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设施服务能力指标评估体系研究

2012-07-05 12:02彭荣华张建新王建波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10021
物流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储备库缺货发货

彭荣华, 张建新, 王建波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21)

随着各级政府对应急救灾储备的日益重视,相关民政部门已经大规模建设了各种类型的应急储备库。但是如何配置救灾应急储备库,如何很客观的去评估各个储备库的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应急储备库的选址问题,但是选址出来的结果如何,并没有很好的去评价。应急设施服务能力指标评估体系选择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评估的结果,选取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决定评估结果的真实性。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我们知道应急服务主要包括食品物资、医疗物资、交通运输工具、救灾物资等,因此选择指标的时候对于物资涵盖我们需要考虑如上几个方面。对于应急设施的服务能力,物资只是一个方面,同时我们需要考虑是否能快速的响应和有效的运输配送的问题,同时还必须考虑信息流的问题。因此,救灾储备库物流服务能力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不容易直接观察评价,因此本文主要是分析服务能力的外在表现和物流过程,通过评价物流服务的过程来评价物流服务能力。

1 指标体系构建步骤

本论文基于分析各个行业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分析和提取可用于应急储备库的服务能力评估的指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最后对这些指标进行定量定性处理,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值。具体如图1所示:

我们总结出如下的评估体系:

包括了一个总目标层:应急设施能力评估;3个二级目录层:应急物流订单系统、应急物流储备系统、应急物流配送系统。12个三级目录层:其中应急物流订单系统包括了订单处理能力、订单处理速度、订单缺货率3个模块;应急物流储备系统包括了库存能力、库存成本、收发货能力、库存损耗率、库存物品种类5个模块;应急物流配送系统包括了运输能力、应急物资达到齐套率、运输能力覆盖率、应急物资运输及时性4个模块。 (见图2)

2 指标的量化

2.1 应急物流订单系统

2.1.1 订单处理能力

在这里我们定义订单处理能力为尖峰年份订单处理时间的总计。尖峰年份是指统计年限中某年的订单处理量最大,那么该年表示的就是尖峰年份,我们定义:

由于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我们以一年为周期处理数据,我们规定订单处理能力为roc,共有数据N年,第i年总计收到订单数为Di。上述公式转化为:

图2 指标体系模块

图1 指标体系建立步骤

2.1.2 订单处理速度

订单处理速度是指分解、合并、分拣、运输、跟踪订单对客户的综合反映能力。由于订单处理的时间很难统计,各个时间节点不易控制,我们规定订单处理的时间为客户订单达到时间开始,到最终该客户的货物发车为止的总的时间。我们定义:

订单处理速度=货物发车时间-订单到达时间

由于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我们以一年为周期处理数据,我们规定订单处理速度为V,第i张订单到达时间为Ti0,该订单订的货物数量为mi,对应的该货物发车时间为Ti1,一年共有订单数量为n。我们定义:

2.1.3 订货缺货率

订货缺货率rOS是订货时缺货的产品数量nOS与订货产品数量nOP的比值,即:rOS=nOSnOP。订单缺货率目前也有从送货次数来考虑的,如订单缺货率是指缺货次数与用户要求次数的比值;订货的满足率是指现有库存能够满足订单的次数与顾客订货总次数的比值,等等。这里我们定义:

订单缺货率=缺货产品数量/订货总数量

由于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我们以一年为周期处理数据,我们规定订单缺货率为Q,第i张订单订货缺货数量为Niq,该张订单的订货总量为Nim,一年共有订单数量为n。上述公式转化为:

2.2 应急物流储备系统

2.2.1 库存能力

我们规定了库存能力即库存的最大存储量,但是如果进一步考虑,我们会发现存储量可包括两个部分,自用仓库的存储量和第三方仓库的存储量。对于自用的仓库还需要考虑未来几年内的规模的发展等因素。但是由于第三方仓库的不确定性和规模发展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把第三方的仓库实际存储量当作此时的最大库存。因此我们定义:

由于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我们以一年为周期处理数据,我们规定库存能力为W,第i天自用仓库最大库存量为Woi,该天租赁的第三方仓库实际库存为Wsi,一年共有n天。上述公式转化为:

2.2.2 库存成本

库存成本指存储在仓库中商品所需要的成本,还包括订货费、购买费、保管费等;通过配送中心各部门的协作,减少库存周期与库存量,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每年年初民政部汇总各代储单位情况后,按照上年实际储备物资金额的3%核定上年度的管理经费。我们定义为:

由于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我们以一年为周期处理数据,我们规定该年库存的总成本为F,该年的总仓储费用为Fw,每日实际库存量为Wi,一年共有n天,则上述公式转化为:

2.2.3 收发货能力

收发货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目前设备和人力的条件下能实现的货物的吞吐量的大小,其衡量值有如下几种方式:进出货效率=(进货时间+出货时间)/总工作时间;商品收发正确率=(某批吞吐量-出现差错总量)/同批吞吐量;进货能力率=进货时间;出货能力率=出货时间。我们规定如下:

收发货能力=(自用仓库最大容量*可用站台数)/平均单位货物收发货时间+(租赁仓库实际容量*可用站台数)/平均单位货物收发货时间

由于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我们以一年为周期处理数据,我们规定收货能力为Pin,发货能力为Pout自用仓库最大容量为Womax,自用仓库的单位货物收发货时间为to,其收货站台数量为Noin,发货站台数量为Nsout;租赁仓库实际容量为Ws,租赁仓库的单位货物收发货时间为ts,其收货站台数量为Nsin,发货站台数量为Nsout则上述公式转化为:

2.2.4 库存损耗率

库存损耗是指因物品发生变质变形等等各种因素造成物品不能正常使用的部分物品,我们定义:

库存损耗率=损耗/平均库存

由于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我们以一年为周期处理数据,我们规定库存损耗率为V,盘点次数为Np,第i次盘点损耗为Qi,一年共有n天,第i天库存为Wi,那么上述公式转化为:

2.2.5 库存物品种类

由于应急物资的特殊性,库存储备的物资不可能是单一的物资,必须存储一些生活必备品和救助医疗必备品等,因此,物品的种类繁多,我们这里的库存物料种类即指实际在库存储的物品的种类的平均数,如下所示:

由于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我们以一年为周期处理数据,我们规定库存的种类为K,共计盘点N次,第i次盘点实际在库库存种类为Ki,则上述公式转化为:

2.3 应急物流配送系统

2.3.1 运输能力

运输能力指在目前道路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拥有车辆在一段时间内的最大通行能力。这里由于道路有多级的属性,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系数在内,可能同时还需要考虑转运和转运的交通枢纽的吞吐量等等约束的限制,相当于一个NP问题,为了简单起见,我们直接用历史数据,每批物资运输的时间来考虑。或者也叫平均配送速率或者单位时间配送量率,其中,车满载率=实际装载能力/装载能力;平均配送速率=配送总距离/配送总时间,单位时间配送量率=配送物资总量/总配送时间。这里我们规定运输能力如下:

由于灾害发生的周期性,我们以一年为周期处理数据,我们规定运输能力为C,一年内一共有N辆车进行配送,第i辆车配送物资总量为Qi,该车配送的里程为Ri,则上述公式转化为如下:

2.3.2 应急物资到达齐套率

部分物资例如帐篷是包含多个品项,配送时时分开配送,必须全套物资到齐才能使用,否则,会造成一定量的物资到达浪费,这里我们规定如下:应急物资到达齐套率=到达的成套物资的数量/到达的所有物资套数。

2.3.3 运输能力覆盖率

定义运输能力覆盖率rTC:运输能力覆盖率是物流网络连线的数量和长度的分布,用服务商所拥有的运输路线数及其里程来描述不同的储备量其所能覆盖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很明显但我们拥有的库存量越大时,其能同时覆盖的范围越大。我们定义运输能力覆盖率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该储备库能实际到达的区域的半径大小,或者说是能覆盖整个区域的百分比,在这里我们采取服务半径和覆盖率来衡量。

2.3.4 应急物资运输及时性

及时性即按时完成配送任务,我们定义:

3 指标权值的衡量

3.1 AHP法权值矩阵

我们建立一个总目标成A,A下面罗列多个一级指标层B,对于每个一级指标层B相应的有下一级即二级指标层C相对,对于每个B来说有自己互相间的相互重要性,也有B对于上一级指标A的重要性,两两互相比较,构造如下表所示的判断矩阵比较表,之后便可以计算每个子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值的大小,得到重要性的排序。

表1 判断矩阵的比较表

这样一来我们找出的多个指标两两互相比较的结果可以用矩阵A来表示:

3.2 一致性检验

这里当C.R.<0.10时,我们认可结果满足一致性的检验,即结果是合理的,否则我们需要对指标的权重系数等进行修改和重新确定,再次确定是否结果满意一致性的检验,若确实有问题,则需要对指标进行修改,只有当所有的检验都是合理的,这是所有的权重包括相对于总目标层的权重值才是可信的。

表2 多阶判断矩阵的R.I.值

3.3 指标权值确定

根据影响应急储备库服务能力的各级指标的重要性比较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计算,所得判断矩阵及相应计算结果,如下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表3 A-D相对于总指标的判断矩阵

其中C.R.=0.015<0.10,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同理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

表4 各级指标的权值

4 结论

本文应对应急救灾储备库服务能力范畴,根据指标建立的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易理解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定性与定量原则、多目的原则等相关原则,结合了应急救灾储备库的特点,建立了3个二级目录,12个三级目录的指标评价体系,对于应急设施能力评估体系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价值。

[1] 陈铁巍.基于供应链的物流服务能力构成要素及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4):744-750.

[2]毕强.基于LibQUAL+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东北三省省地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调查与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0(2):55-59.

[3] 张同伟.快递公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硕士论文),2008.

[4] 邱官升.快递业服务质量分析与改善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硕士论文),2008.

[5] 王海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 (硕士论文),2006.

猜你喜欢
储备库缺货发货
空气显卡新成员 RX6700XT开卖
今年河蟹产量高、规格大!因脱壳晚,中秋可能缺货,后期价格走势有点悬
浙江省粮食局直属粮油储备库:人才殷仓廪 创新促发展
“缺货”等十四则
陕西省靖边粮食储备库:构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 提升服务“三农”水平
俄批准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
标准规程发货排行榜
标准规程发货排行榜
标准规程发货排行榜
标准规程发货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