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背景下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模型

2012-07-12 02:06程晓丽
池州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皖江区域旅游

程晓丽

(池州学院 资源环境与旅游系,安徽 池州 247000)

1 引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21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谋求区域联合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竞争的根本性策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其它战略定位的重要产业,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快速发展[1]。区域旅游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由政府主导旅游市场向市场主导旅游市场转变,从而逐步消除区域经济障碍,促使相邻的区域间建立紧密的旅游联合,形成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实现旅游业的共同增长[2-3]。可以说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全球化背景下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不仅要求区域间游客、资金、人才、服务设施等显性要素实现共享与整合,也意味着旅游规划设计、品牌打造和竞争力提升等隐形因素的合理整合,在促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同时,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4]。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东部沿海地区传统产业发展优势在减弱,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5]。在此背景下,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格局势在必行。2009年3月安徽省正式提出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以下简称皖江城市带),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省第一个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范围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皖江城市带的设立对中西部产业转移和区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旅游业是地区产业转移的先导力量,不仅自身承接了产业转移,还诱导其他产业向承接产业转移区转移[6]。所以设立示范区给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业处在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2 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SWOT分析

SWOT分析模型是由美国韦里克教授提出的一种产业现状分析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其中,S、W 是内部因素,O、T 是外部因素。运用SWOT分析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对经济实体内外部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应对的策略,进而开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方法。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影响巨大,本文采用SWOT模型对旅游一体化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2.1 优势(strength)

2.1.1 区位优势 皖江城市带包含九个城市和两个县区,从地理位置上看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是中东部地区一个重要的地理交汇点,与国内各地尤其与长三角地区经济来往密切,区位优势明显。皖江城市带交通便捷,有四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有合肥至南京、武汉、北京和福州的高铁,有以合肥、安庆为中心的航空枢纽,有依托长江及内陆河道的发达水运航线,还有在建的合肥新桥和池州九华山机场,将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2.1.2 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中的主角,也是旅游一体化进程中的基础资源,没有旅游资源就无所谓旅游一体化开发[7]。皖江城市带旅游资源丰富,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标准,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调查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的主类和亚类旅游资源的拥有率分别达到100%和80.65%。辖区内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雄奇灵秀的“江淮第一山”天柱山,天下四绝之一的太极洞,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还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芜湖方特欢乐世界。按照皖江城市带“同频共振”的发展原则,未来这些旅游资源有望串联整合,共谋发展[8]。

2.1.3 政策优势 皖江城市带的设立不仅为安徽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更肩负着探索中西部产业转移途径和模式的重任,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和基础项目建设上都给予了一定地支持。2010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对示范区提出40条政策支持意见,2010年7月安徽省又出台了《关于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为皖江城市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皖江城市带各市对旅游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出台了相应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目前这些政策正在加紧衔接落实中,成为促进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的“助推器”。

2.2 劣势(weakness)

2.2.1 行政壁垒严重,合作机制不建全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典型的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各级各地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9]。区域旅游一体化要求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一体化的旅游产品,建立共同的旅游市场,而政府主导旅游会导致旅游合作往往只是一种政府层面上的链接和表面化的呼应。皖江城市带行政隶属关系较为复杂,合理的联动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地区之间协调难度大,区域政策环境不平等,管理上缺乏全面性和协调性,错综复杂的行政屏障和利益冲突造成企业之间缺乏合作的主动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缺乏协调而进展缓慢,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存在着明显的各自为政的现象。

2.2.2 旅游产品竞争力弱,整体旅游形象缺失 皖江城市带的旅游企业目前普遍存在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程度低的状况,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缺少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元化的旅游精品。在旅游产品建设方面缺乏对旅游文化内涵、景观审美特征、地域文化背景的综合考虑,尤其是旅游和工业(铜陵、马鞍山、芜湖等)、旅游和文化(诗词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等方面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此外各地在努力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同时,忽略了区域整体形象的塑造,导致皖江城市带至今没有确立一个能够概括区域整体特征的旅游形象,亟须形成一个鲜明独特的形象推介给大众。

2.2.3 旅游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差异大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在省内的旅游地位逐年提高,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区域内部看,各地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合肥、池州、安庆、芜湖几个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占据较高比重,而马鞍山、铜陵、滁州、宣城等市则相对落后,如表1所示。从空间角度来看芜湖市处于皖江城市带中枢位置,但从全省统筹考虑,需要打造合肥和芜湖两大核心旅游城市,但目前两城市首位度还较低,难以起带动作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分工,影响了皖江城市带的发展实力。

表1 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旅游业发展现状比较

2.3 机遇(opportunity)

2.3.1 不断增长的外部需求 消费疲软、内需不足是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因此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要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企业发展。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增长,但从目前综合来看,皖江城市带内需虽在不断提升,仍无法支撑自身快速发展的需要,还需要依靠周边的长三角城市群、宁镇扬城市群、昌九城市群和武汉都市圈,利用这些城市群的资本溢出、市场溢出和需求溢出来带动旅游业发展,形成分工合理互补互促的共同发展局面。

2.3.2 交通格局新变化 随着宁安城际铁路、八百里皖江黄金水道治理、安庆机场扩容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成,皖江城市带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通往长三角的立体交通网络也初步形成,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加突出。交通格局的新变化,意味着外来游客进入皖江城市带的空间和时间距离都大为缩短,长三角等近距离的客源市场与皖江城市带实现同城化发展,海西经济圈、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等地游客进入皖江城市带也更加方便快捷。

2.3.3 区域合作更加深入 2011年,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签署了 《苏浙皖沪旅游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安徽正式加入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圈,标志着江浙沪皖三省一市的旅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长三角无障碍旅游已经从单一市场合作迈入全方位融合发展,从自发的市场推广进入自主制度对接阶段。区域合作的深入为皖江城市带旅游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三省一市将在交通同城化、信息网络化、服务规范化的基础上,做好旅游发展的有机衔接,通过完善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拓展旅游市场、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旅游业的共同繁荣。

2.4 挑战(threat)

2.4.1 区域发展转型升级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中提出,皖江城市带要“进一步发展金融、文化、旅游等产业,建设与长三角联系紧密的现代服务业基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承接产业转移是将皖江城市带定位为长三角产业经济发展的追随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超越长三角,皖江城市带就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接受者,而应主动变承接为分工、变融入为合作,从生态环境、空间发展、资源特点等方面另辟蹊径,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长三角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2.4.2 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区域旅游竞争日益加剧是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又一挑战。长三角地区旅游业起步早,已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和完善的管理体制,皖江城市带在旅游资源、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旅游产品层次、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均与长三角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长三角地区对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构成了强有力的威胁和阴影,两者既是区域内旅游发展的合作伙伴,又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未来的旅游发展中如何与长三角形地区成良好的竞合关系是旅游一体化的关键因素。

2.4.3 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 产业转移具有 “粘性”特点,使得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不能按照区域经济梯度循序进行[10]。因此能转移出去的产业,大多也是对本地发展不利的产业,对承接地有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皖江城市带的发展不仅对经济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也对环境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11]。随着长三角地区高耗能、高排放企业逐渐在皖江城市带逐渐落户,城市的无限扩张及工业用地的增加将会不断压缩旅游区空间,对青山碧水构成威胁,使生态环境破坏的代价有可能超过产业转移带来的收益,从而影响了皖江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旅游发展的外部成本。

2.5 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SWOT矩阵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共在,但从整体看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相结合,变劣势为优势,化机遇为挑战,根据不同的组合情况,开发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当处于优势-机遇(SO)组合时,要实施发展战略,在巩固现有客源市场的基础上,拓宽合作领域,实行跨区域旅游合作;当处于优势-挑战(TS)组合时,实施调整战略,通过产业聚集带动和区域整体形象塑造,提升市场占有率;当处于劣势-机遇(WO)组合时,实施扭转战略,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合作机制,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当处于劣势-挑战(WT)组合时,采取防御战略,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如表2所示。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产业转移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旅游一体化发展是应对竞争的重要策略,也是整合提升区域内部旅游发展要素的重要途径。区域旅游一体化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动态的过程,我们要学会变换角度思考,改善条件,树立开放的意识,吸引并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区域旅游政策、旅游企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的一体化,最终把皖江城市带建设成为完全无障碍的旅游区。

表2 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SWOT矩阵图

3 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探讨

旅游一体化是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高级阶段,要通过整合区域内旅游产品、产业和旅游结构的系统化完善,真正实现在合作基础上的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与提升[12]。通过SWOT分析可知,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有着优越的条件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的发展战略,真正促进皖江城市带旅游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3.1 打破行政壁垒,实施合作机制创新战略

区域旅游一体化依赖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一体化的一个横截面,对一体化发展具有很强的推进与制约作用[13-14]。为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必须消除行政区边界的束缚,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建立统一的合作协调机制,为区域旅游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15-16]。如前所述,行政壁垒严重阻碍了旅游一体化的进程,皖江城市带要加强政府与行业间的协调,尽快成立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合作组织,构建一种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导、社会为助力的三位一体的互动合作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壁垒,使旅游企业突破行政区划开展更广泛的分工与合作。各城市在保持各地区自主权相对完整的基础上,通过消除区域壁垒,实现旅游发展的资金流、技术流、消费流等畅通无阻,为旅游一体化提供制度基础。

3.2 围绕“一轴双核两翼”,实施空间组合战略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完善城市分工,形成合理的旅游空间格局势在必行,皖江城市带可围绕“一轴双核两翼”,实施旅游空间优化战略。“一轴”指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5个沿江市,这是皖江城市带旅游开发的主轴线,可重点开发邮轮度假旅游、江上休闲运动和沿江诗词文化旅游;“双核”指合肥和芜湖两市,是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两大增长极;“两翼”是指滁州和宣城两市,是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的后起之秀,如图1所示。在此格局下优先发展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等优势旅游产品,加快完善和提升整个区域旅游功能,实现由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合肥和芜湖双核在整合旅游产业的同时,还要立足于皖江城市带和全省发展,大力推进同城化发展,带动其它地市联动发展,发挥核心作用。

图1 皖江城市带“一轴双核两翼”旅游空间格局

3.3 建立企业制度,实施产业聚集战略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区域旅游的空间竞争越发激烈,给示范区旅游产业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立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已迫在眉睫[17]。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要依靠市场的力量,积极主动培育产业主体,集中发展优势产业,缩小区域差距,让有实力的旅游集团来整合资源,提高区域内旅游企业规模及效益,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皖江城市带已有一些很好的旅游精品,如铜陵的铜官府、芜湖的方特,但都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聚集。应充分利用本地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构建若干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聚集区,如马鞍山钢铁主题产业聚集区、铜陵铜文化产业聚集区、安庆戏曲文化产业聚集区、芜湖汽车主题产业聚集区、池州中韩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等等。

3.4 加强市场营销,实施形象塑造战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形象越来越成为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进行区域旅游开发合作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树立鲜明、深刻、具有地域特色的整体旅游形象[18]。皖江城市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数量众多主题突出,容易构建主题旅游产品,使城市与旅游之间的融合度高,如池州的佛教文化、安庆的黄梅戏文化、芜湖的工业文化、铜陵的铜文化和马鞍山的钢铁文化等。但单一城市树立起来的旅游形象单薄无力,并容易同相邻城市旅游形象相近[19]。皖江城市带可围绕“动感山水,时尚都市”的资源特色,树立“欢乐之旅,精彩皖江”为整体旅游形象,形成自己的风格,并通过统一的市场营销来推广宣传整体形象,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在建好各自旅游网站的基础上,联手建立皖江城市带旅游网,通过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形象宣传与产品营销相结合的方式,制定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增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3.5 拓宽合作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区域协调和跨区域竞争时代,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一条新路[20]。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要站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高度,使合作向宽领域、大范围、多层次方向推进。首先要加强与省内的皖北旅游区、皖南旅游区之间的合作,其次要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武汉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宁镇扬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区域旅游合作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行业标准、旅游信息平台、旅游专业人才、旅游生态环境、投诉体系等领域,在此基础上促进语言、文化、习俗、观念地整合。皖江城市带旅游一体化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要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与影响,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1]。

[1]张补宏,韩俊刚.珠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机制创新探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6):96-100.

[2]吴泓,吴晓梅.长江三角洲旅游一体化格局和机制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308-310.

[3]贾丹,高欣,郭振.东北区域旅游一体化问题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99-100.

[4]蒋莉.“红三角”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27(129):44-48.

[5]徐岚.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2):57-59.

[6]陆林,丁德光.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6):660-663.

[7]陆晓杰.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开发潜力要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15.

[8]王珍.皖江城市带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铜陵学院学报,2011(3):59-60.

[9]王永刚,李萌.旅游一体化进程中跨行政区利益博弈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11,26(1):24-30.

[10]郭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3):395-398.

[11]王结义,吴韬.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问题与出路[J].巢湖学院学报,2010,12(4):41-45.

[12]胡卫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深莞惠旅游一体化策略研究[J].热带地理,2010,30(3):305-310.

[13]邸明慧,王然.中国旅游区域整合的新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24(4):98-102.

[14]聂献忠.一体化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J].地理科学,2006,26(6):755—763.

[15]王迎涛.我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1):68-72.

[16]靳诚,陆玉麒.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中边界效应的定量化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入境旅游为例[J].旅游学刊,2008,23(10):34-39.

[17]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1):104-109.

[18]柏杨.安徽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发展战略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4):79-82.

[19]程晓丽,胡文海.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模式[J].地理研究,2012,31(1):169-177.

[20]龙良富.“珠中江”区域旅游合作动力与机制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3):53-58.

[21]马怀礼,刘保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产业整合模式分析[J].特区经济,2011(1):204-205.

猜你喜欢
皖江区域旅游
分割区域
新四军对皖江地区会道门及帮会的统战工作
旅游
“小鲟”过皖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基于三圈理论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区域
城市连绵区和皖江城市带发展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