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宽带”双轮驱动中国电信有望领跑运营市场

2012-07-10 06:57梁既白
通信世界 2012年12期
关键词:天翼中国电信宽带

特约撰稿人 | 梁既白

中国电信近年来聚焦天翼和宽带两大战略方向,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它们相互促进有利于中国电信形成良性的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

随着2011年度业绩报告的公布,中国电信向业界、投资人和消费者递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经营收入达到2449.43亿元,同比增长11.7%;EBITDA率为40.8%,显示出了良好的财务状况;3G用户达到3629万户,比上年增长195.3%;“光网城市”战略持续推进,宽带用户净增1333万户,比上年增长21.0%。

经过2011年运营商的中原逐鹿,3G拐点逐渐显山露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新的运营模式、价值模式席卷全球,国内三大运营商也不可避免地必须因应新的挑战。而目前的中国电信正踌躇满志、引箭待发,大有悄然领跑国内通信市场之势。

市场经营策略得当

2011年是通信业界公认的“关键年”,随着三大运营商各自制式的3G终端逐渐成熟,3G用户快速增长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在2011年初中国电信就加大了终端引入的力度,并从第二季度起在全国推出了“千元智能机”战略,在“天翼+Android”的大旗之下大举进军中端客户市场。中端客户市场的争夺难度较小、挖转成本较低,其中的学生群体、年轻白领群体、高级工人群体都是新业务、新应用的主力用户,也是未来带来更多收入增长的“潜力股”,虽然中国电信牺牲了当前的ARPU,但是为赢得未来奠定了基础——既避免了中国联通用高营销成本换取高价值客户所带来的净利润率大幅跳水、财务健康状况不佳的尴尬,也为保证今后市场稳定奠定了基础。

在移动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电信在“光进铜退”、“光网城市”等方面的投入也是不遗余力。随着光网络线路和设备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价格的不断下降,光网络通信正在进入更多百姓家庭。在部分沿海发达省份和城市,中国电信已经将FTTH、FTTB作为发展新用户的主要手段,一方面为客户提供更加高速稳定的接入服务,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宽带业务扩容、智能家庭业务,乃至多业务融合打下基础。

2011年的市场经营策略得当,实际上对今后的业务运营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一方面天翼用户实现了最小有效规模,意味着今后天翼的平均用户营销成本投入有了更多的优化空间,单纯依靠成本换取用户的快速扩充方式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实现“软着陆”;另一方面,宽带用户稳步增长的同时,中国电信在核心网、骨干网和城域网的建设以及数据中心的优化建设方面也“勤练内功”,这些投入为接下来的宽带提速竞争起到了未雨绸缪的作用。

转型取得突破

面对中国电信2011年的业绩报告,笔者认为,2011年中国电信最大的成功并不是在收入、用户数、财务健康度等方面取得成效,而是对于转型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2008年中国电信完成了对中国联通CDMA业务的融合,尽管是在承担挑战的条件下获得了更多的机遇,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好自身定位、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并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也就是中国电信必须摆脱过去那种具有浓重“老国企”风格的管理模式,以及以我为主、被动应对、手段单一的运营模式,借助移动互联网新的价值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契机,迅速确定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定位和方向,在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同时,力争成为国内通信市场乃至移动互联网市场中新的开拓者和领跑者。

因此,在完成了最小有效用户规模的“原始积累”之后,中国电信2012年开始以“天翼+宽带”齐头并进的策略,稳打稳扎,有序推进,也许牺牲的是眼前的一些指标(如所谓的3G用户ARPU),但着眼的却是更加长远的未来。

移动和宽带相得益彰

之所以要脚踏实地推行“天翼+宽带”战略,皆因这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特征依然是“快”,“快”就意味着客户期望得到更直接、更有效的释放,这一点需要三个基础元素来支撑:终端、网络和应用。终端方面,中国电信之前心无旁骛地发展Android证明了其判断和选择的正确性,如今iPhone 4S众望所归登陆C网,自是增加了明星终端的晕轮效应。网络方面,中国电信连年来的加速建设已经使得天翼3G网络的覆盖具备了明显优势。应用方面,尽管中国电信对此干预甚少,但之前众多的Android官方、第三方市场和已经登陆的苹果App Store已经让其受用不尽。这三者构成的用户体验,使得天翼品牌在3G市场中逐渐形成了终端选择多、网络可靠、应用无所不有的口碑效应。

在宽带数据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电信一直以来都外拓市场、内强实力,在核心网建设和数据中心建设方面持续投入,这些都是未来整体业务竞争的基础。如果简单地将网络比喻成一棵大树,将客户比作树叶、花朵和果实,那内容、应用、数据中心和网络就有如树根和树干,有了这些才能保证大树茁壮成长。对于客户而言,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许多应用已经不再简单地停留于本机使用,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依赖网络连接,在未来,我们甚至很难简单地将软件和服务分开。当应用转化为流量,流量在网络上跑、在数据中心或云上交互和存储,所有无线信号最终都要落地,所有的云都需要“接地气”的根时,数据网络的优劣将决定竞争的成效。

当移动业务和宽带业务相得益彰的时候,宽带业务向移动业务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支撑基础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移动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又为宽带业务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此一来,移动互联网的良性发展模式就可以基本成型了。

今年初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的年度工作报告中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口号和绚烂夺目的目标。由此可见,中国电信高层更期望在“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之后,能够对现有的客户群体、业务、运营模式甚至人员结构等进行夯实和优化。此外,在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终端、网络、应用三元素中,前两者中国电信已经基本做到令客户满意,而在应用方面中国电信提出的“3G手机应用辅导站”计划,虽然具有很好的市场前瞻性且不失为一种竞争的“软手段”,遗憾的是在全国上下尚未深入而全面铺开。对此,中国电信也应当考虑如何以类似的方式来缩短客户距离、直接提升客户体验,毕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更近”才能“更快”。对此,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天翼中国电信宽带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天翼1号2021:打造5G国民手机
装宽带的人
中国电信再聘6名首席专家
射频宽带放大器设计
披荆斩棘,逐音乐梦想
广东电信发布智能光宽带新标准
一种新颖的宽带大功率分配器
北京电信:天翼1890号段放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