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中文字构形的空间探索

2012-06-21 06:05马晓音
电影评介 2012年19期
关键词:构形海报设计观者

文字的演变与发展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从人类创造了文字,它就被看作是一种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手段。信息时代,伴随着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日趋频繁,带给文字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也促进了文字艺术的繁荣发展,文字艺术设计正在进入一个强大创造力的时代。

过去,文字只是单纯的用来传递信息,其实文字本身即隐含着图形美。用文字进行图形化的设计,能够让文字意象、生动地表现主题内容,更美化、更艺术的传递信息,达到信息传达与视觉美感传达的兼容并蓄,这也是目前许多设计师们都在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以单纯的文字元素为表现对象,通过在海报设计中介入文字构形空间形式的多种运用,将文字图形化、立体化,不仅可以丰富视觉的表达,产生新的视觉语义,而且能够极大地拓展海报的表现力,强化海报设计的视觉性与艺术性,赋予海报更多的意蕴。

一、关于文字构形

对海报设计中文字构形的空间形式展开探索与研究之前,有必要先对文字构形的概念进行一些阐述。

1.文字构形的概念

文字构形通常指在二维平面中,将单纯的文字元素作为设计主体,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形态塑造,以期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与内涵表达的双重传达。文字构形是文字的一种图形化表现,其目的在于强化二维平面中文字的信息传达与视觉表现。

通过文字固有的形态、结构,在平面设计中运用各种形式、手法进行组合与变化,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丰富的图形效果,并赋予其更多的内涵,留给观者深刻的印象。因此,在现代设计领域里,文字构形常常被大量的采用。

2.文字构形的内容

文字构形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文字的形态、文字的编排、文字的空间。其中,文字的形态和编排大都趋向于平面化表现,而文字的空间则更强调三维立体化的视觉表现。

其实,在实际设计运用中,文字构形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不应该生硬的将它们完全割裂开来。例如:将文字形态按照疏密、大小等形式组织编排,一样可以塑造出文字的三维空间感。所以,我们在研究文字的空间形式时也应将文字的形态和编排纳入其中。

二、文字构形的空间形式

1.文字构形的空间表现

文字构形的内容往往能给观者以视觉的张力和心灵的感触,其空间表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

(1)重叠

一种文字形象叠加在另一种文字形象上,产生虚实、深浅等前后关系上的层次和空间变化。通过巧妙重叠组合可以使单调的文字形象丰富起来,加深设计的内涵表达。例如日本设计师杉崎真之助为现代版画展设计的海报中(图1), 强调突出了文字主题,巧妙的运用文字的重叠,“现”与“代”、“版”与“画”一虚一实,形成了一种文字间的空间层次感。

图1 现代版画展 海报

(2)影子

实际生活中,影子是由光的存在而产生的,阴影的方向取决于光线的方向。而在文字的空间表现中,影子可以不需要符合真实投射效果,将所设计的文字重影或叠影等影子效果与主体文字一并表现出来,可以达到文字在平面中的视觉空间感。海报设计中,影子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设计的(图2),通过增加的模拟水中的投影效果,使文字呈现随波荡漾的空间视觉效果,强化了海报的主题。以色列字体艺术家欧德•艾泽(Oded Ezer)则以真实制作出来的三维文字实体及其光影来呈现主题文字的空间感(图3)。

图2 mattis 海报

图3 CoPro2000 海报

(3)远近

将西方绘画中透视的表现技法应用在文字表现中,以达到视觉与心理的空间感与纵深感。设计师李英伟在《设计深圳》海报作品中(图4),将主题文字的笔画由大到小,做纵深方向上的排列,制造出视觉空间感。海报体现了深圳作为设计之都的发展历程。

图4 设计深圳 海报

(4)疏密

文字的疏密排列也可产生空间,在一个版面中,数目众多的文字群按疏密的不同放置在版面中,产生前后变化的空间感。日本设计师杉崎真之助善于运用文字的疏密排列制造海报的空间性,从他的《文字都市》海报作品可以窥见一斑(图5)。设计师用文字作为设计元素,密密麻麻、疏密相间的排列,表现出都市繁华的景象。

图5 文字都市 海报

(5)虚实

通过将文字巧妙处理为虚淡、模糊、隐退或是实在、强烈、突进的不同效果,从而达到平面中的“不平面”。例如:澳大利亚INK AHOOTS设计公司的海报作品正是利用了这一表现形式,将海报中原本平面化的文字排列设计成虚虚实实,波浪起伏、富有韵律与动感的视觉效果,吸引了观者的注目(图6)。

图6 海报

(6)延伸

以文字形态进行方向、大小和色彩的渐次变化,形成规律性的秩序。延伸效果具有一种立体的感觉,其最大特点是增强文字的动感、空间和方向性。2011德黑兰字体海报设计展中,设计师Kamyar Ghalami的字体海报作品就是将字形纵向延伸而产生一种单纯的文字空间感,犹如一幢幢高高耸立的大楼,使作品别具一格(图7)。

图7 字体 海报

(7)矛盾空间

图8 海报

图8 海报

运用视错觉现象,巧妙的将立体化形象的文字笔画用矛盾的空间构架起来,其特点是文字形象局部结构形态合理,但整体却是矛盾的。这种现实中不存在的空间透视效果能给人独特的视觉新奇感受。例如图8和图9,都是在海报中将单纯文字形态设计构建出矛盾空间,以增加视觉的趣味性。

(8)综合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构形的空间形式综合应用,产生丰富而富于变化的空间视觉效果。如前面提及的以色列字体艺术家欧德•艾泽(Oded Ezer)为字体海报设计的作品(图10),不仅海报中的文字本身具有拟人化的立体形态,同时,通过虚实、影子等空间形式的处理,使得海报中的文字充满了生命力。又如国内年轻平面设计师侯楠山的海报作品(11),作品综合了延伸、虚实、远近等空间表现形式,将汉字与拉丁字相融合,不仅创造了文字的立体视效,还强化了Typochina海报主题,赋予海报深层次的内涵。

图10 Plastica 海报

图11 Typochina 海报

文字构形的空间呈现形式可以是单字构形也可以是字组构形。运用文字本身特有的字形、结构和笔画进行文字构形,设计构建出形态与意蕴相通的具有表现力的空间图形。这种文字空间图形不仅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更能增加文字表达的视觉语义,给观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日本平面设计师浅叶克己说过:“文字有三个层面,一是书写在表面上的文字;二是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还有就是激发人们的艺术想象力的文字。”[1]文字空间构形在海报中的运用就是要激发观者的艺术想象,扩展海报设计的表现力,最终达到强化海报主题的目的。

2.文字构形的空间视觉特征与原则

(1)立体感

文字构形的空间形式最为基本的特征就是着力追求文字的远近、虚实、大小等的空间立体效果。立体感是文字构形的空间形式,将文字构形立体化,更多的是强调文字形态在视觉上和心理上的空间量感。运用好这一特征,可以更好的表达海报主题内容,赋予海报更强的视觉张力。例如:设计师韩家英先生为《天涯》杂志所做的系列海报(图12),将汉字平面化的文字制作出了“不平面”的空间效果,纯粹而洗练的表达出浑厚的东方意蕴与哲理,强化了海报的主题。

图12 天涯 系列海报

(2)虚幻感

文字构形的空间表现是在平面载体上进行的,因此,文字构形所创造出来的空间形态都是一种幻像,文字所塑造出来的形象与造型,是二维平面中的三维空间表现,真实空间并不存在,这就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遐想创意的可能。例如我们可以从前面提到的日本特点设计师杉崎真之助在为森泽(Morisawa)字体设计公司设计的列整齐的文字在凸镜下看到的视幻效果(图13),设计者对文字进行疏密、虚实处理,模拟排的关注,又体现了字体设计工作是“粒粒皆辛苦”的行业。为此,运用文字构形虚幻感的空间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创造不可能的可能。

图13 海报

(3)个性化

在对文字构形空间形式的探索中,文字空间的个性化表现一直是每个设计师为之一种独一无二的个性化文字——新英文字(图14)。例如: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的徐冰先生,他极富创造力的颠覆了传统文字,创造出的个性化设计也应是文字构形空间形式表现所具备的特征。又如日本设计师五十岚威畅独具个性的建筑字母、镜面字(图15)等,在创造与众不同的空间形式表现上增强了文字艺术的生命力。

图15 五十岚威畅的镜面字

(4)艺术性

文字作为语言工具,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有艺术性,这也是文字构形所遵寻的设计原则。文字在视觉传递中,通过巧妙的对其进行的图形化处理,获得形式美感,引起观者的心理共鸣,留下深刻的记忆。在海报设计中,文字无处不体现着结构美与风格美,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例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在《山外有山》海报设计中(图16),巧妙地将线性化的“山”字与三棱柱体形态同构,同时又以汉字书法中的“山”与中国水墨画融合,艺术化的将海报文字制造出了具有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与空间效果的海报作品,突出了“山外有山”的主题,引人共鸣、记忆深刻。在文字构形的空间表达上,文字信息的传递需要结合艺术性的表现,获得观者对美的视觉的认同感,最终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

图16 山外有山 海报

(5)可读性

文字构形是以单个或多个文字组构成图形来传递某种语义的。观者只有读懂文字的含义,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字图形的视觉语义。

在现代社会里,视觉设计过剩现象比比皆是,文字艺术设计领域亦是如此。设计者过分追求所谓标新立异、夸张变形,使文字经过造型、色彩上的过度设计后变得错综复杂、眼花缭乱,使观者产生视觉疲劳,不知如何去读字、读图,最终影响语义、信息的准确传递。所以,追求新意、追求空间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切合主题信息的传递,把握好一个度。

可以说,文字构形的这五方面的空间视觉特征与原则有着一定的关联性。立体感、虚幻感是塑造文字构形空间化的根本保证,个性化、艺术性是文字构形应遵寻的设计原则,可读性则是所有文字构形乃至文字艺术设计的本源所在。

结语

海报设计中文字构形的空间研究与运用分析,是针对文字图形化空间表现而言的,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追求意境和视觉化表现可以更好的突显海报设计的主题,强化海报设计的表现力,留给观者深刻的记忆。

在海报设计中,运用重叠、影子、远近、疏密、虚实、延伸等表现手段可以强化文字构形的空间形式;在表现立体感、虚幻感的空间视觉特征的同时,不可缺失对文字空间塑造的个性化和艺术化以及文字可读性等设计原则的追求;研究海报设计中文字构形的空间形式的丰富表现,最终还是为了能更艺术化的将信息准确地传达。

文字构形的空间探索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在未来海报设计中,关于文字构形方向的研究,还会有大量设计师继续研究与探索、不断推陈出新。

注释

[1].刘彬.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传统性研究[J].装饰,2006(9):47

[1]季铁,周旭.文字设计与传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2]王雪青,陈华沙.字体创造设计[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3.8

[3]本•埃尔特姆.审美与责任——澳大利亚设计公司Inkahoots [J].新平面,2008,第17期

[4]德黑兰字体海报大赛 http://todayposters.com/

猜你喜欢
构形海报设计观者
健康防护系列海报设计
节日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双星跟飞立体成像的构形保持控制
端午节观龙舟赛
陆方 海报设计
通有构形的特征多项式
对一个几何构形的探究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