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孝威院士在第四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上的致辞

2012-07-17 08:39唐孝威
科学中国人 2012年22期
关键词:认知科学心智哲学

首先,欢迎诸位参加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杂志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联合主办,由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

认知科学就是一个以专门研究“心”(心智或心灵)为己任的学科,我相信通过提供一整套全新的概念、模型和实验方法,认知科学将在一个全景性研究的水平上超越早期心理学和哲学的探索,为人类提供有关心智的全面和严格的知识体系。与探索物理、化学和生理现象的学科相比,认知科学的历史是相对短暂的。心智现象之所以相对较晚才进入科学的视野,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它比其他自然现象更复杂、更多样,特别是当认知科学开始介入意识现象时,心智似乎变得尤为神秘了,譬如在哲学中探讨已久的身-心问题至今没有获得很好的理解和解决,在当代意识的科学研究中,这个问题又进一步演变为“脑中神经细胞的电化学活动如何产生精神(一种非物理的有意识的主观体验)?如何才能沟通物理(脑)与心智(我们有意识的主观体验)之间的鸿沟呢?”这个所谓的“难问题”或“解释鸿沟”。

我们看到,心智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认知科学在酝酿和创立的初期就表现出鲜明的多学科、跨学科、学科交叉和学科整合研究特色。相关的学科既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又进行着广泛的会聚和合作。就学科的独立性来说,心智哲学偏重于心的存在方式、心身关系这类形而上学问题;心理学偏重于研究感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想象、情绪、情感、感受、欲望、驱力、动机、决策、意志、人格等一切心理和行为现象;脑科学和神经病理学则希望发现一切心智能力的神经机制,它想解决脑是如何工作的这个自然演化中的宏大之谜;人工智能则专注于心智能力的人工实现和扩展;语言是心智的窗口,语言学关注思维与语言、语言与意义、语法-语义-语用等广泛的问题;教育学则希望借助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改善教育理念和方法。就学科的合作而言,在认知科学中出现了大量的交叉学科,尤其是神经科学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如神经哲学、神经现象学、神经伦理学、神经美学、神经宗教学、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等等,这些学科力图在新的科学水平上来理解心智的社会和人文现象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理。此外,就认知科学的发展而言,我认为有如下四个趋势特别值得关注。第一,认知神经科学在心智现象研究的所有领域都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力图揭示心智的神经关联;第二,对心智的具身性和社会性强调日益增强,因为富有心智的有机体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他栖居在自然环境中,也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氛围中,生物的心智能力是在与环境的适应性活动中展示出来的;第三,关于脑是如何工作的一般性理论的研究正在加速发展;第四,意识现象日益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当然,它也是人类理性面临的最奇异的问题。

从科学研究的整个趋势来看,21世纪很可能是一个“心学”的世纪,一个研究心的本性的世纪。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认知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将在21世纪引领“第四次科学革命”,对脑活动之谜的破解和新的神经技术的巨大发展势必带来改造人性(即human nature)本身的力量,这场革命将会在很多方面重塑人类的生命、社会和文化。在国家科学思想库“未来10年中国科学发展战略”这套丛书中,就有专门一本论述“脑与认知科学”。可以预见,认知科学将在全新的意义上改变人对自身的看法,它不但有助于实现“认识你自己”这个古老的哲学梦想,而且进一步提出了“改造你自己”以及人类向何处演化这类更严峻的问题。

唐孝威院士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在成立的7年中一直在努力寻找和确定自己的研究特色。目前,中心重点在两个大的研究方向积聚力量。一个是,基于逻辑视域的认知研究,目前黄华新教授在该领域领衔主持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另一个是,意识的哲学-科学研究。意识研究是当前认知科学中最困难也最活跃的领域,它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介入这个曾经令他们畏葸不前的问题,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希望能扎实深入地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断积聚研究人员。此外,为了因应当前心智和意识研究中日益活跃的认知科学与东方“心学”特别是佛教的对话,中心还与杭州佛学院合作专门成立了“意识科学与东方传统研究中心”。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希望与国内学者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认知科学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我很高兴全国认知科学会议能为国内来自这些不同学科的学者提供一个交叉互通的平台。最后,预祝第四届全国认知科学会议圆满成功!

猜你喜欢
认知科学心智哲学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郭守祥箴言:品牌,只有形成心智认知才能抓住顾客的心
是什么偷走了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心智表达课程设计
菱的哲学
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语言变异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
小包哲学
让认知科学降落凡间
贵州民族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实验班
脑与认知科学贵阳宣言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