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口垫在急诊洗胃中的应用

2012-07-05 03:06张会文刘巧玲李海燕冯碧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9期
关键词:毒物胃管开口

张会文 刘巧玲 李海燕 冯碧霞 何 垚

张会文:女,本科,主管护师

洗胃是抢救口服农药中毒患者的首要急救措施,能尽快减少体内毒物[1]。在临床上,置胃管时一直采用开口器、压舌板,以防患者牙齿咬管,但使用开口器易引起患者口腔黏膜及牙齿损伤,又易导致胃管移位、滑动脱出。我科于2011年3月开始使用一次性口垫代替开口器以支撑患者牙齿,既能避免患者牙齿咬管,又能防止患者口腔黏膜及牙齿损伤,而且易于固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2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口服中毒患者156例,男69例,女87例。年龄16~68岁。其中有机磷农药中毒71例,百草枯中毒8例,灭鼠药中毒13例,镇静剂中毒31例,食物中毒18例,药物不详15例。昏迷患者24例。按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患者在操作上均按院内技能操作统一培训。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用物均按洗胃常规准备[2],增加一个一次性口垫。首先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中毒程度、中毒原因及毒物性质,针对不同情况,根据医嘱选用不同的洗胃液。按常规方法取左侧卧位[3],对清醒合作患者,护士在置胃管时,嘱其张口,将一次性口垫直接放于患者上下切牙之间,嘱其轻轻咬住一次性口垫即可;昏迷患者可用开口器协助放入一次性口垫,操作者左手固定一次性口垫,右手将胃管从一次性口垫内插入胃内,插入胃管长度应在原有长度(发际至剑突)基础上增加10 cm[4],置管成功后,操作者一手固定一次性口垫及胃管,另一手可操作洗胃机进行洗胃。

1.2.2 对照组 用物按洗胃常规准备。操作者用开口器固定患者牙齿,防止患者咬管,其他同试验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置胃管及洗胃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如牙齿损伤黏膜出血、胃管盘曲口腔、胃管受压、胃管脱出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在置胃管及洗胃过程中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置胃管及洗胃过程中不适症状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开口器在临床洗胃中用以支撑患者牙齿预防咬管,但在插胃管及洗胃中患者不适以致不太合作,常常会使开口器移动而压迫胃管,有时甚至造成胃管脱出,而需重新插管,易损伤口腔黏膜、牙齿,造成患者口腔出血及疼痛,增加了患者痛苦。而一次性口垫易于固定,即使患者不适以致不合作也不会压迫胃管,损伤口腔黏膜、牙齿,造成患者口腔出血及疼痛。

一次性口垫较开口器在患者口腔中的位置浅,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患者易于配合插胃管及洗胃,减少了胃管盘曲口腔甚至滑出的情况,从而减少了洗胃的时间,减轻了洗胃对胃黏膜的损伤。

一次性口垫为一次性使用,成本低廉,可避免因消毒不彻底而引起的交叉感染。开口器使用后,需要先消毒,晾干后在前端缠绕纱布,再灭菌使用,工序多,成本较高。

口服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诊之一,早期洗胃能尽快清除毒物,减少毒物的吸收,为挽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服毒患者常为强迫性就诊,极不配合抢救及治疗[5],此时护理人员除对患者予以心理疏导,安慰患者,取得其最大程度的配合外,还应在洗胃的操作中,减少对患者的损伤,缩短洗胃时间,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少不适症状的发生。

[1]杨丽丽,陈小杭主编.急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

[2]孟庆义主编.急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4.

[3]彭刚艺,刘雪琴,冯秀兰,等主编.临床护理技术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346-348.

[4]方咏梅,王 霞,张桂兰.洗胃胃管插入长度的护理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536 -537.

[5]尹昱昀.浅谈服毒自杀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6,3(12):85 -86.

猜你喜欢
毒物胃管开口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毒物——水银
Zipp全新454 NSW碳纤开口轮组
假如山开口说话
和小动物一起开口吃饭
AMDIS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关于某养殖场毒物中毒病的调查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