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缩节胺化控关键时期用量优化试验研究

2012-07-24 01:39高金权王瑞卿郑宝褔邓国凤王景怀
天津农林科技 2012年4期
关键词:缩节胺响应值籽棉

高金权 ,王瑞卿 ,郑宝褔 ,邓国凤 ,王景怀

(1.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天津 300061;2.津南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天津 300350)

棉花冠层结构特性影响着群体光分布与光合特性,通过塑造合理的冠层来提高花铃期的光合能力高值持续期是进一步挖掘棉花高产的潜力所在。目前,在棉花大田生产中,利用缩节胺等调节剂控制植株,塑造合理的冠层结构,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农艺措施。据生产调查,不同种植户化控水平的不同是造成棉田产量差异,影响大面积均衡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试验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对棉田缩节胺化控关键时期用量进行优化,为棉花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中国农业大学监制生产的缩节胺,有效成份≥97%;试验种植品种为冀丰106。

1.2 试验地点

本试验在津南区八里台镇八里台村进行,试验地为粘性土壤。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以小区籽棉产量为响应值,因素水平设计见表1,共设计15个试验处理,小区面积15 m2,每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缩节胺施用时间:蕾期6月20日;初花期~盛花期7月10日;花铃期8月5日。

表1 试验因素和水平

1.4 试验地管理

试验地4月21日播种,密度2 780株/667m2,试验田不去叶枝。缩节胺喷施时间及用量按试验设计进行,其它管理同大田。

1.5 数据分析

本试验数据分析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AS9.1.3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处理和各处理籽棉产量见表2。由表3及表4方差分析和模型可信度分析中可以看出,方程一次项、二次项及交互项的影响都是显著的,说明方程的拟合是较充分的。从该方程的方差分析表3可见,试验所选用模型高度显著,拟合度好,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仅有约5%的小区产量变异不能由该模型解释(R2=0.929 8) 。经回归拟合后,试验因子对响应值的影响可用回归方程表示:Y1=5.58-0.226 25*X1-0.17875*X2-0.125*X3-0.1075*X1*X1-0.075*X1*X2-0.087 5*X1*X3-0.262 5*X2*X2+0.182 5*X2*X3-0.23*X3*X3

表2 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值小区籽棉产量

表3 方差分析表

为进一步研究最佳响应值的范围,预测3因素最佳理论浓度,利用SAS软件进行岭脊分析,结果见表5。当编码半径为0.9时,响应值y(籽棉产量)有最大值为5.717 44 kg,对应编码水平为:X1=-0.817 69,X2=-0.297 86,X3=-0.229 48;即当蕾期化控浓度为0.59g/667m2,初花期~盛花期化控浓度为3.4 g/667m2,花铃期期化控浓度为4.54 g/667 m2时小区籽棉产量达到最高值5.717 44 kg。

表4 模型可信度分析

表5 产量岭脊寻优分析表

3 结论

①缩节胺各时期喷施水平对响应值小区籽棉产量的影响可用回归方程表示:Y1=5.58-0.22625*X1-0.17875*X2-0.125*X3-0.1075*X1*X1-0.075*X1*X2-0.087 5*X1*X3-0.262 5*X2*X2+0.182 5*X2*X3-0.23*X3*X3,R2=0.929 8。

②本试验条件下,当蕾期(6月20日)化控浓度为0.59 g/667 m2,初花期~盛花期(7月10日)化控浓度为3.4 g/667 m2,花铃期期(8月5日)化控浓度为4.54 g/667 m2时,籽棉产量最高。

[1]裴炎,邱晓,刘明钊.棉花冠层结构及光合作用研究[J].作物学报,1988,14(8):214-220.

[2]李少昆,张旺锋,马富裕,等.北疆超高产棉花(皮棉2 000 kg/hm2) 生理特性研究[J].作物学报,2000,26(4):508-512.

猜你喜欢
缩节胺响应值籽棉
ICP-MS 法测定高钠盐水或食品中碘含量的结果误差分析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的不同食用淀粉的快速区分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常见有机磷农药响应值变化规律
籽棉干燥工艺与设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籽棉加湿刍议
缩节胺在作物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提高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初探
无人机飞防对棉花生长调控效果研究
外源激素在促进油菜矮化应用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