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果树生产结构改进栽培技术措施

2012-08-15 00:53黄增辉邹卓辉
绿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果品果农果树

黄增辉,邹卓辉

(1.广东省深圳市育新学校,广东 深圳518107;2.广东省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广东 深圳518040)

1 引言

随着农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发展,传统果树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设施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势在必行。果树设施栽培作为设施园艺的一个分支,发展迅速。采用果树设施栽培使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民收入,改进了农产品的质量。利用塑料薄膜的果树设施栽培为果品淡季供应时提供了高额利润,同时为园艺物资材料的改进及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在实施果树设施栽培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调整果树生产与改进栽培措施的方法,希望对果树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2 果树栽培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各种果树设施栽培得到重视,全国性的大棚果树生产正在蓬勃兴起,并逐渐形成规模,成为果树生产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以提早成熟、提前上市为目的的促成栽培,是我国果树设施栽培的主流。但我国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使得果树在生产栽培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手段单一,盲目开发

在果树设施栽培的过程中,有些地区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不顾市场需求和本地实际,急于发展果树业,结果由于气候条件不适宜或缺乏技术、生产手段单一等原因导致失败。不顾条件,盲目开发,不仅不能给果农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会给农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在果树设施栽培中,片面追求速度,使得果树设施生产的规模和技术措施没有跟上发展的速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单一的生产手段已不能适应果树设施栽培发展的需要,盲目发展果树,导致果树生产效益下降,将会给果农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2.2 树种和品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果树设施栽培过程中,设施栽培的品种有待于筛选和评价。其具体表现为设施栽培树种结构不合理、树种和品种选择不对路、果树品种不能配套系列化等。果树品种的资源少且单调,不能满足栽培品种多元化的需求。加之果品成熟期过于集中,使得市场供应不平衡,果品市场出现两种状况:一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发展迅猛;另一部分产品出现滞销,销售缓慢,最终导致效益降低。果树设施栽培在选择品种时,多选择极早熟、早熟品种,生产中应用的部分品种因不适宜设施栽培,使得果实品质不佳,也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效益。

2.3 果树设施结构装备较差

各地在发展设施果树的同时因地制宜创造、发展了一些简易的日光温室或大棚,大部分设施装备较差。由于果树设施品种本身的品质就不及中晚品种,设计建造的不合理、不规范,对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调控功能差,设施内光照和积温不足,导致果品含糖量下降,使得生产出来的果品果实成熟晚、产量低、品质差,而且落后的果树设施结构装备不能抵御大风、暴雪、连续阴雨低温等不良气候因子的侵袭,因此,果农难以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棚内栽植的果苗多是新品种,价格高,如果管理不当,大棚失败,会给果农造成极大损失。

3 调整果树生产结构

随着果树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少果园调整生产结构后,收益提高并不大,要使生产效益提高,应注重调整果树生产结构并改进栽培措施。

3.1 实现多元化生产手段

果树生产中,单一的生产手段不能满足现代果树生产发展的需要,实现生产模式的多元化和区域化,是现代果树生产发展的需要。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气候及树种品种资源,重点研究开发并推广能充分发挥本地区气候特点的生产模式,将大幅度增加设施产品的种类与品种数量,延长产品上市时间,为果农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尤其要重视反季节果品的种植,又有利于避免果品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既实现了高额利润,又有利于果树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

3.2 科学选择树种和品种

科学选择树种和品种,是调整果树生产和改进果树栽培的重要举措。要克服品种单一化,增加花色品种。在树种和品种选择上,需冷量低、早熟、品质优、季节差价大,通过设施栽培提高品质、增加产量以及适合设施栽培等。在果树栽培品种的选择上,应选择适应性强、早果丰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果树树种和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后期果树的成长安全,栽培时应选择无病壮苗。此外,对于从外地引进的果种,应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及时地剔除病苗,剪除病部,确保果树果种的安全。

3.3 优化果树设施的结构

优化果树设施栽培的结构,确立优质高效的设施果树树体综合管理模式,在调整果树生产与改进栽培措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果品生产者必须从生产模式、栽培设施的选型、花果管理等方面入手,注重环境条件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提早打破果树休眠技术,综合管理果树生产。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生产高品质果品,还必须与人们生产和消费的水平相适应。通过优化果树设施栽培的结构,采取优良的综合管理模式,最终达到提高果农果实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目的。

4 改进果树栽培技术及经营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果树设施栽培早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今后有望成为部分地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与传统的果树栽培相比,果树设施栽培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因此,我们在看到果树设施栽培发展前景的同时,还应该把握好果树设施栽培的发展方向。

4.1 研制新型的设施

良好的栽培设施是果树设施生产的重要基础条件。我国设施栽培多采用土木结构,这种结构目前已不能满足我国现代果农生产需要。因此,在设施栽培生产中尤其要重视对新型设施的研究。一方面要多采用立体种植技术,以充分利用设施内空间;另一方面要求生产者在建造温室时,请专业人士进行温室设计,同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力争果树设施达到功能强、成本低、节能、小型化,逐步实现大棚生态的自动化控制。

4.2 选育适合的品种

近几年生产上遇到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栽培时间不当、授粉不良、产量低、品质差等。因此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此项技术时,应根据不同的树种、品种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现今设施栽培的品种基本上是在原有露地栽培品种间选择,因此选育和引进适合设施栽培的品种资源是今后的研究内容之一。设施栽培应选择自然休眠期短的低需冷量、早熟或极早熟品种,以便在成熟期上灵活掌握。另外,选育自花揭示能力强、花粉量大的品种,将为提高产量奠定基础。

4.3 实施高效的管理

果树设施生产作为一个重要的果树业的分支,通过优良的综合管理模式达到提高果实品质,加快设施生产产业化进程,达到提高果实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的目的。目前,我国果树设施建设应围绕建立稳固的产业体系开展工作,包括设施果树资源的引育体系、种苗快繁体系及技术信息交流体系等,实行集约化栽培、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多点示范,尽快建立稳定而运行有序的设施果品生产基地,完善加工、销售配套体系,使生产出来的果品高档优质。

4.4 开拓国际化市场

设施栽培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生产体系、销售体系等都是今后着力研究的内容。建立健全供销联合体,逐步开发国际果品市场,今后应加强果树设施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在节约投资的基础上,增加科技含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健全设施栽培研究体系,不断提高果品的竞争力,以期实现设施栽培的配套研究与产业化发展之间协调发展。开发果品生产的国际市场,将是调整果树生产与改进栽培措施未来的发展方向。

总之,果树设施栽培是现代果树生产衔接的栽培方式,严把果品生产关,控制果树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对果品安全的影响,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格局,是我国果树设施栽培未来的发展方向。各地政府和果农在发展设施果树时,应结合当地的条件,因地制宜,明确果树生产的目标定位,把调整果树生产与改进栽培措施并举,搞好产业化经营。既要生产出高品质果品,又要提高鲜果货架期和降低果品商品成本,通过获得较高的市场“时间差价”,进一步促进果农在果品淡季供应的高额利润的创收。

[1]葛世康.调整果树生产与改进栽培措施应并重[J].果农之友,2008(10):27~28.

[2]时 洁.关于设施果树栽培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8(9):60~62.

[3]张名其,窦宗信.浅谈果树设施栽培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J].甘肃农业,2006(5):141~143.

[4]刘宝素.设施果树栽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林业,2002(6):217~218.

猜你喜欢
果品果农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山西:临汾节庆果品市场趋向两极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