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及防范

2012-07-13 02:30刘琦石建莹李茜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24期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防范风险

刘琦 石建莹 李茜

摘要:坚持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中国长期不变的国策。但是,目前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问题和风险。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其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的情况下,如何克服困难,化解各种风险,是需要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中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001-02

一、开放型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

1.国际经济发展不确定的风险。目前发达经济体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不确定因素。欧洲、美国深陷债务危机,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大;日本在大地震后经济发展遇到更多困难,因此,西方国家经济复苏缓慢。由于中东地区政治动荡,冲突可能随时爆发,导致国际石油价格继续上涨,这必然会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另外,全球房地产市场在金融危机后全面萧条,而房地产业又是各国的支柱或主导产业,目前看房地产市场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

2.国际金融风险。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虽然美国、德国经济形势有所好转,金融市场企稳,但是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潜在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欧洲经历了严重的债务危机困扰,尤其是希腊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导致欧元区国家间冲突、分化显现,欧元风险加剧,欧元区危机一触即发。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导致各国通胀严重,使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国际黄金价格十多年来持续走高,而黄金储备规模较大的国家是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一旦黄金价格爆跌,这些国家将首当其冲,其风险难以估量。

3.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在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全球通胀压力等因素共同影响下,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依然不足,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导致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最新抬头。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企业、产业,抑制外来竞争,不惜违背WTO的原则和规则,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屡遭滥用,贸易摩擦的内容从普通的质量争议、合同纠纷逐渐扩展到知识产权、环保标准和劳工权益保护等更复杂而广泛的法律领域,政策性和体制性摩擦更加突出,国际贸易摩擦风险进一步加剧,而中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4.人民币汇率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纷纷采取救市措施,然而,由于各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同,救市措施常发生冲突,这些都会通过一定的传导途径表现在各国间的货币汇率上,西方主要国家普遍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市场上的流动性急剧增加,通胀压力巨大。近年来人民币逐步迈向国际化,由于中国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外贸规模迅速扩大,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巨大以及西方国家施加巨大的政治经济压力,使得人民币与西方主要国家货币走势相反,不断升值。

5.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本风险。由于中国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水平较低,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等,中国经济主要以粗放经营方式发展,其结果是人、财、物、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高投入,尤其是影响重要的战略资源投入过高,而产出、效益均不高;浪费严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浪费现象普遍,随处可见,浪费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环境污染严重,“三废”已成为社会的公害,虽然国家制定了很多法律政策进行治理,“三废”排放现象依然普遍;生态破坏严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由于生产、生活造成的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植被减少等现象普遍。虽然中国采取了很多措施进行治理,以改变现状,但是,以上现象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6.能源资源风险。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资源开发不合理,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一些重要的战略资源,如石油、铁矿石、水、土地等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对国外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近些年,中国石油消费的50%多依赖国际市场,铁矿石接近50%依赖国际市场。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资源、原材料的初级产品价格暴涨,而中国在国际市场定价权却很小,现汇购买成本太高;海外投资建立中国重要能源资源供应链又受到国外政治、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风险十分严峻。

7.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风险。目前,希腊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欧元区经济前景暗淡,美国经济缓慢复苏,日本经济在低谷中艰难前行,发展中国家经济喜忧参半,因此,全球市场需求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中国来讲,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就很大,进出口贸易很可能萎缩,尤其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影响更大,而二十年多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基本在50%以上,有些年份高达60%多,所以外部市场的不确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显而易见。中国国内市场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虽然,政府近几年采取了很多政策措施,鼓励消费,启动有效需求,但是,市场需求仍然不旺。

8.竞争压力风险。当前,中国发展对外贸易面临着外需减少,人民币升值,国内成本提高,价格下降,出口企业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国外同行激烈竞争的贸易环境,这对中国发展对外贸易是十分不利的。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跨国经营,开展国际经济合作,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仅受经济因素影响,同时还受到政治、文化、军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竞争也很激烈,外资主要投向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产业,且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外资并购的目标主要是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及上市公司,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并可能引起外资的市场垄断。

9.产业风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抓住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使制造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也显著提升。然而,中国制造业规模大,但是不强,面对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新形势,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明显下降。中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挑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创新能力不足而缺乏竞争力,其市场呈现疲态。

二、完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风险防范对策

1.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整套法律和法规,明确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调整市场主体的矛盾和纠纷,同时,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行为,严格实行政企分开,在此基础上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

2.建立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开放型经济风险预警和防范主体是政府和企业,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中介机构、专业组织及有关部门应协同配合。在此基础上,建立经济风险监测体系、预警体系、信息发布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等,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的各种制度和规范。

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适应国际金融发展新形势,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尤其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更应注重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对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判断,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化解风险。

4.建立并完善国际贸易摩擦的应对机制。首先,政府、企业、中介机构要联合行动,各司其职;其次,建立国际贸易摩擦的预警体系,对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要产品及重点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市场等变化情况及时分析、预警;最后,企业要建立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应诉机制,积极主动应诉,争取企业利益最大化。

5.建立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产业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淘汰低端产业、落后产能,改造提升制造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信息产业、旅游业等。

6.构建节约型社会。当前,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吸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变单纯追求数量、速度型为质量、效益型,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节约成本。与此同时,健全并完善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7.建立中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体系。第一,大力开发并合理利用国内已探明的能源资源;第二,加强国际能源资源合作,选准重点地区,发展对外投资,建立国际能源资源供给国内的长效机制;第三,积极采用新技术发展新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第四,建立能源资源战略储备;第五,搞好能源资源节约。

8.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首先,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改变几十年来经济发展靠投资拉动的模式,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并引导消费,扩大内需,尤其要重视广大农村市场的开拓,因为农村市场潜力巨大。其次,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要积极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进出口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出口贸易稳步回升。同时,积极利用外资和发展对外投资。

9.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首先,要提高国家竞争力。要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实现重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其次,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应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市场战略等,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第三,国家应积极参加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合作机制,为开放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环.洞察世界经济新形势 探讨中国应对危机策略[N].金融时报,2012-04-02.

[2]张宇燕,徐秀军.2011—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12-23.

[3]唐双宁.世界经济形势很难说得清[EB/OL].新华网,2012-03-19.

[4]毕吉耀,姚淑梅,等.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J].中国投资,2011,(11).

[5]商务部.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不容乐观[EB/OL].新华网,2012-04-27.

[6]裴长洪.世界贸易形势不容乐观[N].经济日报,2012-02-03.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收稿日期:2012-04-19

作者简介:刘琦(1959-),男,陕西华县人,主任,教授,从事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石建莹(1971-),女,陕西户县人,副主任,副教授,从事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李茜(1981-),女,陕西商州人,讲师,从事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开放型经济防范风险
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
浅析赣江新区给南昌带来的红利
SQL注入防护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