天气极度不利于板盐的晒制。除此,最重要的是舟山每年夏天的台风天气,一个夏季三四次台风的席卷,给现代人们的生活就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更何况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太发达的清朝盐民。

除却第一点天灾,排第二的应该就是战争影响因素。据记载,最后板晒技术的没落主要主要还是在民国时期。民国12年的时候,定海和岱山两场又按户清查盐板,共计311930块,并填写板证,制作板牌,无论是官板还是私板,一律办理。无牌盐板不得晒盐。从此,官板盐板的区别从此消失。28年至34年间,日军侵华,侵占了舟山,国难当头,舟山人民致力于抗战,于是生活生产受影响,盐板数量锐减。31年实际存有的盐板数量只有二十多万块。抗战胜利后,又恢复了生产,清查了盐板接近两十八万块,重新编订了号牌。同样,无牌盐板不准晒盐。后来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退居舟山,因军事需要,把能收集到得盐板都拿去构筑碉堡;屋漏偏逢连夜雨,同年的7月,舟山遭遇打风潮,天灾加人祸,合计损失盐板近5万块。

最后最致命的一击是滩晒制盐法的出现。板晒法制盐,在历史上发挥了一段时期内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时代的进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制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精进。1966年舟山实现摊晒化,最初阶段结晶设备仍以盐板为主。但是,两年后,各种结晶池大量涌现,而盐板则逐年减少,至八十年代全部消失。盐板是板晒制盐法的实体承载物,盐板的消失宣告了板晒制盐法的终结。

参考文献:

①凌金祚点校:《宋元明舟山古志》,舟山档案局馆。

②岱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岱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2008年版。

③朱去非主编:《舟山市盐业志》,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版。

④朱去非主编:《舟山市盐业志》,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版。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清朝
论清朝的秋审制度
满蒙联姻政策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探析
浅析阿拉善定远营城在清朝期间的发展
清前期的商业政策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从清朝官场制度看腐败
解读杂宝纹的寓意
清入关前后谒陵礼仪的演变
洪秀全宗教思想对太平天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