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临床观察

2012-07-19 05:09胡玉萍
中外医疗 2012年34期
关键词:神经节血肿微创

刘 毅 董 红 胡玉萍

萍乡市中医院 脑外科,江西萍乡 337000

脑出血为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危急重症,该病患者的临床致残率和病死率居卒中类型疾病患者首位,并仍有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研究选取该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6例脑出血患者病例,对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脑出血临床患者病例86例,分成手术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手术组中男24例和女19例;年龄在31~84岁,平均为(54.2±13.4)岁;联合组中男26例和女17例;年龄在33~85岁,平均为(53.8±14.3)岁。

1.2 方法

手术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手术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60 mg/次,1次/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4]。

1.3 评价方法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5]。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相关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脑出血症状改善情况

手术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4%,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情况

手术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 (37.68±8.84)分和(28.53±8.72)分;联合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38.82±9.26)分和(15.36±7.16)分。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脑出血症状改善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改善幅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改善幅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手术组联合组P值43 43 37.68±8.84 38.82±9.26<0.05 28.53±8.72 15.36±7.16<0.05

2.3 不良反应

手术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18.6%,联合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为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是神经节苷脂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该物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脑生理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脑组织长期处于一种缺血、缺氧的状态下时,脑内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含量就会明显下降,故神经节苷脂对由于缺血状态所导致的脑损伤现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8]。外源性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通过血脑屏障顺利嵌入到细胞膜内,对神经细胞膜的所含的Na+-K+-ATP酶和Ca2+-ATP酶的生物活性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可以使神经系统的水肿程度明显减轻,对发生损伤的神经系统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9];还能有效防止出现酸中毒现象,对神经生长因子具有促进作用,对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微创血肿抽吸术与神经节苷脂联合应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使脑出血急性期的脑水肿程度明显减轻。

[1]王苏平,张立红,王晓红,等.脑出血微创抽吸术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大鼠脑水肿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3):203-206.

[2]安振东,田辉利.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的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5):410-411.

[3]刘晓祥,杜忠胜,张原.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9):33-34.

[4]蒋红梅,龚燕梅.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1,17(14):2227-2228.

[5]郭太明,李溥,张海,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89-2891,2893.

[6]李太喜.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8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53-54.

[7]葛海涛,王涛,刘德.超早期微创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脑钠素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4):4966-4967.

[8]Barbat C,Trucy M,Sorice M,et al.p56lck,LFA-1 and PI3K but not SHP-2 interact with GM1-or GM3-enriched microdomains in a CD4-p56lck association-dependent manner[J].The Biochemical Journal,2007,402(3):471-481.

[9]何培林,陈仲贵,严保雷,等.微创穿刺引流术并中医辨证综合治疗中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J].安徽医药,2011,15(5):585-587.

猜你喜欢
神经节血肿微创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