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错误医嘱的分类点评与成因浅析

2012-08-15 00:45张建中戚月明李晓烨翁静艳吕迁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200032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注射用氯化钠医嘱

张建中,许 青,陈 晔,戚月明,李晓烨,翁静艳,吕迁洲(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上海200032)

[本文编辑]兰 芬

静脉输注是一种可以快速发挥药效的给药方法,其优点是给药后药物作用迅速,起效快;缺点是可能会给病人带来较大的风险。静脉输注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因污染微生物和热源等导致血液感染;二是因给药剂量、给药浓度、给药时间间隔、溶媒选择不当和配伍禁忌等错误医嘱,导致病人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事件,甚至死亡。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机构采用集中调配和供应静脉用药的,应当设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03年8月建立PIVAS,并于2004年8月将静脉用药调配服务覆盖全院所有病区,每天冲配约4 000袋(瓶)输液。PIVAS的工作重点:一是按无菌配置要求完成输液加药工作,二是对所有输液医嘱进行审核,确保静脉用输液药物的安全性[1]。本院PIVAS在运行之初即要求药师必须审核医嘱,如果发现错误医嘱,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并且收集、分析错误医嘱,定期公布。作者对本院PIVAS常见的错误医嘱进行了分类点评,分析其形成原因,现报道如下。

1 错误医嘱的分类与点评[2]

收集2003年8月至2011年7月,本院PIVAS审方药师纠正的错误医嘱共15 693份,将常见的错误归纳为6大类:配伍禁忌(占28.7%),溶媒选择不当(占18.9%),给药浓度过高(占37.7%),单次给药剂量过高(占2.4%),给药时间间隔错误(占4.2%),全营养混合物(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处方错误(约占4.1%)。

1.1 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时,在体外发生相互作用,出现药物中和、水解、变色、沉淀等理化反应。发生配伍禁忌可能使药物的疗效减弱,导致治疗失败;也可能使药品不良反应(ADRs)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药品不良事件。

典型错误医嘱:(1)10%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他啶2g+注射用维生素C 2g,qd。分析:头孢他啶与维生素C存在配伍禁忌。(2)茵栀黄注射液4支+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qd。分析:配制的药液放置1h,颜色加深,肉眼观察微粒数增加。(3)丹参注射液(2ml/支)8支+注射用维生素C 2g+氯化钾注射液1g+0.9%氯化钠注射液(NS)500ml,qd。分析:药液放置1h颜色加深,可能导致药效降低。(4)生脉注射液(20ml/支)3支+维生素K1注射液30mg+氯化钾注射液1g+NS 500ml,qd。分析:药液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加深,应用后可能导致病人血钾明显上升。

1.2 溶媒选择不当 药物从PIVAS调配到送达病区执行医嘱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溶媒对药物的稳定性没有影响。由于溶媒的pH值可能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所含电解质可能与药物发生理化反应,改变药物的溶解度或者破坏药物的结构,影响药物疗效,增加发生ADRs的可能性。因此,选择适当的溶媒对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很重要。

典型错误医嘱:(1)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注射用氨苄西林钠3g,bid。分析:氨苄西林钠在葡萄糖溶液中非常不稳定,只能以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2)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红霉素0.5g,bid。分析: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宜选用氯化钠注射液做溶媒,并用注射用水初溶。(3)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g,qd。分析: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中含精氨酸,不能加入到含钙输液中。(4)呋塞米注射液100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分析:呋塞米的碱性较强,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宜用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5)注射用七叶皂苷钠10mg+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ml,qd。分析:七叶皂苷钠应该以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不可加入含碱性物质的溶液中。

1.3 给药浓度过高 溶媒用量过小会导致药物浓度过高,从而增加发生ADRs的可能性。典型错误医嘱:(1)注射用万古霉素0.8g+NS 100ml,qd。分析:万古霉素注射液的浓度一般不能超过5mg/ml,在药物滴速超过15~20mg·kg-1·h-1时,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红斑样或荨麻疹样变态反应。(2)克林霉素注射液900mg+NS 100ml,qd。分析:克林霉素注射液的最大浓度一般不超过6mg/ml,滴注速度不超过1 200mg/h,否则可能导致血栓性静脉炎。(3)注射用红霉素0.15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qd。分析:红霉素的最大限量浓度为0.1%,按该处方配制的注射液中红霉素浓度为0.15%,过高浓度易引起输液部位局部疼痛和血栓性静脉炎。(4)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qd。分析:由于氢化可的松注射液中含50%乙醇,这是由制剂工艺决定的,因此必须稀释至0.2mg/ml滴注。

1.4 单次给药剂量过高 单次给药剂量过高,很容易导致ADRs甚至毒性反应。典型错误医嘱:(1)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注射用头孢替安4g,qd。分析:头孢替安最高剂量为4g/d,并且分两次给药。审方药师与医师联系后,将医嘱改为2g,bid。(2)NS 100ml+注射用头孢他啶3g,qd。分析:头孢他啶的用量不宜超过3g/d,建议将医嘱改为1.5g,bid,医师接受了药师的建议。(3)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2支+氯化钾注射液1g,qd。分析:对于成人和体重≥10kg的儿童,水溶性维生素用量为1支/d;体重<10kg的儿童常用剂量按体重计算为0.1瓶/kg体重。该医嘱用量为2支/d,属于无理由超剂量用药。

1.5 给药时间间隔错误 典型错误医嘱:(1)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4g,bid。分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半衰期(t1/2)是1h,所以1d内给药3~4次比较适宜。该药品在酸性溶液中稳定性降低,应该选择NS作溶媒。溶媒用量过大,2.4g药品用50~100ml溶媒为宜,30min滴完。(2)某病人1d的医嘱如下。医嘱A:NS 100ml+帕珠沙星注射液0.3g,qd;医嘱B:NS 100ml+帕珠沙星注射液0.3g,qd;医嘱C: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二羟丙茶碱注射液0.5g+氨溴索注射液30mg+氯化钾注射液1.5g,qd;医嘱D:转化糖注射液250ml,qd;医嘱E:转化糖注射液250ml,qd。另一名病人的医嘱A:NS 100ml+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5g,qd;医嘱B:NS 100ml+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1.5g,qd;医嘱C:NS 250ml+注射用谷胱甘肽1.25g+注射用维生素C 2g,qd;医嘱D:NS 250ml+复方甘草甜素80ml,qd。分析:以上两名病人的医嘱都是将bid的给药方式改为两组qd,从而导致在短时间内连续给药两次,这样会使病人的血药浓度过高,增加发生ADRs的可能性,并且由于延长了前一天与第二天给药的时间间隔,难以达到治疗效果,容易诱发细菌耐药。

1.6 TNA处方错误 典型错误医嘱:(1)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氨基酸注射液-Ⅱ,商品名 乐凡命)250ml+15-氨基酸注射液250ml+20%脂肪乳注射液250ml+格利福斯1支+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商品名 维他利匹特)1支+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商品名 水乐维他)1支+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商品名 安达美)1支+氯化钾注射液4g+硫酸镁注射液1g+注射用维生素C 2g+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维生素K1注射液40mg。分析:该医嘱中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类药物的比例失调,糖量不足,并且TNA处方中不宜加入治疗药物。药师建议临床使用TNA时,应请营养科医师和临床药师会诊,医院应建立由医师、药师、营养师和护士组成的团队,共同负责营养治疗。

2 错误医嘱的干预与出现规律

PIVAS审方药师在审核医嘱时,一旦发现错误医嘱,第一时间与医师联系,告知医嘱错误原因,并提出修改建议,医师对药师所提的绝大多数建议都接受并及时做了相应修改。药师收集错误医嘱,每个月进行一次分类与点评,并在医院的内部网站上公示,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减少了许多同类错误的产生。2004年8月,本院PIVAS工作覆盖所有病区,错误医嘱约占审核处方总数的1.07‰。经过几年来药师参与审核处方和与医师的沟通,合理用药水平有所提高。2010年,错误医嘱占审核处方总数的比例降为0.84‰,2004-2011年均未发生输液反应。

作者在长达8年的PIVAS审方工作中发现,从药品新进入医院到医师、护士和药师逐渐熟悉这一药品,该药品相应的错误医嘱数量由多变少。随着新一轮药品进入医院,出现新的错误医嘱,循环往复,加之药物间的配伍问题难以完全杜绝,因此PIVAS审方工作要求药师能尽早学习并掌握新进药品的使用特性,发现并阻止可能出现的错误。

3 错误医嘱的形成原因与防范

医院的医嘱流通包括医师开立医嘱,药师调剂药品,护士给药,临床药师追踪治疗效果等环节。由于环节众多,所以增加了发生错误的概率。在上述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错误,都称之为给药错误。从理论上说,给药错误是可以预防的,而在实际工作中,给药错误在所难免。

3.1 给药错误产生的原因 近年来,临床所用药物的品种、数量、剂型、用法用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案的复杂性激增,而国内的医院药物发放系统几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缺乏一个完整的防范出错的体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给药错误就是系统错误。其次,三级医院常用的药品品种数在1 000~1 500种,医师和护士很难掌握所有药品的信息,这是造成给药错误的直接原因。PIVAS审方中发现的错误医嘱大多数因此而产生。第三,我国的医疗体制造成护士人手缺乏,工作内容繁多,过多地兼任了药师角色的工作,如在病区摆药、排药、冲配等,很容易出现错误,还有在转录和执行医嘱过程中也可能出错。另外,药师在调配药品过程也有差错发生。

3.2 如何预防与减少给药错误 首先,医院给药系统要升级,改变原有的药品发放模式。设立PIVAS,改变静脉用药物发放模式与流程,以增强其安全性。其次,要改变药师的工作内容,药师不仅要做好药品发放与管理工作,更要参与药品使用全过程,如对医嘱进行审核,对错误医嘱进行干预,给医师和护士提出安全用药的建议,可防范与减少给药错误;同时做好病人用药过程中的监护工作,减少ADRs的发生等。第三,建立良好的医嘱点评与通报机制,以减少错误医嘱的重复发生。

[1]吴永佩,焦雅辉.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30.Wu YongPei,Jiao YaHui.Application guideline for clinical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M].Beijing:People’s Health Press,2010:26-30.Chinese.

[2]全山丛,黄 艳,蔡 溱,等.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3 941份拒配处方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3):187-189.Quan ShanCong,Huang Yan,Cai Zhen,etal.Analysis of 3 941prescriptions refused to be dispensed in 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 of Changha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J].Pharm Care Res,2008,8(3):187-189.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猜你喜欢
注射用氯化钠医嘱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遵医嘱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