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空间环境

2012-06-04 01:30刘洋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景观空间环境

刘洋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现代空间环境设计的适应要求,并简单的从地域环境结构、基础设施环境、空间景观环境研究这三个方面探讨了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城市空间环境;地域环境;空间景观;基础设施环境

[abstract]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demand for the city space environment has changed grea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dern space environment design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from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of simple structure,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space landscape environment study these three aspects of modern urban space environment design ideas.

[key words] : the city space environment;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Space landscape;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空间环境是承载人类活动的共享物质空间。人的活动是空间环境所产生的源泉,空间环境品质对人产生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是城市的精髓所在,一个城市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通过城市空间环境来表现的。城市空间环境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的设计因素构成了城市空间环境形成演化的动力。总体上来说,城市空间环境是一个在不断变化过程中,日益组织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过程,是一个把个体联系到一个更大的城市空间环境系统中的过程,是城市各部分一体化的过程。

1 空间环境设计的适应要求

我们在设计中不但要尊重社会情感还要懂得揣摩、熟悉和准确的把握社会情感。关于如何正确的把握普遍情感,北欧的室内与家具设计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见解。北欧现代化的家具设计理念曾对德国的功能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1900年巴黎博览会开幕之前,人们一直对德国的功能主义广泛认知,但是它毕竟外观冰冷、纯集合线条过于机械、过分讲究尺寸准确但缺少变化。北欧的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对进行了恰当的修正,它们把绿色设计同产品设计、室内空间环境设计相融合,并把传统的木材、皮草等天然材质引入室内空间,将优雅的个性化、人情化因素与机械化生产融合起来,设计不再追求彰显自己地位的豪华装饰,也一改那种纯而又纯、与自然形态完全对立的设计形式,追求自然的、温馨的、返璞归真的境界。我们在研究现象的普遍性时并不排斥现象特殊性的存在,往往特殊性被人认知为普遍现象的丰富与认知空间的完善,同样普遍情感也不排斥个人情感的积极意义,顺应普遍情感也应包含个人情感对社会潮流的引领作用。对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要求,既不能“强人所难"也不能放弃对其现象产生的思考。

2 城市空间环境研究

2.1地域结构环境研究

城市空间地域结构反映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社会经济方面受到家庭结构、社会分层、种族差异的影响,表现为同心圆、放射扇形、多核心三大经典模式;发展政策方面受到政府宏观目标的影响,表现为圈层划分、新城建设、交通走廊延伸等;布局结构方面受规划思想和理论的影响,表现为古典形式主义的轴线放射、“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马丘比丘宪章”的社区更新和文脉保护、“全球21世纪议程”的可持续发展等;技术创新上受到知识经济的影响,如虚拟建筑、电子边疆、网络空间和家庭办公的出现。因此,城市地域结构环境的构成与演变,影响和决定了城市空间活动的区位分布。

2.2基础设施环境研究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的动脉和连接的纽带,由城市公共财政投资建设,作为重要的成本要素参加生产建设活动,获得附加价值。同时基础设施又有很强的系统性,强调系统的均衡和协调,局部的故障很容易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基础设施既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基本可能,又对开发强度提出了容量限制。

(1)市政设施环境容量影响评价:通过对给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的压力等值线、径流网络、负荷极值进行综合研究,确定开发强度和市政设施环境容量的关系,制订相应的城市公共经济政策。通过对大型、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市政设施环境容量影响评价,对超负荷开发项目增收额外的市政改造和增容费用,使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

(2)交通影响评价:通过对道路交通现状调查和发展分布预测,确定机动车规模,道路流量及停车容量的关系,综台考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小汽车普及等因素的影响,预测城市交通的容量极限和临界点。通过进行用地结构、开发强度对交通工程的影响评价,预测新建项目交通流量的产生(吸引)及对节点、路段和区域的影响,判定项目选址、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的合理性,确定因此需要承担的道路改建、拓宽、立交天桥和停车场库建设的规模和费用,保证城市交通的畅通和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

2.3空间景观环境研究

城市空间景观是城市发展的外在表现,是客观世界在主观反映中的感应空间,以路径、界线、区域、枢纽、标志等组成城市的意象图景。总体上表现为城市格局、建筑特色、空间特色、运动体系,具体上表现为建筑形态、环境艺术等。因此,城市空间景观环境既是历史积累的结果,又影响和决定了空间活动的形式特征。

(1)点、线、面的系统化研究:“点”是景观节点,包括主要标志性建筑、城市广场、桥梁等重要构筑物和火车站、汽车站、客运港、飞机场等重要城市窗口以及自然风景点、制高点等,构成城市空间景观的标志和亮点,产生和加强空间导向性和心理归属感。“线”是景观视线,包括重要商业街、步行街、滨水路、交通干道等组成的城市街景和由对称轴线、保护视线范围组成的景观走廊,将孤立的“点”连接成线,形成城市的运动景观。“面”是景观区片,包括旧城租界区、历史文物保护区、商业中心区、园林景区等,是“点”的放大和“线”的强化。点、线、面的系统化研究,将促进空间活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2)一维、二维、三维的全方位研究:“一维”是平面方式的研究,反映城市广场、街道、小品、游线的平面组台关系。“二维”是街景立面研究,反映街景特色、建筑风格和空间组合关系(序列、主从、对比等)。“三维”是城市空间景观的模拟研究,划定景观视线走廊,确定城市的天际轮廓线,使建筑物协调性研究从单点扩大到街区范围。

(3)文物环境景观: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历史风貌区、文物古迹三个层次研究古城风貌保护,划定保护禁区、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范围,进行文物古迹、重要景观节点的视线走廊分析研究。

(4)其它影响困素:综合考虑机场净空控制范围、微波通道、高压走廊以及高架、立交、天桥等对城市空间景观的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空间环境是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活动的物质承载和空间形态表现,是城市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自然风貌、形态结构、建筑风格、景观形象等的系统工程。因此随着这些原因和条件的变化,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也需要相应的不断发展来适应新的城市问题和城市需求。

参考文献

[1]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彭智谋,王小凡. 城市公共空间尺度人性化研究. 南方建筑,2006(5).

[3]谢凌姝. 城市公共空间的聚合——以成都市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与变革为例.四川建筑,2006(9).

[4] 陈蔚镇. 公共空间规划中的空间效应与社会影响.建筑学报,2004(9).

[5]迪特•哈森普鲁格主编.走向开放的中国城市空间.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9: 24.3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景观空间环境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环境清洁工
漫观环境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