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正畸儿童龋病的作用观察

2012-07-19 05:09
中外医疗 2012年34期
关键词:龋病乳酸杆菌矫治器

袁 敏 杨 芳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西景德镇 333000

牙齿咬合畸形为口腔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在儿童时期发病,该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1]。正畸治疗能够对牙齿的咬合畸形进行有效纠正,使口腔功能得到改善,对面部的美观进行恢复,同时由于固定矫治器的广泛应用,矫治效果同样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大大缩短了矫治的时间。然固定矫治器的应用增加了龋齿病的发生几率[2-3]。该研究中出于对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正畸儿童龋病的作用进行观察的目的,对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患者实施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并同未实施组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对象为该院收治的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患者病例,共抽取68例,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34例。对照组中有男 21例,女 13例,年龄 12~14岁,平均(13.2±5.1)岁;观察组中有男 20例,女 14例,年龄 13~15岁,平均(14.1±6.3)岁。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所抽取的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其实施正畸治疗后不展开任何的防治措施;一组为的观察组,在其实施正畸治疗后展开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展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有:变形链球菌计数,龋指数、乳酸杆菌计数等[4]。

1.2.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正畸治疗法进行矫正治疗,在治疗后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口腔卫生保健指导。观察组则展开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如下:每月进行1次复诊,采取抛光膏抛光刷对牙齿进行清洁;每2个月使用氟保护漆对托槽及颊面管周围牙面进行涂抹1次;窝沟封闭剂;对患者展开科学合理的口腔健康教育,让患儿能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以及方法,建议使用“V”型正畸牙刷[5]。

1.3 数据处理

该研究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儿变形链球菌计数为(1732.324±198.409), 乳酸杆菌计数为 (811.82±352.39), 龋齿指数为 (3.100±1.100),龋齿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儿变形链球菌计数为(3539.142±220.261),乳酸杆菌计数为(2541.172±361.249),龋齿指数为(6.3±1.9),发生龋齿者3例,发生率为8.820%。观察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结果统计(±s)

表1 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结果统计(±s)

组别 例数 变形链球菌计数 乳酸杆菌计数 龋齿指数 龋齿观察组对照组P值34 34 1732.324±198.409 3539.142±220.261<0.05 811.820±352.390 2541.720±361.490<0.05 3.100±1.100 6.300±1.900<0.05 0(0.000)3(8.820)<0.05

3 讨论

对于正畸儿童而言在其戴固定矫治器的期间,因矫治器的戴用时间相对较长,清洁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其托槽周围很容易发生细菌以及菌斑积聚的现象,造成龋病的发生。所以,控制以及去除菌斑是对龋病进行防治的主要有效措施[6]。针对正畸儿童实施龋病的重点预防措施,能够使其患病率得到有效降低。曾有学者对戴固定矫治器的儿童展开了临床以及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正畸儿童的细菌总数会显著增加,菌斑指数也显著上升[7]。并且通过实验证实正畸儿童在矫治期间会出现明显的菌斑积聚。该研究中对观察组展开合理、科学的口腔综合防治措施,结果发现,该组患者的变形链球菌计数、龋指数以及乳酸杆菌计数等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以上结论。

[1]樊明文,台保军,凌均启,等.氟化食盐预防第一恒磨牙龋的追踪观察[J].口腔医学纵横,2009(21):10-12,64.

[2]姚礼红.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的临床应用[J].航空航天医药,2009(10):71-72.

[3]陈梅红,李璞,张胜辉,等.正畸儿童龋病的口腔综合防治[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6):543-545.

[4]马丹丹,周湘.某些儿童疾病与龋病发病的关系及防治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4(2):543-545.

[5]陈梅红,李璞,余兵,等.正畸儿童牙龈炎的口腔综合防治[J].云南医药,2003(3):173-175.

[6]李毓清.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6(9):455-456.

[7]黄继芳.儿童龋齿病因综合分析及防治[J].中国实用医药,2009(13):199.

[8]陈梅红,李璞,张胜辉,等.正畸儿童龋病的口腔综合防治[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6):543-545.

[9]高作滨,于精国.乳牙龋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8):85-86.

[10]贾清,张碧芬,李碧玉.儿童龋病易患因素调查分析[J].西部医学,2011(6):1175-1176.

[11]徐宇红,张疆弢,江策,等.正畸患者龋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贵州医药,2001(4):373-374.

[12]曹慧珍,潘瑛,孙蕾.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正畸儿童龋病和牙龈炎的影响[J].口腔医学,2000(3):158-159.

[13]陈梅红,李璞,尚斌,等.正畸与正常儿童龋活性比较[J].口腔医学纵横,2002(1):28-29.

猜你喜欢
龋病乳酸杆菌矫治器
喝酸奶或可治疗抑郁
矫正方式有很多,适合自己最重要
乳酸杆菌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固定矫治器佩戴健康宣教方式的持续改进
婴幼儿龋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
乳酸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致病菌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