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012-06-04 01:30罗群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技术特征建筑

罗群

摘要:后浇带施工技术是整个房屋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体系的质量水平。所以,对于后浇带施工技术我们应当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认真的讨论研究。而本文正是针对后浇带施工的主要技术,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而进行的要点分析,以期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避免因技术状况导致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给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自身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关键词: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特征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pouring belt is the whol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important link, its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whole engineering system levels of quality. So, to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e shall give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carefully discuss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t is pouring bel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engineering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order to avoid future construction process from the technology conditions lead to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is affected, give the construction unit and the construction unit to bring their own economic loss.

Keywords: architecture; Of the pouring belt construction; Technical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是众所周知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该过程绝对要予以十二分的警惕,严格依据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防止因疏忽导致的质量不过关,以此保证建设单位以及施工方两方面的经济利益。在技术控制方面,我们应当从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开始着手监控,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及完成后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的技术控制,不轻视任何一个阶段,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2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在当下建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主楼裙房式、超长结构式、体型不规则式等等的建筑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就开始要求设计者对之后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预计,避免建筑物超长的结构影响到整体的质量。在未设置伸缩缝或者有意增大伸缩缝间距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利用一定的措施防止整体结构出现开裂的状况,而对于那些附带地下室,且整体面积较大,长度较长的高层板式楼宇建筑物和那些独立的地下建筑物应设计的要求应当设计出伸缩或是沉降的后浇带。而那些无法设置永久变形缝而又存在较大高差的建筑物(例如高层建筑主体与其多层群房之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沉降问题也多于施工结束之后,采用后浇带施工来解决。根据解决的问题的不同,后浇带通常分为解决沉降问题的沉降后浇带,和为防止混凝土发生凝结收缩而开裂现象的伸缩后浇带。

后浇带施工,主要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预先留置出一个“临时变形缝”,在施工结束一段时间后,再用高一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将其浇筑、振捣,并进行适当养护过程的施工方法。这样做防止建筑物结构产生收缩、沉降、温度应力变化等状况而使结构产生裂缝。

通常施工后浇带由于用途可以分为如下几类:主要针对低层裙房与高层主楼之间的差异沉降问题的后浇沉降带;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状况的后浇收缩带;以及为减小温度应力而专门设置的后浇温度带。一个后浇带通常都是具有多种变形缝功能特点的,然而在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其一种功能为主打,其他功能都只为辅助,才能更好地展现出其效果。施工后浇带不但能够解决差异沉降的问题,还完成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设想。因为这种施工后浇带在施工过程中将建筑物整体的预留缝,在主体结构全部完成之后,这种缝则被后浇带混凝土填补将不复存在。

3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当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已经超越了混凝土标准规范所规定的最大伸缩缝间距的时候,我们通常选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将伸缩缝的间距适当增加。但是伸缩缝的间距也不宜超出混凝土的规范限值太多,因为地上结构通常较大程度的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在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上也值得注意,比如将山墙、外纵墙、屋面等几个比较重要处的钢筋纵向配筋率进行适当的提升,选用高效可靠的外墙保温措施等等。对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物,伸缩缝的宽度应当充分满足抗震设计所需要的防震缝的宽度要求。结构超长的状况在地下室的设计中尤为常见,在其设计中,地下室的顶板和室外外墙相对更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而地下室的基础结构则相对稳定些,所以混凝土收缩应力在不同程度上对结构产生影响的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在地下室顶板及外墙处布置细而密的钢筋是除设置后浇带外最有效的方法。通常钢筋的直径10~16mm最好,间距也最好不超过150mm,这样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抗裂。

对于高层建筑主体跟裙房之间的问题上,选用永久变形缝还是沉降后浇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通常我们会依据建筑物所在地的上部结构布置情况、地基持力层的土质、以及建筑物的基础形式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在地基的持力层土质较好的情况下,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量通常较小,可以选用施工后浇带的方式。而当地基持力层具有较高压缩性的时候,高层建筑在荷载较大的压力下,此时其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也会比较大,所以永久变形缝会更适合一些,它能够将裙房与高层建筑彻底脱开。

4后浇带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探析

所有的房建工程在正式的施工之前,都会有一个严格的工程设计过程。那个工程设计中包含着后浇带施工的设计过程。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的设计工作,是之后所有施工过程的前提,是施工行为的技术支持和施工质量的有力保障。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应当着重注意:

(1)在设计后浇带施工的时候,应当遵守“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原则。其中我们所说的“放”指的是以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力的释放,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形。而所谓的“抗”指的是在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与无法完全释放的预应力相抗而用混凝土将建筑物缝隙填充的做法。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设计的过程中,“抗”、“放”两个要素必须兼有,缺一不可。同时很显然可以看出“放”应当占据着相对重要的位置。

(2)在施工的过程中,图纸是最重要的技术指导,应当严格依据图纸的指示进行后浇带的留设。因为在进行整体房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很多后浇带是依据建筑沉降的问题而特意设置的,施工的工序和其中技术参数的改变均有可能使施工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所以应当完全依照图纸进行施工。

(3)合理控制后浇带间距。通常情况下,在对矩形构筑物进行后浇带设计的时候,后浇带的间距以30~40 m为宜,而后浇带的具体宽度应便于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也要结合房屋建筑的结构构造,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为700~1 000 mm。

(4)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是贯通的,不能断开。如果房屋建筑物的梁、板的跨度不是很大,可以考虑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性配足钢筋;如果梁和板的跨度比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将钢筋焊接好。

(5)后落带在未浇筑混凝土之前,不能将建筑物上面的部分模板进而支柱拆除,要等浇筑混凝土后,且混凝土凝固好了以后再拆除模板和支柱,以避免梁拆除以后使板、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悬臂,进而引起房屋建筑的梁板变形。

(6)合理设置后浇带的位置。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设置后浇带,也可以考虑在梁板的反弯点附近设置后浇带,这个位置弯矩一般情况下比较小,剪力也不大。另外,也可以选择在建筑物梁、板的中间部位设置后浇带,这个地方的弯矩虽然是比较大的,但是,这个部位受到的剪力却比较小。

5后浇带施工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重施工工艺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后浇带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下面我们对主要的工艺要求进行简要的分析:

(1)模板支设工艺。在支设模板的时候,要根据设计的分块图所划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进行,在支设模板的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进行,要严格按工程施工方案进行。

(2)地下室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对于地下室顶板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按照施工方案和相关规范要求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厚度,不能过厚,浇筑厚度较大的情况下,钢丝网模板受到侧压力会明显增大,可能会引起钢丝网模板向外突出,造成建筑物局部的实际尺寸和设计的尺寸差别较大;其次,采用丝网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时候,一定要对建筑工程进行分层浇筑施工,控制好振捣器与钢丝网模板之间的距离,防止搅拌中水泥浆流失。最后,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保证浇筑的混凝土密实度,特别是对垂直施工缝处进行浇筑施工时,要尽量采用钢钎进行捣实。

(3)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浇筑的施工工艺。首先,我们要在确认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的时候,及时清理表面的浮浆和碎片,检验是否达到初凝状态的做法是,用手指按压,看是否出现指纹,冲洗的时候要用具有一定压力的雾状水。清洗以后,要尽量使混凝土露出骨料,同时,及时拆除钢丝网,并将钢丝网片上的水泥等杂物用水冲洗干净。其次,是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进行浇筑施工时,要事先用高压水将缝的表面冲得比较粗糙,也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尽早拆除木模版,用人工凿毛的办法将要浇筑的缝表面进行处理。

(4)地下室底板浇筑施工的保护措施。首先,在后浇带施工中,两端周边与房屋建筑墙体相接的地方要增设临时挡水墙,这个挡水墙的高度要明显高于底板的高度,墙壁的一侧要涂抹防水砂浆。在施工中为了防止底板周围的积水流进后浇带以内影响施工质量,要在后浇带两侧50 cm宽的部位用砂浆做出宽为5 cm、高为5~10 cm的挡水带。其次,在对浇带施工缝处理完毕以后要及时进行清理,并在顶部用模版进行封盖,同时,也要用砂浆做出相应的挡水带,在后浇带的四周设临时栏杆,以防止在施工的过程中对钢筋造成污染。为了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通常采用木盖板覆盖在承台的上层钢筋上,这个盖板的宽度要比后浇带的宽度宽出0.5 m左右。

(5)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浇筑施工技术要点。首先对于不同类型的后浇带混凝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浇筑时间。伸缩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应该根据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情况来判定,通常情况下,要在先浇筑部分施工后两个月以内完成,但最短时间要在40天以上;沉降后浇带的施工时间应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以后,在进行后浇带施工。其次,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要认真用水冲洗施工缝,并且保持施工缝湿润一天,及时排除混凝土表面的积水,同时,要在施工前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6)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首先模板支撑要尽可能地安装牢固,钢筋在浇筑以前要认真进行清理,施工的质量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也要保证混凝土密实不渗水,防止产生有害裂缝。其次,所有膨胀剂和外加剂一定要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在原材料采购的时候要通过试验的办法,对这些添加剂的质量进行审验。最后,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必须按规范上关于试件留设的要求进行留置试块。如果在工程的设计中,有抗渗的要求,要进行特殊的检验。

6结语

施工后浇带的应用、设置和施工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都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做好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保证结构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娜.后浇带设计和施工浅析[J].科技资讯,2011(06).

[2]吕涛.混凝土后浇带分段施工方法初探[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88-89.

[3]郭玉龙.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

猜你喜欢
技术特征建筑
中国田径男子冠军马群标枪分析
金砖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特征及演化趋势预测
建筑与数学
短跑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技术特征与训练特点研究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