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地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与筛选

2012-06-29 02:20刘晓伟何宝林
长江蔬菜 2012年22期
关键词:青薯陇薯虎头

刘晓伟,何宝林

(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兰州,730070)

马铃薯是甘肃省东部地区三大主要作物之一,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结构中的支柱产业,由于其产量高、产品用途广,集粮、菜、经、饲于一体,种植效益好,在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占有重要地位[1~5]。为了做大做强陇东马铃薯产业,针对当地马铃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品种老化问题,试验选取了目前商品性及抗逆性较为突出的8个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期全面了解各品种在当地种植的适应状况及商品性,初步选出可在甘肃东部地区示范推广的新品种,以提高马铃薯生产的经济效益,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陇薯5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陇薯6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陇薯7号(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选育)、庄薯3号(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宁薯4号(宁夏西吉县良种示范繁殖场选育)、中大1号(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CK)、青薯168(青海省农业科学院选育)、虎头(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0年4~9月在甘肃省庄浪县进行,采用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地膜选用厚度0.008 mm、宽1.2 m的黑色农用聚乙烯地膜。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小区面积 21.6 m2(3.6 m×6 m),采用全膜侧沟播技术,先起垄覆膜再播种。垄宽70 cm,垄高30 cm,株距35 cm,播种密度3 200株/667 m2。667 m2施农家肥 3 000 kg,尿素 7 kg,普钙 50 kg,现蕾期追施尿素10 kg/667 m2,播前用 40%辛硫磷0.5 kg/667 m2处理土壤,防治地下害虫,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马铃薯品种生育期比较

试验结果(表1)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中,庄薯3号生育期最长,为150 d,属于晚熟品种;陇薯系列生育期接近,为139~141 d;宁薯4号、中大1号、青薯 168、虎头分别为 139,132,140,136 d。

2.2 参试马铃薯品种的农艺性状比较

在甘肃陇东地区,马铃薯长期以来主要作为辅助口粮和饲料,仅有少部分作为商品在当地流通,要求品种具有丰产性、抗病性及适口性。随着经济的发展,马铃薯生产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品种的薯形薯色、耐贮运能力、表观光滑度、芽眼的深浅及适口性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试验结果(表2)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中庄薯3号、陇薯5号、陇薯7号、宁薯4号薯块整齐,芽眼浅,薯形规则,单株块茎质量较大,大中薯率高,分别为75.8%、75.1%、70.4%、65.0%,均高于对照,而其余参试马铃薯品种单株块茎质量、大中薯率较低。

表1 参试马铃薯品种生育期比较

2.3 参试马铃薯品种的产量比较

由产量结果(表3)可知,参试马铃薯品种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庄薯3号>陇薯5号>陇薯7号>青薯168>宁薯4号>虎头>中大1号>陇薯6号,参试马铃薯品种除陇薯6号比对照减产18.60%外,其余品种均比对照增产,分别比对照增产63.05%、55.06%、48.45%、46.90%、34.01%和11.34%。经方差分析,品种间差异极显著(F=11.83>F0.01=4.28),重复间差异不显著 F=0.21<F0.05=3.74),庄薯 3 号、陇薯 5号、陇薯7号、青薯168、宁薯4号、虎头和中大1号差异极显著,陇薯6号与中大1号差异不显著。

2.4 参试马铃薯品种抗晚疫病情况

由于2010年7月平均气温为19.6℃,较历年值略低0.4℃,降水112.6 mm,较历年值略多13.3%,气候条件适宜,为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8月降水49 mm,比历年值偏少52%,由于降水少,晚疫病的蔓延受到一定的抑制;9月降水63.1 mm,比历年值略少5%,充足的湿度条件使晚疫病再度扩展蔓延,呈现出又一次发病高峰,但充沛的降雨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为参试马铃薯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各品种晚疫病调查结果为,中大1号、青薯168、虎头、陇薯5号、陇薯6号发病较早,盛发期病叶率高,其中中大1号、陇薯5号、陇薯6号晚疫病严重和病情指数较高,不抗晚疫病;而庄薯3号发病最晚,高抗晚疫病;陇薯7号、宁薯4号、青薯168、虎头则表现为有一定的抗病性。参试马铃薯品种对环腐病、黑胫病等均有一定程度的抗性。

2.5 参试马铃薯品种间抗旱性比较

2010年7月之前降雨充足,各品种马铃薯生长良好,8月之后,正值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对水分需求量大,而此时降雨少于往年同期,加之高温,使旱害更为严重,马铃薯普遍减产。在伏秋连旱条件下,各品种表现出不同的抗旱性,陇薯5号、陇薯7号、青薯168、庄薯3号较耐旱,田间长势看不出旱害现象。

表2 参试马铃薯品种农艺性状比较

表3 参试马铃薯品种产量比较

表4 参试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抗性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从各品种的抗旱性、晚疫病的发生情况,生育期及产量结果综合分析,以庄薯3号、陇薯5号、陇薯7号、青薯168、宁薯4号5个马铃薯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抗晚疫病,晚熟,产量高,大中薯率60%~75%,是优良的菜用型马铃薯品种,也可用作淀粉加工原料,可作为陇东地区的主栽品种进行生产示范。虎头、陇薯6、中大1号有待进一步试验。

[1]巩永平,王国平,张天佑.甘谷县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庄薯3号丰产栽培技术[J].中国马铃薯,2007,21(4):250-251.

[2]文国宏,王一航,李高峰,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8(4):35-37.

[3]官学尧,宋杰.马铃薯新品种宁薯4号[J].马铃薯杂志,1994(3):190-191.

[4]谢奎忠,杨谋,陆立银,等.陇薯7号脱毒原种的繁育技术[J].中国种业,2010(5):50-51.

[5]刘晓伟.何宝林.不同种植模式对旱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1(14):38-40.

猜你喜欢
青薯陇薯虎头
马铃薯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几个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夏河县高寒阴湿区的对比试验
夜钓虎头鲨
2020 年山旱地全膜双垄沟播马铃薯品比试验
种植密度对青薯九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虎头茉莉的养殖方法
庄浪县山旱地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小米游侠记:虎头将军
马铃薯主食化品种筛选研究
半干旱区马铃薯品种性状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