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在诗意的情境中栖息:初中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途径新探

2012-08-15 00:43朱彩婷
剑南文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政治课创设情境

朱彩婷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文昌中学 广东河源 517000

1.引言

德国一位学者曾说过: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的同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这一比喻精辟恰当地道出了知识与情境的关系: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镶嵌在情境中,才能体现其“境域”,显示出活力与美感,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在教学中,以形为手段、以情为纽带、以生活为源泉,创设形真、意切的教学情境实施教学,有利于指导观察、发展思维、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有效地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地反思、借鉴与总结,进一步创新与发展了初中政治课情境教学的途径,以期对初中政治情境教学深入的开展提升有所裨益。

2.初中政治课情境教学途径的尝试

2.1 用问题带入情境

奥劳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学习的倾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创设新奇蕴疑,条理清晰的问题情境,可以引发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冲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究最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一个精当的问题,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如在“艰苦奋斗” 这一内容教学中,拟出以下几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1)在你周围存在哪些奢侈浪费和跟风攀比的现象?(2)针对上述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3) 针对上述现象,你认为在学校的不同场所应该悬挂哪些内容的警示牌?此时,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问题情感体验。因此唯有教师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丰富和发展问题情境创设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养成学生思维习惯,挖掘学生思维潜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2.2 用音乐呈现情境

初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抽象、理论性强,而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过分强调理性说教,忽视感官体悟,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而创设形象兴味的音乐情境则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丰富学生想象,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是强烈的,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震憾,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去,能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趣味与心向,引发学生情感激荡、共鸣和升华,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如我在讲述“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时,为了强调消费侵权的危害性和突出消费维权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案例:一对夫妻带着他们的孩子去郊游,在乘坐高山缆车时,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缆车运行到中途突然发生了故障,眼看着要坠入峡谷之中,在接近死亡的一刹那,爸爸、妈妈合力将孩子子高高托起,随着一声巨响,爸爸妈妈离开了他们的孩子,孩子得救了……。

我表情凝重、语气低缓,同时播放了著名歌手韩红据此创作的一首歌《天亮了》。讲述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保持了与背景主题音乐节奏旋律“合拍”,音乐情境的创设在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发展上与案例讲述保持了和谐与协调。学生从音乐情境前的呆滞散漫、音乐旋律开始时的兴奋激动,再到故事悲剧发生时的紧张悲伤,最后到生命奇迹发生时的震撼乃至潸然泪下,淋漓尽致地呈现了音乐情境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艺术感染力,它是情感的催化剂与润滑剂,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对假恶丑的憎恨和对真善美的崇视,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思想政治课情感与道德教育的功能。

2.3 用生活展现情境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经验的习得”,是“学生自主建构意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独特心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教学资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鲜活的生活情境,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让生活之“水”源源不断涌进思政课堂,必定让思政课焕发生命的活力,彰显生活的魅力。

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发现学生兴趣点,找准学生经验世界的切入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表述、去分析、去感悟。如在教授“构建网络文明”专题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紧扣学生的热衷话题,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会选择、经历感悟、获得启迪。

屏显:MM,青蛙、PK,东东、稀饭,9494,(学生开始窃窃私语)

师:你们知道这些词语意思吗?你们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教师语音一落,课堂沸腾起来,学生踊跃地猜测着,发表自己见解,教师则轻松导入了本课专题。

师:请大家谈谈你眼中的网络危害。

生1:病毒,生2:色情暴力,生3:与陌生网友见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屏显:沉迷网络,网友见面,色情暴力,网络恶搞,其他……)

在平凡中觅新奇,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时尚网络语言导入课题,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网络经验,思考、剖析、揭示网络危害,盘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调动了学生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激活了课堂。这种善于运用智慧来研究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特点,研究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让学生日常网络经历成为生动的教学资源,彰显教学智慧。

2.4 用活动体会情境

社会认知主义学习观认为:知识主要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个体以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某种活动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动自觉的,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组织、开展各种有趣实效的教学活动,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创设表演活动情境不失一种有效的选择。如在讲“事物是普能联系的”一课时,有位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了《他为何被重用》的剧情:

旁白(学生):小张与小李是大学同班同学,又被分到同一家公司做销售工作。可是最近小李很不愉快,因为小张不断被老板重用,工资也提了两级。小李心里不服气,来到老板办公室,想找老板问个究竟。

小李(学生):老板,我工作很卖力,自身条件也不错,为什么没被重用?

老板(教师):你到菜市场上转一下,看可能进哪些货?(过程省)

小李:我回来了,菜场上有马铃薯。

老板:多少钱一斤?

小李:忘了,我再去看一看。(小李马虎粗心,丢三落四的工作作风被表演得惟妙惟肖,引起台下学生哄笑起来。)

(旁白)小李多次出马,都没有把事情做好,老板不耐烦了。

老板:行了请你坐在这里,我让小张去。

小张(学生登场):向老板汇报情况:不仅把各种蔬菜价格及质量作了详细汇报,而且拿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并录下了有关卖家的联系号码,整个事情做得有条不紊,滴水不漏。赢得台下观众欣赏的笑意和阵阵掌声……

结果不言自明,“寓教于演,寓教于乐”激起了学生强烈兴趣,学生或从横向联系、或从纵向联系、或从整体联系角度谈了看法,气氛相当热烈,创设表演语动情境让学生真正进入了角色,与角色同悲、同喜、同行、同悟,亲历活动、体验和表现,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索,实现了思想的再创造。

2.5 巧用资源生成情境

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学者多尔把课程的精神内涵界定为:课程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是不确定的,但却是有界定的”。传统的教学却把课程视为一种文本,把教学视为教学设计的完整执行,忽视了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淡漠了学生的激情与智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面对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树立生成性情境教学观,巧用资源生成情境,借景激情,彰显教学智慧。

有位教师在“我国的政党关系”一课教学中,曾遭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学中该教师首先提出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然后逐层分析了各自的含义和对各党派的要求,在解释“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含义时,一学生突然站出发问:“这种党派合作不就是搞江湖义气吗?”,这种“突袭”确实令人难以驾驭。没有经验、缺乏教育机智的教师往往是将“脱缰野马”拉回来,重归预设的教学轨道,而这位教师却是在冷静之后,用惊奇和赞赏的目光对该学生鼓励,顺势在学生中进行讨论,并及时点拔诱发:“江湖义气是什么?持江湖义气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讲不讲政策原则?”教师顺势一导,立即调动学生兴趣,纷纷进入讨论争辩之中。学生经过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交锋中,真理浮现水面。

走入情境,课堂就会充满灵性。情境是一个社会文化场,具有独特的魅力,是美、智、趣的结晶,内涵着人文和生命的底蕴,只要我们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志趣爱好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就一定能让学生走进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景、倾听一首首婉转动听的歌曲、融入生意盎然的课堂,让心灵在情境中诗意地栖息。

[1]蔡进余.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教学[J],2001(8)

[2]余佩琴.细节彰显智慧,细节成就精彩[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8)

[3]陈发足.问“课”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生活”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5)

[4]王恒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谈哲学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2008(2)

[5]王有鹏.精心组织课堂辩论活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7)

[6]单中惠、朱镜人主编.外国教育经典解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

[7]王雪玲.情境让课堂充满灵性[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2)

猜你喜欢
政治课创设情境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