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与民族建筑的研究

2012-06-04 01:30薛亮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建筑传统

薛亮

摘要:在“世界一体化”和“城市化”的时代浪潮中,提升“软实力”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作为艺术和文化载体建设也要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作出应有的贡献,现代建筑民族化,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城市更新国家建设

Abstract: in the "world inte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age tide, ascension "soft power"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As art and cultural carrier construction also want to carry forward national culture, 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 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modern architecture nationalization, which is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task.

Key words: the city update nation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并形成了人们独有的气质风韵。文化亦然,具有地域性,传统城区正是文化地域性的物质表现,使得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具有鲜明的特色个性。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在取得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如旧城改造大拆大建致使传统特色风貌消退、城市生态遭到破坏等。究其因,往往在保护更新过程中,对所在地段的区位特点、构成元素和文化背景缺乏关联性研究,导致保护性破坏,甚至是保护与更新的对立。

一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中的建设与问题

1.1“城市规模越大越好”。城市规模以大为荣、以大为有利。例如:某小城市,人口才20多万,要搞一个70km2的临海工业区,规模惊人。不少城市,以“高起点,大手笔”为名,城市人口动不动要成倍增长,显然,这样的方案是脱离实际的。

1.2“形式主义”泛滥。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城市都想建设标志性建筑物,以提高知名度。本来把城市搞好、搞美是规划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事情,是我们的职业特点。但是我们不能做那些根本不着边际的事情。搞“形象工程”得领导之心,不见得“得人心”。

1.3“高层成风”。以为高层建筑是现代化的象征。高层在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规划专业技术人员早有研究,而且不要盲目大建高层建筑也呼吁了很久,但是并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认识仍不统一。

1.4“大拆大迁成风”。城市必要的拆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应简单地大拆大迁,把旧城都拆掉重建。伦敦旧城改造规模也很大,而其中大量的是老房子的改造、利用。恰恰是在老房子改造利用上,他们做出了经验,创作了不少建筑的精品,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

1.5环境继续恶化。主要在大城市,一是汽车尾气污染,二是建筑过密。目前大量的住宅区建设都是从当前的眼光来看,采用了尽可能高的容积率,空地留的太少,老人、孩子没地方去,随着居民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住宅区的高密度问题很难改善。

二 民族建筑再现科学价值

不可否认,国外的建筑设计有许多先进之处,但我国的民族建筑也绝不是一切都过时。中国的建筑,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人文沉淀,是中国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建筑,更具有天然的实用功能。

以中国的民居来说,从南到北,风格大相径庭,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中国气候与地理条件南、北方差异明显。

岭南地区,流行吊脚楼,是因为当地雨量充沛,环境湿热,楼面悬空,有利于形成气流,水汽蒸发,提高居住舒适度与建筑寿命。另外,为了防晒通风,岭南民居普遍设计小窗以隔热,同时在屋舍两侧多有巷道通风。

江南地区,每年会出现连续几十天的梅雨天气,所以民居的屋顶坡面角度较大,有利于积水流走。江南民居中合院式住宅是比较常见的,将四周的房屋联结在一起,中间围成一个小天井,可以称为“南方天井院”,这是由于江南人口稠密,丘陵地多,平整的耕地少,“天井院”式住宅尽可能地节约了用地,三面或四面的房屋都建两层。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降水较少,形成了当地颇有特色的窑洞建筑,窑洞这种建筑就地选材,成本低,而且冬暖夏凉,所以窑洞直到今天依然得到当地人的青睐。

三案例说明

3.1通过对广州西关地区改造实践,探讨传统城区保护更新的适应性

3.1.1建筑与环境现状评析

1建筑与空间

基本保持了传统街区的形态,部分文物建筑保存较好,但多数破坏较大,尤其是传统民居,自然老化现象严重。60年代以后建的住宅多为6-9层,体量大,外观破旧与传统风情区极不协调。相当一部分临建和违章建筑,造成区内环境质量拥挤恶化,特别是上支涌沿岸临建古玩街,遮挡了湖面景观。

2绿化与景观

绿化以公园绿地为主,树种主要是榕树、棕榈科植物居多。而传统保护区内除几棵古榕和少许藤蔓外,绿化较少,环境质量较差。湖面开敞性不够、岸线亲水性差,景观布点缺乏系统性和特色。

3.1.2保护与更新适应性研究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实践中由于保护内容不明确,往往造成原有人文景观、历史场景消失。在改造保护中,往往强化硬质环境,而对软质的社会特征、习俗生活等忽略,取而代之的是能够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功能,这同样也削弱了改造复兴的社会意义。

2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保障风情区内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品味。从形式、色彩、风格等方面均表现历史街区特色,强化旅游者对风情区的总体印象。对不满足消防安全的街区道路、设施等进行改造,保证消防安全。

3.2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鄯善县老城区为例

(一)鄯善老城区特点

1、地处干旱区,依旧传承保护着传统的生土建筑文化。大多传统民居主要为一层土坯结构,材料以生土、红砖、木材、草泥为主,是地域建筑传统的自然延续,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冬暖夏凉,节省能耗。

2、老城区名为村落,实际自古以来就有城市雏形,建筑密度较高,街巷纵横交错,整齐有序,纹理分明。

3、老城区文化交融,传统文化丰富,每家每户大院都有一道门,当地人叫彩门。鄯善的维吾尔人,每家每户的门都不一样。

(二)鄯善老城区更新发展对策

1、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新的建设,在老城区内严格限制新增建设用地,避免占用耕地,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尽量在原有建设用地基础上,保留原有街巷机理,增加建筑密度,以满足居民对土地的需求。

2、居民建筑统一设计,体现地方风格更新的建筑统一设计,在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探索传统形式与现代生活的相融合,风貌保护与功能更新相结合。保持街区肌理的相对完整性,确保街区与城市整体的协调统一。

3、完善宅基地流转与退出机制允许申请宅基地的农村居民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中的商品房、安置房、物业或货币补偿,鼓励对已在城中购置商品房的居民退还原有宅基地,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明确货币补偿标准。

四 政府的规划管理中城市更新与民族建筑的问题与建议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观念,理顺体制,创新机制,按照“优化城镇环境、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档次”的工作思路,实行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统筹规划城镇空间布局,突出地方优势特色,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镇为骨干,以小集镇、中心村为依托,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文化特色明显、人居环境优美的绿色城镇体系,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引导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开展,积极推进全县城镇化进程。

结束语:曾经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运动使得世界各地大量的建筑遗产销声匿迹。历史地段及其建筑作为人类建筑文化的遗产,具有不可复制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沈福煦,刘杰著.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p5

2夏青.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更新机制. 城市建筑,2006(12)p15

3程建军. 三水胥江祖庙.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建筑传统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
常谈常新的城市更新思路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少年力斗传统
城市更新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清明节的传统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